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海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四川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2021 | 综合 | 653/597(本科批) | -/617(本科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2021 | 综合 | 608/603(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17(本科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2021 | 综合 | 642/596(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617(本科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2020 | 综合 | -/608(本科批) | -/606(本科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2019 | 理科 | 647/616(本科批) | -/606(本科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2019 | 理科 | 614/597(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6(本科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2019 | 理科 | 581/567(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6(本科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2018 | 理科 | -/649(本科批) | -/623(本科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2017 | 理科 | -/620(本科批) | -/623(本科批)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海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四川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2021 | 理科 | 598/593(本科一批) | 572/523(本科一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2020 | 理科 | 610/604(本科一批) | 592/529(本科一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2019 | 理科 | 622/613(本科一批) | -/589(本科一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2018 | 理科 | -/606(本科一批) | -/584(本科一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2017 | 理科 | -/569(本科一批) | -/541(本科一批)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海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7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3 |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6 | ||||
新疆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1 |
宁夏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0 |
青海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447 |
甘肃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09 |
陕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2 |
云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贵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12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重庆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8 |
广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0 |
广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0 |
湖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湖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7 |
河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5 |
江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1 |
福建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08 |
江苏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1 |
上海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4 |
黑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9 |
吉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1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内蒙古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4 |
山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6 |
河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0 |
天津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17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 | 523 | ||||
宁夏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50 |
陕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6 |
云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雅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贵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雅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6 |
重庆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 | 528 | ||||
海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7 |
广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雅安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0 |
湖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河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较高收费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29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4 |
江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福建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4920元/年;雅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03 |
江苏 | 食品科学与工程(雅安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内蒙古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4 |
山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雅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3 |
河北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6 |
海南大学是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
学校秉承“海纳百川 大道致远”的校训,弘扬“自强敬业 厚德弘毅”的校风。2008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行列,先后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建设支持;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同年,海南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海南省政府“部省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科教领域的“双子星”。“两院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并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学校由此奠定了在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900多项科教成果,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原海南大学于1983年在一片荒滩地上艰苦起家,到合并前建起了全省规模最大、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广泛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校名。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并获准设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大幅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持续提升,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校以来,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岚清、尉健行、刘延东、孙春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学校视察,给予亲切关怀;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关怀备至、倾力支持;社会各界和广大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建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中心、体育场馆、学生活动中心等重要项目,设立了多项奖(助)学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发展。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6073亩,全日制学生4.1万人,拥有36个二级学院,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4个本科专业、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医学、农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作物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植物与动物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工程学科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专任教师25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长江学者、杰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近40人。在科研平台方面,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1个培育基地),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4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4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1个省级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立项15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立项2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获批立项4项。
学校依托海南区位优势,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全面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大学”的办学宗旨,凝练出“热带、海洋、旅游、特区”四大办学特色,将“支撑引领、特色取胜,高位嫁接、开放创新”确定为办学总体思路,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努力营造“知行合一、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求知治学氛围。近年来,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学术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全力推进完全学分制、书院制和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三项重大改革,力求打破学院、学科壁垒,强化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完善“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坚持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思路,聚焦“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术”七个重点研究领域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支撑、引领学校相关领域或学科方向成为“海南急需、国家一流”,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新格局,已达成合作的境外院校、国际科研机构和高校联盟208所(个),分别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已建成国际学生教育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2017年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设立“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是旅游学科全国唯一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一批批莘莘学子满怀激情与梦想从五湖四海汇集于此,用青春热血奏响创新奋进之歌。60余年来学校累计培养了近3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造就了遍布全国和海南各大行业的管理与技术骨干,还有一大批人才在境外创业就业。
当前,海南正在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作为海南唯一和全国热带地区唯一、面向南海最前沿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海南大学正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海南省委沈晓明书记对海南大学提出的“要当好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参与者、参谋部、孵化器和后备队”的要求,乘着海南“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东风,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全局,落脚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践,在中央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与海南自贸港发展相适应的一流大学。
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
1.国家级奖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评选对象为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每年评选名额以新政策文件为准,每生每年8000元。(2)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科学生,每年评选名额以新政策文件为准,每生每年5000元。(3)国家助学金,资助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每年评选名额以新政策文件为准,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
2.省级奖助学金
(1)海南省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奖励海南省地方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全日制在校二年级(含)以上本科学生,每年评选名额以新政策文件为准,每生每年4000元。(2)录取到园林、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植物保护、林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艺教育专业的考生,根据相关规定在校期间每学年按应缴学费的50%给予学费补助,毕业后在海南省涉农涉林行业创业就业连续服务满三年的毕业生,还可申请并获得在校期间应缴学费50%的奖励。
3.校级奖助学金
(1)农科专业新生奖学金,面向第一专业志愿报考并录取的农科专业的优秀新生,每年评选名额以新政策文件为准, 一次性发放奖金20000元/人。(2)综合奖学金,面向品学兼优的学生,分为四个等级,奖金分别为特等综合奖学金4000元/人,一等综合奖学金2500元/人,二等综合奖学金1500元/人,三等综合奖学金1000元/人。(3)单项奖学金,分为社会服务奖、学习进步奖、文体优秀奖,奖学金标准为500元/人。(4)农科专业奖学金:面向农科专业二年级(含)以上且未获得农科专业新生奖学金的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奖金分别为:一等农科专业奖学金2000元/人、二等农科专业奖学金1000元/人、三等农科专业奖学金500元/人,分别按农科类各年级专业学生人数的一定比例评定。(5)学业优秀单项奖学金:面向本科二年级以上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学年绩点在本专业全年级排名第一或排名1%以内,且未获得综合奖学金或愿意放弃综合奖学金,奖金为4000元/人。
4.社会捐赠的奖助学金
(1)宝钢教育基金会“宝钢优秀学生奖”,奖金为人民币10000元/人;学校从“宝钢优秀学生奖”获奖者中择优提名推荐候选人1名,参与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委员会“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评审,奖金为人民币20000元/人。(2)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海油大学生助学基金”:资助在我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学生完成学业,每年评选名额以新政策文件为准,每生每年5000元。(3)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何康农业教育奖学金”:该奖项是由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设立,奖励我校涉农专业品学兼优的在校本科生,每年评选名额以新政策文件为准,每生每年4000元。(4)海南大学教育基金会“吴旭奖学金”,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含)以上在校学生,每年评选30名,每生每年8000元。(5)海南大学教育基金会“吴旭助学金”,资助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每年评选50名,每生每年3000元。(6)海南大学教育基金会“粤山励志奖学金”:该奖项是由粤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林道通先生捐赠设立,用于奖励海南大学二年级(含二年级)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科学生。每年评选28名,一次性发放奖金8000元/人。(7)海南大学教育基金会“达瑞励志奖学金”:该奖项是由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李清平、邓瑞文校友捐资设立,用于奖励海南大学二年级(含二年级)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科学生。每年评选20名,一次性发放奖金10000元/人。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491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10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6个,本科招生专业7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和第4。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5个学科ESI排名近年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2021年分别入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40强和前51-75强。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2018年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近3600人,其中:教授439人、副教授589人;博士生导师315人、硕士生导师82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特设岗位1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4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杰出科学家4人、天府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7人、天府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5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人选2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四川师德楷模2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辅导员7人。学校是2012年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1976年以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6万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2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27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7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72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5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一等奖71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论文。拥有科技部、四川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10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3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协同创新中心6个、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个。学校是2012年全国首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
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24个国家(地区)的10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共签署了13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建有省部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高校,曾被国家6部委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先后被国家外专局评为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学校建设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先后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2年1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7年10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5月,李克强同志亲临学校看望慰问“5.12”受灾师生员工。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评价“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国际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雅安校区
蒙顶山
蒙顶山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部,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由蒙山和百丈湖两个主景区组合而成,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现存建筑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
东拉山大峡谷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拉山大峡谷位于龙门山脉邛崃山脉南部的宝兴段,地处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陇东镇境内。景区总面积348平方公里,海拔1800~5338 米,观赏核心区海拔1800~2200米,包括东拉山沟、赶羊正沟、鹿井沟、桂嫱湾、猫子湾等5大景片,集典型的峡谷地貌和雪山草原等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为川西峡谷地貌自然生态景观的代表性景区。是一处极为罕见的高品位自然生态风景区。
神木垒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神木垒位于四川宝兴县,距县城约50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神木垒原生态风景区位于宝兴硗碛藏族乡西部,隶属夹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省级风景名胜区夹金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景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海拔 2300~4300米,以森林、雪山、溪流、高山草甸、高山钙化流池为主体景观。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拟认定四川省雅安市神木垒生态旅游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成都校区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外北熊猫大道1375号,基地占地面积1500亩。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众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作为“大熊猫迁地保护生态示范工程”,以保护和繁育大熊猫、小熊猫等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国宝的自然天堂,我们的世外桃源”。
武侯祠
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成都欢乐谷
成都欢乐谷是成都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西华大道16号。2011年成都欢乐谷成功跻身亚太地区主题公园前20强。成都欢乐谷占地51万平方米,由阳光港、欢乐时光、加勒比旋风、巴蜀迷情、飞行岛、魔幻城堡、飞跃地中海、欢乐光年及丝路传奇9大主题区域组成,拥有百余项景点。其中设置了159项体验观赏项目,包括超过54项娱乐设备设施、58处人文生态景观、27项艺术表演、20项主题游戏和商业辅助性项目。
都江堰校区
青城山
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主体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球道教天师道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源地。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灌县古城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灌县古城以“世界水文化旅游古城”为主题,是一处“城中有景,景中有城,半山半城”的文化休闲景区。被誉为“山水入怀、生活道场”的灌县古城,以厚重的文化积淀、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浪漫的生活情调吸引四面八方的来客。古城在打造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文为脉”,全力挖掘“水文化”中心主题,兼收并蓄儒家文化、道文化、松茂古道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元文化,打造文化古城,形成特有的本土文化符号和文化魅力。主要景点有南桥、西街、文庙、水利府、杨柳河等等。
都江堰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风景区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批理科485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批理科485四川农业大学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一批理科502四川农业大学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三批理科490四川农业大学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一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6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63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一批理科551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二批理科538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一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批理科599四川农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批理科599四川农业大学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批理科485四川农业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批理科553四川农业大学海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批理科632四川农业大学福建食品科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贵州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1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贵州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18四川农业大学贵州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一批理科507四川农业大学贵州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一批理科465四川农业大学贵州食品科学与工程2012一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5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57四川农业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批理科553四川农业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一批理科563四川农业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6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63四川农业大学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一批理科530四川农业大学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二批理科510四川农业大学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一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批理科599四川农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批理科59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90四川农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批理科599四川农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5一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5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59四川农业大学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一批理科503四川农业大学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一批理科501四川农业大学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二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34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34四川农业大学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一批理科536四川农业大学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一批理科509四川农业大学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2一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四川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四川省排名第1。四川省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旅游学院、西昌学院、宜宾学院、成都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