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420/368(专科批) | 363/306(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433/421(专科批) | 430/367(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404/365(专科批) | 390/309(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417/384(专科批) | 422/352(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52(专科批) | -/221(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43(专科批) | -/304(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384(专科批) | -/187(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429(专科批) | -/351(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357(专科批) | -/212(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401(专科批) | -/345(专科批)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一所高职院校,四川省唯一一所农业公办高职院校,成都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建院校。学校前身为1958年组建的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至今已有60余年办学历史。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计划(“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四川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学校。
学校现有柳城校区(德通桥392号)和海科校区(新华大道二段179号)两个校区,均坐落于国际花园城成都市温江区,校园面积541亩,建有崇州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等面积1000余亩的校外实践园区。
学校以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下设农业园艺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风景园林学院、休闲旅游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城乡建设学院、机电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0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农林牧渔、土木建筑、财经商贸、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旅游等大类40余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1+X证书试点专业25个。学校年均招收普通高职专科学生4500余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
学校科研以应用型、技术型研究为重点,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建成国家动物健康中心、国家大麦产业体系成都试验站等10余个科技创新平台;选育优质高产新品种玉米3个,大麦、苦瓜各2个,杏、丹参、大球盖菇各1个。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遂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遂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4名专家入选四川省“10+3”现代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4名专家入选“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专家服务团,3名专家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面向未来,学校明确提出了“13554”发展战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聚焦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办学方向,坚持“人才立校、科技强校、改革兴校、依法治校”的建校原则,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农业高职院校。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始建于1976年,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省优质高等职业学校、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20亩,在校学生10037人,有教职工584人,其中,正高31人,副高10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占比51.5%,“双师素质”教师占比57.5%。有省委直接掌握高层次人才1人,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和“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1人、市级科技拔尖人才及学术带头人4人、蜀道英才6人、市级名师1人。近两年,教师参加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国家奖项1项、省级奖项26项。
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子商务等33个高职专业,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建成华为、京东、联想、新大陆等8个企业学院,组建富士康、长电科技、珠海纳思达、杭州西奥电梯等企业专班23个,校企共育人才占比逐年上升,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达90%。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党的建设领航学校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1个,全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2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奖5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00余项;获“全国第三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省级科技孵化器”等称号。牵头成立四川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建成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四川移动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平台;积极探索“两驱动四结对五帮扶”扶贫路径,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累计招生来自13个国家216名国际学生就读,与9个国家的23所学校及国际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院秉承“崇德、笃学、尚能”的校训,形成了“奋斗、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确立了“立足信息产业、争创西部一流”的办学定位,走出了一条“根植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办学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先后荣获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国家体育总局表彰的“2012年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现已形成立足四川、辐射全国的开放型就业网络,在四川、重庆、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与英特尔、西门子、惠普、富士康、联想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四川长虹、LG、神州数码等三百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基地。
国家对信息行业人才的需求,为我院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和广泛的就业机会。学院培养的学生因基础理论实、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而深受企业欢迎,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毕业生不仅就业率高,而且就业质量好,有99%毕业生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且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学院每年均可提供当年毕业生总数2~3倍以上的就业岗位供学生选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并在中国青年报举办的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评选中荣获就业工作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