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山东交通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天城大和山交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22:09:47 解决时间:2022-12-16 16:20

满意答案

山东交通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山东交通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各排行榜,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分数线,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天津城建大学与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天津)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天津城建大学
(最高/最低分)
山东交通学院
(最高/最低分)
能源与动力工程2021综合 -/529(本科批A段)/()
能源与动力工程2020综合 -/538(本科批A段)/()
能源与动力工程2019理科 -/486(本科批A段)-/464(本科批A段)
能源与动力工程2018理科 -/499(本科批)-/464(本科批A段)
能源与动力工程2017理科 -/482(本科二批A段)-/464(本科批A段)
能源与动力工程2017理科 489/482(本科二批)-/464(本科批A段)
天津城建大学与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天津城建大学
(最高/最低分)
山东交通学院
(最高/最低分)
能源与动力工程2021综合 -/535(普通类一段)-/491(普通类一段)
能源与动力工程2020综合 -/549(普通类一段)-/498(普通类一段)
能源与动力工程2019理科 -/542(本科批)-/484(本科批)
能源与动力工程2018理科 -/544(本科批)-/482(本科批)
能源与动力工程2017理科 -/562(本科批)-/477(本科批)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天津城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科类:理工类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掌握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先进技术,从事城市能源供应与利用、新能源工程、制冷空调等方面的生产、开发、设计、管理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能源及动力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热工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学、新能源应用技术、热力发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热工过程自动化、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与空调工程、制冷装置自动化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锅炉原理及设备课程设计、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设计、冷库技术课程设计、制冷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专业方向:1、城市热力工程 2、制冷与空调工程 就业方向: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能源供应与利用、制冷空调、新能源工程等方面的生产、开发、设计、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天津能源与动力工程(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29
四川能源与动力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2
重庆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4
广西能源与动力工程(54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6
广东能源与动力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5
山东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35
江西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7
福建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3
安徽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0
江苏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4
黑龙江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15
吉林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55
辽宁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4
内蒙古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9
山西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98
河北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2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山东交通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
本专业依托汽车工程学院传统优势学科,于2009年成立并招生。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的并入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的获批,进一步增强了办学实力和科研水平。
本专业按照“立足交通,突出特色,强化素能”的办学定位,以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和机械工程等学科为基础,培养具备从事动力机械设计研发和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能源、动力、机械、汽车、交通等行业从事动力机械设计、生产、试验、管理工作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就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动力机械设计、制造、试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动力机械设计研发、管理组织、销售服务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可在能源、内燃机、汽车、机械、交通等行业的企业、研究院所、管理部门从事设计、生产、教学、试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专业特色:
1.本专业面向能源、内燃机、汽车、机械、交通等行业,特别是动力机械行业的需求,侧重于内燃机和新能源动力装置方向,培养“精专业、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2.专业针对性强,人才培养紧跟社会需求。依托“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及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中通客车、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91
广西能源与动力工程(5000元/年,在长清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9
内蒙古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8
山西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90
河北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7
天津城建大学
331
软科(综合)
323
校友会(综合)
445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1998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提升;2007年,被批准为工程硕士培养单位。199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在43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承“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精神,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立足城建、紧贴行业、德能并举、培养适任敬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已经培养了7.4万余名适任敬业的优秀毕业生。

教育教学体系完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设有15个学院、3个教学部(中心)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规模18000余人。设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新工科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2个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和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和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6个专业通过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32个专业实行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改革。学校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天津市一流建设课程24门、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天津市“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2门、天津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获批首批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1部、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12部。拥有10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1个天津市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1个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1个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示范基地。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部级以上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获得“挑战杯”天津赛区“优胜杯”;获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7个,其中国家级16个;6名学生获得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名列全市本科院校前列,2021年获评天津市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考核评价优秀单位。

学科特色鲜明,科研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学校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经济、城市文化7大学科群,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天津市一流学科(土木工程)、1个天津市一流(培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6个天津市重点学科。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5项;出版学术著作87部;发明专利授权210余件。有省部级科技平台25个,其中国家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和天津市工程中心7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高校智库1个、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1个、天津市成果转化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天津市科普基地1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2018年首次获批天津市“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19年首次获批中央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2020年首次获得天津市专利奖。学校科技经费持续增长,近三年年均科技经费过亿元。

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显著增加。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400余人。高层次人才数量持续提升,20位教师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其中国家级工程项目人选2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省部级各类人才项目43人,其中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3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8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4人、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青年科技优秀人才3人、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4人。拥有15支天津市教学团队、6支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支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天津市“项目+团队”创新类B级团队、1支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1支天津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团队。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教育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与20个国家的45所院校及机构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外17所大学开展了30个国际合作项目(包括2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短期学生交换项目,2个教师培训项目,1个境外办学项目,3个联合研究中心项目以及1个海外实践基地项目)。其中与丹麦VIA大学合作举办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已招生八届;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可招收本科和硕士层次来华留学生,长短期留学生累积达1100余名,生源国达36个。获批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2项,天津市外专引智项目、天津市教委特色项目90项,被评为“天津市外专引智示范单位”。支持50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访学,累计120余名学生获得中外双学位,有16名师生获得欧盟奖学金资助。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城建大学国际工程学院”,开设4个专业的本科和硕士教育,在校本科生447人,硕士研究生52人。联合兄弟院校共建了巴基斯坦“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基础设施防护和环境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获批成为天津市第三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建立“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智能建造技术中澳联合研究中心”,获批2020年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邀请国外知名大学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主办和承办13场国际会议,收获18项国际赛事奖项。

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和谐。学校占地面积59.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32万平方米。图书馆及资料室共有纸质图书138万余册,电子图书283万册,电子期刊3.5万册,电子学位论文1200万册,音视频29万小时。校园网拥有4个出口、8.3Gbps带宽。敷设无线信息点5001个,校园无线网覆盖了教学办公的重点区域及学生宿舍。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校园绿化率达41%;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校园环境文明有序、和谐稳定,学校获评“2018-2020年度天津市文明校园”。

未来,天津城建大学将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巩固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坚持“以本为本”,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开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扎实推进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高水平城建特色大学打下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周边环境

一、航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乘公交678路(6:30-19:30)→龙井里站下车,换乘公交638路→天津城建大学。

二、海路:

天津港客运站乘公交102路→塘沽火车站换乘公交680路→十五经路站换乘公交862路→天津城建大学。

三、铁路:

1、天津站:乘公交638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2、天津南站:乘公交707路、718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2、天津西站:乘公交718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3、天津北站:乘公交903路、609路至传染病医院站换乘公交700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四、地铁

1、地铁2号线:乘2号线到曹庄站,换乘公交620路。

2、地铁3号线:乘3号线到高新区站,换乘公交620路、313路。

五、公路



毕业生就业
我院毕业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0% 以上,就业面也随着招生专业的增加而逐渐扩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去向为政府管理部门、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建筑 ( 施工 ) 公司、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区、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区及三资企业等。
山东交通学院
343
软科(综合)
334
校友会(综合)
434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山东交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综合交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管理体制;2002年,教育部批准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国重汽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2005年,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1年,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A类)。2019年,获批山东省文明校园;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经过65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管、理”为支撑,以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交通事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校,现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交通行业培训各种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共计27万余名。

学校坐落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泉城济南,在济南、威海两地办学,设立济南长清校区、无影山校区、东校区和威海校区4个校区,在临沂市和威海市设有独立法人研究院,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建有山东交通学院海外分校“中俄交通教育学院”,在泰国孔敬省建立“山东交通-孔敬学院”。学校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98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4.1亿元。纸质藏书220万余册,电子期刊13.6万余种。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24000余人,研究生530余人,在册国际学生2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70余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53人,硕士学位870人,研究生导师380余人。学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5人,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20余个,15人入选省部级重点人才工程。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20)》中,我校全国排名第162名,山东省第9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3名。

学校以交通类专业为主,涵盖“工、管、理、经、文、艺、法”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起交通建设类、综合运输类、载运工具设计制造类三大优势专业群;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62个本科专业和交通运输、机械2个硕士专业;具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5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两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拥有市厅级及以上研究平台38个,包括1个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山东)、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筹)、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行业)、2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7个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1个地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地市级工程实验室。此外,还有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十三五”以来,主持纵向课题790余项,纵横向科研经费累计超过6.3亿元。出版专著220余部,发表SCI、E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30余篇;获授权专利200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效智能全环境模拟道路加速加载实验系统研发”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与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学术科研合作。重视留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累计招收来自50个国家的近1000名国际学生。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与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设山东省第一家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顿河学院。积极开展境外办学,在泰国孔敬设立“山东交通-孔敬学院”,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设立“中俄交通教育学院”。

交通教育,累累硕果;筚路蓝缕,凝心聚魄。建校65年来,历代交院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创业的精神、创新的意识、科学的态度,务实的工作,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交通大学不断努力奋斗!


困难生资助办法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为辅助的完善的资助体系,并对新生入学设“绿色通道”。

国家助学贷款: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校期间可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比例为在校生数的20%,最高贷款额为6000元/年.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由国家贴补,毕业后贷款本息由毕业生自己偿还。

勤工助学情况:学校将学费收入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勤工助学专项资金,广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诚实的劳动获得报酬。

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情况: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对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进行扶助,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建立特困生档案,设立学生困难补助专项资金,对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给予困难补助;学校设立绿色通道,采取减免、缓交学费和学校贷款等方式对特困生进行扶助。


周边环境

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泉城济南。济南,北依黄河,南望泰山,
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称。山东交通学院
位于济南市西北部,校内教学楼群宏伟美观,错落有致,颇具特
色,休读园地格调高雅,风格各异,优美别致;“博习园”内喷水
流泉,回廊通幽,繁花似锦;“敬业园”里晨光晚照,书声琅琅;
“唯实园”因势成山,因池造湖,占地3万平方米,园内绿树成荫,
一河三瀑,相映成趣。


  中专 2022-12-16 16:20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山东交通学院山西能源与动力工程录取分数线?山东交通学院山西能源与动力工程招生计划2021

    1楼

    山东交通学院山西能源与动力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90分(理科)。山东交通学院山西能源与动力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山东交通学院山西能源与动力工程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

  • 中专学校

    山东交通学院河北能源与动力工程录取分数线?山东交通学院河北能源与动力工程招生计划2022

    2楼

    山东交通学院河北能源与动力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17分(物理类)。山东交通学院河北能源与动力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山东交通学院河北能源与动力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

  • 中专学校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强

    3楼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强,实践教学条件优越。专业教师20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双师型教师比例70%。整体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拥有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等,实验设备总值达4千万,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校外实习基地15家。

  • 我要读技校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针对性强

    4楼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针对性强,人才培养紧跟社会需求。依托“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可内燃机实验室及潍柴动力、中国重汽、中通客车、华源莱动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 中专学校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5楼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面向能源、内燃机、汽车、机械、交通等行业,侧重于内燃机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培养“精专业、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 中专学校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简介

    6楼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简介

  • 我要读技校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去向

    7楼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去向

  • 中专学校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特色

    8楼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特色

  • 中专学校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9楼

    2020年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 中专学校

    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怎么样,好不好?

    10楼

    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山东省排名第12。山东省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齐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