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昆明理工大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具有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时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了解相邻专业如测绘工程、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就业领域::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信息中心等单位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及开发工作,可在城市、电力、建筑、资源、环境、交通、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工作。
地理信息科学(招理工类考生)-西南林业大学
主要课程::测量学、地图学、自然地理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分析、遥感技术原理及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培养具备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工作或教学工作,能在水利、资源、环境、交通、海洋、房产、土地、城镇建设、区域规划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非师范,文理兼招)-云南师范大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地图学专业知识,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和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的能力,培养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的知识和工具进行空间信息处理、信息管理、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水利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非师范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及社交能力;具有利用互连网络进行资料搜集和文献检索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熟练进行地理数据获取,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管理、分析、处理与应用地理信息;具备研究报告的写作能力;具备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协同攻关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具体应用。
主干学科::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核心知识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地图学、空间数据库、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地图学、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WebGIS技术、实用GIS开发、GIS软件工程学、遥感原理与方法、遥感数字图象处理、数字地形分析、遥感地学分析、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GPS原理与应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学与地图学实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遥感图像处理、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5.旅游管理专业(非师范,文理兼招,有两种模式)
国内模式::(四年在国内)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非师范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旅游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游英语、区域旅游规划、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企业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旅游景区调查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实习。
模式:“2+2”(非师范,文理兼招,前2年在云南师范大学学习,后2年到泰国的大学学习)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又系统地掌握现代旅游管理知识和技能,熟悉中国及东盟国家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发展动态,能在中外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信息管理、旅游服务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非师范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具体体现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符合职业要求的仪态仪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创新和竞争意识;具有涉外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遵纪守法,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较强的现代服务意识。掌握泰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熟悉我国有关涉外政策和法规;掌握旅游经济、管理、营销、法规、规划、教育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和泰语交际能力、扎实的英语和泰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语音语调规范;具有良好的汉语修养,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熟悉涉外业务,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能科学分析和处理涉外事务中的实际问题;熟练运用计算机及常用办公软件;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撰写论文的基本方法。
本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有:
1.国内部分:高等数学、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基础泰语、中泰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经济学、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经济学等。
2.泰国部分:综合泰语、泰语听力、泰语口语、旅游泰语、泰国旅游地理、旅游法规、管理信息系统、旅游项目策划与组织、统计学、会计学、饭店管理概论和财务管理等。另,在泰国学习一年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三项合计约需开支人民币3.5万元左右。希望考生报考时充分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云南大学
本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助教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具有硕士学位者7人。拥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经济学2个硕士学位点,有直接服务于本科教学的地理学综合实验室、数字地球与遥感基础实验室、测量与地图实验室。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原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或GIS)。地理信息科学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研究地理信息采集、分析、存储、显示、管理、传播与应用,及研究地理信息流的产生、传输和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是1992年Goodchild提出的,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科学、数据库原理、遥感原理与技术、制图学、地理科学、资源与环境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地理信息科学、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的集成与应用、地理大数据分析应用以及相关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接受系统的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对资源、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实现空间信息化、技术与应用结合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干课程::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导论、数据结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GIS空间分析、数据库原理、C#程序设计语言、GIS二次开发、Java程序设计语言、GPS原理与应用、3S综合实习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宽广,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本专业的科研、教学工作;也可在城市、区域、资源、农林业、环境、交通、人口、土地、房产、公安、国防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近三年来许多应届毕业生考取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单位的硕士研究生。近三年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接近或超过40%,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超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