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四川农业大学 | 青海大学 |
---|---|---|
软科(综合) | 146 | 182 |
校友会(综合) | 105 | 216 |
武书连 | 110 | 325 |
US排名 | 1180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7 | 41781 | 52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566 | 42545 | 521 | |
2021 | 国际班 | 本科一批 | 522 | 81995 | 52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3 | 6591 | 541 | |
2021 | 国际班 | 本科一批 | 546 | 15900 | 541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3 | 53130 | 52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7 | 11401 | 541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427 | 5910 | 33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412 | 7210 | 320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05 | 7928 | 3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359 | 13027 | 330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提前批 | 445 | 4566 | 330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13 | 7133 | 330 | |
2021 | 藏文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394 | 9019 | 330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341 | 15421 | 320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462 | 1923 | 39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437 | 2926 | 405 | |
2021 | 藏文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53 | 2264 | 405 |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491万册(件)。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居全国前列,学校每年升学率达30%以上,30%以上的毕业生被录用为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者进入金融系统就业。近40%毕业生到世界500强或上市公司。学校历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学校入选2011-2012年度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截止目前,学校是唯一同时获得以上全部荣誉的在川高校。2021年入选首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青海大学校徽含义:以“青海大学”的英文字母“Q”和“U”为主要构图元素。其中红色图案犹如初升旭日,象征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蓝色图案形同飞翔之鸟,寓意展翅高飞、鹏程万里。整个图案简捷明快、内涵丰富,展示出青海大学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青海大学校训含义:切青海地域特点。立德立志如莽莽昆仑崇高俊逸、超凡脱俗;求知求学如长江黄河奔流不息、百折不回、汇纳百川、源远流长。
青海大学位于中国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始建于1958年。1997年10月,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合并;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11月,与青海医学院整合组建为新的青海大学。
根据国家和青海省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青海大学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积极推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引导和帮助广大毕业在省内及全国范围内就业。
学校设有青海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在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提供充分保证。特别是中共中央(2004)16号文件下发后和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学校把为毕业生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和青海大学的办学宗旨。
每学年安排不少于30学时的就业指导课,对全体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和就业指导,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广大毕业生了解和掌握相关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并在就业观念、就业途径、择业技巧、创业准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
由于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几年来,青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水平不断提高,全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8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