名称 | 四川旅游学院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
软科(综合) | 455 | 568 |
校友会(综合) | 490 | 452 |
武书连 | - | 699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1 | 125051 | 430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0 | 205449 | 150 | |
2021 | 联合培养 | 本科二批 | 465 | 142384 | 43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19 | 31325 | 474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65 | 75066 | 150 | |
2021 | 联合培养 | 本科二批 | 503 | 43392 | 474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7 | 129421 | 43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15 | 34178 | 474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3 | 75318 | 348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0 | 147230 | 180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 | 407 | 92141 | 348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06 | 92835 | 348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406 | 92835 | 348 | |
2021 | 应用型本科 | 本科二批 | 349 | 133796 | 34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6 | 21686 | 413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6 | 59275 | 180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71 | 26669 | 413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 | 468 | 27836 | 413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462 | 30049 | 413 | |
2021 | 应用型本科 | 本科二批 | 423 | 46260 | 413 |
四川旅游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国内第一所以“旅游”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一主线四坚持”的办学思路,肩负“强旅报国”的历史使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传承中国优秀旅游、烹饪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主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占地面积67.2万平方米(合1008亩)。学校将峨眉、青城、九寨、黄龙、岷山、岷江、乐山大佛、都江堰等风景名胜浓缩进校园,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休闲美食文化园,形成校园在景区,景区在校园的独特格局,课堂与实景无缝对接,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学校建有攀岩运动场、休闲运动综合训练馆、中国唐球练习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馆等休闲运动体育设施,建有能够满足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需要的各级各类实验室,建成教学、科研、竞赛、双创、培训、观光、休闲、美食、健身“九位一体”的格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校训,激励着旅院师生知行合一,行稳致远;“坚毅笃行,精专创新”的学校精神,指引着一代代旅院人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沿边境、邻首府、近机场、连东盟、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陆路门户、“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崇左市。学校于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广西新一轮硕士学位B类立项建设单位。
【文化传承】学校的前身为1939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崇善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广西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12月,原“南宁地区第二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组成新的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办学82年来,学校坚持扎根祖国南疆,凝练了“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确立了“进德修业、崇学善成”的校训,凸显出“师范性、民族性、边疆性”办学特色,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