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订单培养) | 2021 | 综合 | -/246(普通类二段) | -/216(普通类二段)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综合 | -/158(普通类二段) | -/160(普通类二段)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10(专科批) | -/176(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订单培养) | 2018 | 理科 | -/209(专科批) | -/176(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订单培养) | 2018 | 理科 | -/209(专科批) | -/176(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订单培养) | 2018 | 理科 | -/209(专科批) | -/176(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298(专科批) | -/175(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10(专科批) | -/173(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302(专科批) | -/186(专科批) |
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的能力。符合制造企业职业素养要求,面向现代生产制造企业,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运用、维护、技术改造、经营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代码:580201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相同、相近专业毕业生。全日制三年。
三、人才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面向现代机电设备生产、应用及服务型企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本专业对应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机电产品组装、运行、调试、维护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技能,从事机电设备及其他行业生产设备的安装维修与操作及管理,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加工编程、测绘检验,机电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电工电气等实际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精神,以及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
(2)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夹、量、辅具的能力;
(3)具有机械零件测绘及简单设计能力;
(4)具有识读机械、电气工程图纸的能力;
(5)具有计算机绘图能力;具有专业文档编辑能力;
(6)具有针对常用机电设备的机械结构、电气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能力;
(7)具有修改控制程序和针对常用工控设备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8)具有普通机床操作和数控机床基本编程与操作能力;
(9)具有从事机电设备管理和机电产品营销的一般能力。
(10)熟悉劳动与安全保护规程等。
2、知识目标
(1)掌握与本专业相关文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知识;
(2)掌握文献查阅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具有工程图(机械装配图及零件图、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液压与气压系统原理图、设备安装平面图)制图和绘图能力;
(4)掌握相关国家标准与安全规范;
(5)掌握典型零件生产工艺,具有操作机电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能力;
(6)掌握机械原理与典型机构拆装、机械零件加工、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电气安装、可编程控制器、电机驱动与调速和单片机应用等技术的专业知识及应用技能;
(7)掌握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等知识与技能。
3、素质目标
(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公民基本素质。
(2)热爱专业,爱岗敬业,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
(3)具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心灵,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
(5)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健全的意志品质。具有理智、真诚、坦荡的性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职业面向
本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现代机电设备生产、应用及服务型企业,就业范围主要涉及机电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及机电设备管理等工作。首次就业岗位为:机电设备生产、维护维修、机电产品组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等一线操作岗位;可持续发展就业岗位为:工控设备程序设计;机电设备的高级维修、技术改造、产品设计及售后技术支持等生产和管理岗位。
(四)证书要求
1、毕业证书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2、基本技能证书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计算机职业资格中级以上证书)。
(2)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或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大学英语三级以上等级证书)。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山东省单独招生试点院校、山东省“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本科助学自考试点院校、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学校、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工赋学堂”项目建设学校。自建院以来,学院按照“文化凝聚”“规模扩张”“育人为本”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和合文化为中心的家文化建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建设、以班墨文化为重心的育人文化建设,坚持“质量高、有特色、服务强、影响大”的办学目标,牢牢把握“提质量、创特色、推改革”的工作主题,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现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拥有馆藏图书52.2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2亿元,固定资产总值4.3亿元。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来自山东、黑龙江、广东、福建、江苏、内蒙古、吉林、四川、青海等18个省份。
学院前身是山东省枣庄工业学校、枣庄市第二卫生学校、滕州市高级职业学校等三所老牌国家级重点中专,办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中叶。枣庄市第二卫生学校创建于1951年,它的护理、药学、助产等专业享誉全国;枣庄工业学校创建于1978年,其机械制造、煤炭、电气类专业特色突出;滕州市高级职业学校创建于2000年,其建筑类专业特色鲜明,为地方培养了大批建筑技术人才;滕州技工学校创建于1986年,于2005年合并到滕州市高级职业学校。三所国家级重点中专为学院建设和发展积淀了厚重的办学资源和文化底蕴。2007年枣庄艺术职业中专,2010年枣庄广播电视大学滕州分校,2011年滕州市第二职业高中三所职业学校先后并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进一步丰富了学院的办学资源。
学院紧贴鲁南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开设医药卫生、土木建筑、装备制造、资源环境与安全、电子与信息、文化艺术、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旅游、交通运输、食品药品与粮食、能源动力与材料等十三大门类50个高职专业,2个专科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药学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土木建筑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医药护养等3个专业群为山东省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开设22个中职专业,其中3个省示范专业、2个省品牌专业。开设24个技工专业,其中7个高级技工特色专业、6个预备技师专业。建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等2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等2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
学院现有教职工1080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5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10人,“双师型”教师244人,现有省名师工作室6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青年技能名师4人、省高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同时,聘任泰山学者、齐鲁工匠等67位专家为学院特聘兼职客座教授。校内建有6大实验实训基地,拥有239个实验实训室、2个高标准实训大楼、1个附属医院、3000余台新型计算机(承办全国计算机考试),学术交流中心加快建设,“滕州市汽车综合公共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入选枣庄市职教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项目。同时,建有140个校外实践基地。
学院秉承“兼爱至善、笃学励能”的校训,坚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塑造“德厚技高能强”人才特色。近年来学生获得综合类技能大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项;行赛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省级特等奖1项。大学生文化节、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科技服务活动等品牌活动精彩纷呈,广受社会赞誉。50多个学生社团为学生展示才华、发展综合素质搭建了舞台。学院通过“奖、贷、勤、补、助、减”一系列奖助措施,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元化学生成长成才资助体系,为优秀学生、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国防教育特色凸显,“预定新兵连”模式在全省复制推广。学院团委被评为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进集体。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逐步形成了集高职教育、中职教育、技工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于一体的“一校四牌”办学特色,即“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滕州高级技工学校、滕州开放大学”,学院党委统一领导,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开放大学二级管理,办学资源共享,“人、财、物”权属明晰、相对独立。目前,学院基于“一校四牌”的“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中技与高技、高技与技师”纵向贯通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中职与中技,高职与高技(预备技师)”横向融通培养基础逐步夯实,“做优高职教育、做强中职教育、做亮技工教育、做实继续教育、做大技能培训”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逐步明晰。学院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俄罗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国立大学、日本和歌山YMCA国际福祉专门学校等战略合作,作为牵头单位启动建设中国—刚果(金)职业技术学院洛钼校区,参与建设中国-缅甸职业技术学院万宝矿产校区,成功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
学院坚持“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指导课程化、就业管理规范化”,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稳定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先后与190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关系,成立了山东智能建造职教集团、枣庄(鲁南)医养健康职教集团、枣庄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枣庄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滕州职教集团等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先后与北京韦加无人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韦加无人机班”、与山东临沂天元集团举办“天元班”,与徐工集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国人民解放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武警天津总队医院等单位开展的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就业等就业模式,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与日本和歌山国际福祉专门学校共建“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和“海外学生实习基地”,加入了“泰中教育联盟”“中马(山东)教育联盟”等交流平台3个,为学生提供了海外升学、就业的渠道。建校以来,学院培养了近1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校园内建有人工湖、班墨园、图书馆、体育场、墨子书院以及多处人文景观,被评为“山东省花园式学校”“山东省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伙食管理先进单位”,是读书、学习、生活的理想之地。“吃”:建有两处大型学生餐厅,一次性可容纳6000人同时就餐,“中国教育网”“山东省教育发布”先后转播了《带你领略舌尖上的枣科》餐饮微视频。“住”:建有11栋学生公寓,全部装配了人脸识别系统、智能控电系统、防疫测温系统,视频监控全覆盖,宿舍内配备有高速网络、高标准单人床、电脑桌凳等高标准生活设施,按照“一站式”改革理念,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打造了温馨公寓“家园印象”社区。“行”:校内有大型超市、浴室、美发厅、洗衣房、联通移动营业厅以及多家银行自助存取款机,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
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奖、助、勤、补、贷、“绿色通道”等全方位的资助政策,学院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家庭经济困难但能刻苦学习的同学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分别为每人4000元/年、每人3000元/年、每人2000元/年)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院关注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奖学金发放覆盖面达84%。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一所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山东省泰安市,坐落在泰山风景名胜区,北依驰名中外的东岳泰山,南临五千年文化发祥地大汶河,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
学院现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在校生13000余人。现有普通高职、“3+2”本科对口贯通培养、五年制大专、成人本科、试点本科、网络本科等办学层次。设有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服装设计与表演系、艺术与设计系、国际贸易系、财经系、旅游系、信息工程系、机电系和基础部等教学机构。学院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市场需求和国家战略优化专业结构,围绕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调整招生计划,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和联合办学,实现了招生与培养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民族服装与饰品、时尚表演与传播、人物形象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新闻采编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艺术设计、书画艺术、动漫设计、网络新闻与传播、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运营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33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服装设计、服装制版与工艺、国际贸易等多个省级教学团队,培养出一批省级教学名师和技能名师。“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3+2” 本科对口贯通培养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旅游管理”等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特色专业和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群”“现代商务专业群”等被确立为省级品牌专业群,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群为山东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服装结构设计》《移动电子商务》等几十门课程立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通过教育,改变未来”的使命,秉承“明德尚能、求实笃行”校训,坚持“服务发展,引领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培树文明、专业的“山服人”形象,瞄准“双高计划”目标要求,努力建设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服装名校。高度重视师资力量建设,建立了一支层次较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的达到65%以上,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占30%以上。学院大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企业的交流,聘请了多位高层次、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来校执教,并派出多名教师外出讲学。学院承担了山东省、泰安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先后建设了多处大型实训室。学生多次在全国、全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先后承办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生服装模特大赛等多项全国全省大型赛事,参加了2018年央视春晚演出、“泰山国际登山节”民族服装展演等大型活动。学院与国内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在联想集团、阿里巴巴、万达集团、中兴通讯、海尔集团、如意集团、红领集团、康平纳、泰盈科技、北京友谊宾馆、华东数控等100余家知名企业设立了教学实习就业基地或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设了“中兴”“中纺标”“世纪鼎利”“联荷电商”“达内时代科技”“新视觉”等多家企业班,与意大利米兰ACME美术学院合作办学,实施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毕业生开辟了进入国内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公务员队伍、创新创业、专升本、出国留学、应征入伍等广阔的成才通道,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95%以上。积极面向退役士兵、下岗职工、农民工、残疾人等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成绩显著。
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过硬,在省内外具有较高水平的特色高职院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山东最具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山东省服装行业人才培养贡献奖”“最受企业欢迎的山东职业技术院校”“全省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等称号。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0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0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0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000;2.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8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16分(综合)。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山东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21653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16,最低位次是539442。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综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山东普通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16分(综合)。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83分(理科)。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7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2、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机械制造业生产和管理一线,掌握机电设备的操作、维修、管理以及机电设备的设计、加工工艺等技能,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 (1)掌握与本专业相关文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文献查阅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掌握工程图识图和绘图; (4)掌握典型零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山东省排名第43。山东省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8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8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