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21 | -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 | 239 |
| 高职排名 | 69 | 80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253 | 526170 | 150 | |
| 2021 | 高本贯通 | 普通类二段 | 456 | 249870 | 150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二段 | 310 | 478282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二段 | 233 | 535040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443 | 277321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8 | 199638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60 | 136870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70 | 212085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9 | 122976 | 200 |
学院始建于1978年,隶属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双重领导,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为主。2001年8月升格为山东纺织职业学院, 2006年4月更名为现校名,2008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教育部组织认定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 “学生管理50强”院校。
高职在校生20490人,现有专任教师953人,校区占地面积171011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77934平方米,图书藏量119.338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836.32万元。开设纺织服装、商务外语、经济管理、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生物与化学、信息工程、艺术传媒设计、汽车工程等11个专业群58个专业,其中有4个专业与本科高校实施“3+2”贯通培养。
近年来,招生就业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国制造2025、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供优质就业服务,走出了一条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新路子,学院高质量就业的“五高”名片基本形成。
所谓高质量就业的“五高”名片是指:毕业生高就业率、高满意度、高薪资水平、高对口率及用人单位高满意度。该五项指标也是省人社厅等主管部门评价学院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高校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近五年,我院毕业生平均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于一汽-大众、烟台万华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毕业生占25.87%;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逐年提高,2018年对口率达80%以上(其中理工农医类专业达到86.51%);2017届毕业生半年后平均薪资4016.4元,居全省高职类院校第一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100%;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达97%以上。
招生就业处对标高质量就业五项重要指标,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打造学院就业工作的“五高”名片。现将有关工作做法汇报如下:
聚焦就业能力提升,将就业指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就业指导教育全程化。招生就业处对接基础部,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分析就业形势,研究国家就业政策,制定就业指导课程目标,采取“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实习中就业指导、毕业期就业指导”等多形式加强引导。
二、就业指导教育全员化。就业指导队伍以招生就业处统领,基础部就业课教师、各系专职就业人员、辅导员都广泛参与,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精准就业指导;通过不定期地邀请就业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校友、企业家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列就业指导,近四年来共开展各类就业创业讲座138次,其中博士以上人员4人次,企业家96人次。
三、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系书记、辅导员兼任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专门教研就业课程,努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四年来,共开展《就业发展指导课程》2560课时。
四、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进一步完善了“就业信息网”,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了信息服务平台,丰富了就业信息库和毕业生信息库,实现了网上快捷查询、咨询等服务,起到了服务学生、服务学院、服务用人单位“三个服务”的良好成效。通过信息化手段,4000多名同学因此受益。
聚焦服务能力提升,以高质量服务带动高质量就业
一、拓展优质高端就业单位。近年来,学院将拓展优质高端就业单位作为提高就业质量的突破口,先后拓展了一汽-大众、中建筑港集团、中国核工业公司、中铁建设集团、联想集团、潍柴集团、烟台万华集团、歌尔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制药、青岛威奥轨道等骨干龙头企业。四年来,学院制造类相关专业1617名毕业生在中国中车、一汽-大众等119家上市公司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49.27%,年薪达到6-10万元。
二、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活动。为给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实习、就业的岗位,近五年,各系部先后组织了1000余场专场招聘,提供招聘岗位70500余个;招生就业处组织秋季校园招聘活动,参会单位1000余家次,提供招聘岗位68920余个。连年来,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5以上,机电、化工、机械、汽车、纺织类毕业生供需比达1:10以上。
三、构建务实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构建了就业工作四级管理体系。由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就业服务协会”的组成,分工明确。(二)是建立了就业工作系列数据真实性验证审查体系。通过建立就业统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以及开展利用实地走访、网络收集、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开展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等就业形式的真实性验证审查。(三)是搭建了精准高效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印发《就业服务手册》,设立就业咨询服务日,组织就业困难毕业生到企业参观并现场签约;采用就业网、信函等多种方式,及时向用人单位发布毕业生信息,为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一站式”服务;积极做好毕业生基层就业服务工作,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四)是建立了严密的就业工作考核体系。强化目标管理,明确各系部就业目标,将就业工作成效列入系部的年终考核指标。
四、关注特殊毕业生,重点做好帮扶工作。通过开展对部分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指导和“一对一”的特殊帮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渠道,为困难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就业,确保特困生全部就业,并按国家规定发放了求职补贴和助学贷款。
五、动态关注,实现就业过程全跟踪、全指导。我院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就业主管部门就业工作新要求,出台了《离校前就业实习学生跟踪联系制度》,编制了毕业生就业跟踪记录册,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各系定期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并做好全程指导工作。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建于1978年,原为承德卫生学校,2010年升格为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学院以实施专科层次的高等医学教育为主,兼顾中等医学教育;以全日制普通学历教育为主,兼顾成人学历教育。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方针,“立足承德、服务河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较强,办学水平良好,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出国就业 学院设有国际护士培训中心专门负责培训和输出工作。与美国加州护士服务中心、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职业教育学院、新西兰GHG医院集团、澳大利亚护士人力资源公司等开展了联合培养输出护士的合作,出国途径便捷,每年到国外工作的毕业生都在150人以上。截至目前,已有1400多人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沙特阿拉伯等13个国家留学或工作,有近百人在北京、上海的禾睦家医院、SOS医院以及国际儿童医院等外资医院工作
学院在创办护理(涉外方向)专业之初就倡导“送出一名学生,致富一个家庭”, 通过办好一个专业,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进而改善其家庭的经济状况,根据跟踪调查情况,涉外护理专业出国的学生中,以美国的收入最高,基本年薪约4.5—6万美金;在其他国家从事护理工作,基本年薪1—5万美金不等。因此可以说办好一个专业可以改变一些学生一生的命运,改善其家庭的经济状况。现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中心医院ICU监护室工作的96届毕业生贾慧芳在给该院路喜存院长的祝贺信里写道:“我出国用编织袋装行李,是校长给我买的旅行包,我现在年薪4.8万美元,不仅资助弟弟妹妹分别考入大学,还使全家过上了小康生活。我一辈子也不会忘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是您们不仅教会了我知识和本领,更为我出国就业搭建平台,这改变了我的人生!”目前,与贾慧芳一样由于学习涉外护理专业改变命运、回馈家庭的毕业生不胜枚举。刘春梅,衡水市太古庄乡凤凰池村,家庭贫困,两个哥哥初中辍学。毕业后到新加坡的医院当护士。在她的资助下,她家盖了新房购置了现代化电器,妹妹也顺利高中毕业并升入大学。来自唐山市滦南县柳赞镇一村的杨翠霞2001年毕业后,前往科威特萨巴赫中心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她家就盖起了漂亮的大瓦房、购置了高档家用电器,成为村里最快富裕起来的家庭。宋丹出生于贫困的河北省围场县(国家级贫困县)黄土坎乡,2003年毕业后,借钱办理出国手续,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国立医院工作。在短短的一年内,不仅还清了出国费用三万元债务,而且使全家的经济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国内就业
学院在省内外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83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44所,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北医三院、阜外医院、上海浦南医院、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8%,每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医院就业的都在500人以上。2012年学院与内地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十强之一远洋地产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 订单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毕业生有机会加盟远洋养老地产。
位于承德市区,著名风景区僧帽山下,武烈河西畔,与市政府行政中心隔河相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