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综合 | -/434(普通类二段) | -/392(普通类二段)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综合 | -/397(普通类二段) | -/392(普通类二段)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 | 2021 | 综合 | -/373(普通类二段) | -/392(普通类二段)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综合 | -/363(普通类二段) | -/392(普通类二段)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综合 | -/433(普通类二段) | -/363(普通类二段)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综合 | -/388(普通类二段) | -/363(普通类二段)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392(专科批) | -/298(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391(专科批) | -/290(专科批) |
核心课程:机械零部件测绘、电工与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复杂零件加工与装配、机电气一体化技术基础、自动生产线调试与维护、现代控制技术应用、机电产品创新设计、金工实训。
就业岗位: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机电设备维护、保养、技术改造及管理岗位,生产和技术管理岗位,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岗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34 |
397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与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合作) | 373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363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3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53 |
吉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9 |
内蒙古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84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0 |
培养具备典型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满足机电产品开发设计、工艺编制、生产加工、质量控制、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以及机电产品销售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职3+2贯通培养,衔接临沂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57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392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0 |
重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7 |
历史类 | 395 |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2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16 |
文科 | 302 | ||||
江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49 |
黑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219 |
文科 | 300 | ||||
吉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96 |
辽宁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00 |
历史类 | 423 | ||||
内蒙古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9 |
文科 | 266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30 |
文科 | 156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1 |
历史类 | 405 |
一、办学定位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市共管、以市管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主要从事全日制高职教育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兼顾成人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及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等,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和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在职教职工801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2000余人,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
二、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修能致用”的校训,“厚德乐学、修能致用”的校风和“乐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构建并不断完善“党建引领 四联四驱”三全育人体系,通过“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家庭、学院与书院”四方联动和“思政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维驱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体质提升、心理健康、技能提升“四大工程”,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三、历史沿革
1951年11月,青岛教工业余学院创建,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童第周和国学大师陆侃如分别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和校长
1953年8月,青岛教工业余学院改建为青岛教师进修学院
1958年7月,青岛教师进修学院创建师专部,改称青岛工读师范专科学校,后更名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
1970年8月,青岛教师进修学院撤销
1977年12月,恢复建院为青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一个学校两块牌子)
1977年10月,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建
1981年4月,青岛市教师进修学院改建为山东省青岛教师进修学院,后与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分开独立设置
1983年4月,山东省青岛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青岛教育学院
1992年1月,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更名为青岛市职工大学
1999年6月,在青岛市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筹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10月,青岛市职工大学改建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4月,青岛教育学院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四、校区设置(三个校区)
西校区(青岛市黄岛区钱塘江路369号)
南校区(青岛市市南区金坛路17号)
中校区(青岛市市北区郭口路2号)
五、二级院部及专业设置(10个二级院部)
★海尔学院(机电学院),开设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信息学院(海信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青岛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院),开设重点专业: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
★生物与化工学院(蓝色工程学院),开设重点专业:应用化工技术、海洋化工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分析检验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健康管理
★旅游学院,开设重点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休闲服务与管理、旅游日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茶艺与茶文化
★商学院,开设重点专业: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传播与策划、财富管理
★教育学院,开设重点专业:学前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音乐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艺术学院,开设重点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空中乘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中心),是学校二级教学科研机构,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
★基础教学部,开设重点专业:健身指导与管理
★培训学院(志愿服务学院、青岛市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开展主要培训业务:服务外包培训、教育部和全国高职联盟师资培训、志愿服务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政府委托培训、企业员工培训、成人学历教育
六、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801人,其中专任教师约占80%。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76%,具有高级职称占36%。
学校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高职院校)教学名师9人、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4人、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1人、齐鲁最美教师1人、齐鲁首席技师2人。现有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职业教育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5个、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个、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个。
学校坚持融合化战略积极构建教师团队,先后聘任许振超、张连钢、皮进军、周勇、郭锐等100余名有影响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专家学者为产业教授、德育导师,入库行业、企业兼职教师400余人,建成皮进军工作室、周勇工作室等15个行业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常年聘任10余位外国专家学者担任外教,组建了包含40余位国内外专家的海外职业教育实训研发团队。
七、实训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现有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国家化工实训基地、全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规划O2O旅游技能实训中心、国家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国家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等国家级基地8个。山东省服务外包实训基地、青岛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等省市院级实训基地74个。
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海湾集团、京东集团、华为公司、华三通信、思科公司、商汤科技、烟台万华、万豪集团、明月海藻集团、青岛海发集团、无限三维(青岛)科技产业集团、青岛港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就业基地196个。
政校企社一体化办学平台:牵头组建山东省人工智能产教联盟、青岛市生物医药产教联盟,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共建纺织服装领域岗课赛证融通职教联盟;与山东开创信息有限公司、卓越云师(北京)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混合所有制的产业学院;与青岛市教育局合作开展中高职五年制贯通培养,牵头组建青岛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职业教育集团。
八、合作交流
★ 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3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
★ 累计接收培养国际学生2000余名,向阿联酋、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选派623名学生进行海外实训实习,500余名学生实现海外就业。
2019年10月,与泰国博仁大学在曼谷共建“一带一路”儒商学院。
2021年6月,与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共同设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德学院。
★ 与24所中西部高职院校及国外院校成立高职院校对口合作联盟。
★ 与10所院校成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合作联盟。
★ 与5所院校(机构)成立计划单列市高职院校联盟。
九、志愿服务与社区学院
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与青岛市文明办共建公益性志愿服务机构。
青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学院:与青岛市文明办共建文明实践枢纽型支持型平台。
灵珠山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灵珠山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红石崖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红石崖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辛安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辛安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长江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灵山卫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黄岛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黄岛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张家楼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共建社区学院。
十、主要荣誉
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
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
全国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
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全国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
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学生支持服务”项目卓越院校金奖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领导力发展”项目卓越院校银奖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学习与就业机会”项目卓越院校铜奖
山东省首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山东省文明校园
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
山东省平安校园
获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获得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近五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
青岛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中国十佳商务城市,获得“企业家满意奖”。
青岛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是中国环境状况最好的城市之一。
青岛是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的“帆船之都”。
青岛是中国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和 8 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拥有全国50%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
青岛城市建设和发展目标: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具发展力、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1、按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体制,公平、公正、择优录取。
2、录取具体方式:
A:按照考生报考志愿先后录取。即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若第一志愿不满时,再考虑第二志愿考生。
B:对于进档考生,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专业志愿先后方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C: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在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上,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被综合考虑调录到未满额的专业(不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收费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被退档。
D:原则上认可有关加分投档或降分投档的政策和规定,按加分后的成绩参加录取及专业安排。
E:艺术类专业采用认定本科院校同类专业合格成绩(证)的办法,录取过程中根据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按照考生报考专业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3、因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为高收费专业,凡没填报该专业的考生,该专业不予录取。
艺术学院招生简章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青岛市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的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享有国家授权的中外合作举办学历教育、聘请外国文教专家以及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具有教师教育、中小学校长培训资质,有黄岛、市南和市北三个校区,占地784.3亩,校舍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学院现有教职工758人,其中专任教师338人,硕士以上学历(含在读)101人,副高级职称以上186人。学院设有国际合作学院、海尔家电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15个二级院、系、部,开设全日制高职专业37个,涉及制造、财经等12个专业大类,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位于青岛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市南区。面迎大海,东邻崂山,与奥帆中心近在咫尺。学院拥有一流的声乐教室、琴房、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舞蹈和形体排练厅、画室等完善的教学设施。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前身是在教育界享有一定声誉的青岛教育学院音乐系,创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现拥有本科成人办学资质。目前,艺术学院由青岛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音乐家协会键盘委员会主任朱鸿谊教授任院长,学院拥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等数十名,教学实力雄厚。
近几年来多次荣获教育部、山东省文化厅、教育厅教师基本功一等奖、歌手大赛一等奖、电视歌手一等奖等优异成绩。艺术学院以自身的优势和魅力,非凡的教育教学成果,卓越的艺术教育追求赢得社会,服务社会。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以水利为特色,以工科为优势的高职院校,具有60多年职业教育办学历史。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校训,遵循“水利特色、工科优势、凝练品牌、强化服务”的办学思路,确定了“立足水利、面向社会、服务一线”的办学定位。学校是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首批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学校荣获“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水利职工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高校就业工作优秀院校”“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网络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体育优秀单位”“山东省节水型高校”等荣誉称号。
硬件设施齐全先进
学校总占地面积159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亿元,图书馆藏书113万册。按照“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原则,建成智慧水利、智能制造等162个设备先进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拥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等300余家大中型企业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水工实训场为全国水利类重点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无人机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电子商务综合运营实训基地、节水灌溉基地是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水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水工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是教育部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
师资队伍德技双馨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成了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组成的高水平人才专家资源库,形成了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师德高尚、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其中正高职称59人,副高职称189人。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齐鲁工匠、全国水利职教名师等40余人。
专业建设优势突出
学校主动适应水利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打造水利工程与管理、现代交通工程技术、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与管理、智能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8个特色专业群,专业体系更加完善,专业内涵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实现高职水利类专业的全覆盖,打造了以水利工程与管理专业等为代表的一批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特色品牌专业,形成了“水利特色、工科优势”专业群,为现代水利事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学校拥有教育部认定骨干专业5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专业2个、全国优质水利专业3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专业5个)、省特色专业8个、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群10个(专业21个),省品牌专业群2个(专业8个)、省优质建设专业群4个(专业20个)。水利工程专业群作为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
人才培养成效斐然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水利类高等职业院校,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山东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中,担负着培养现代水利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学校以水利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材施教,特色发展,迄今已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输送了10余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山东水利事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蓄水池”,为水利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校面向山东、天津、河北、江苏、安徽、辽宁等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近三年,学生第一志愿上线率超过100%,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86%以上,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比例达100%,总体就业率均在97%以上,毕业生赴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水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山东港口集团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就业比例超过10%,实现了高起点、高质量就业。学校51名学生入选首批“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学校坚持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路径,先后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港口集团、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开展不同层次的校企合作,构建了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纽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发展格局。以企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为目标,将企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融入课程的全过程,并在实训、实习中加强企业所需的能力模块学习。学校把教学、生产、服务、应用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
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构建立体化社会服务体系。学校坚持立足水利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人员培训、技能鉴定、对口支援、社区服务,打造了立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了山东水利技术传承创新中心。近三年,完成了全国水利行业专业培训、山东省水利局长培训、库区移民干部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河长制湖长制培训等18000人日。开展了37个工种、16200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利用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等7项技术资质,先后完成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60余项技术服务,与企业联合开展污水处理设备、水工机械等10余项新技术研发,共开展社会服务近100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3亿元。
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校始终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战略,教师继承发扬了良好的科研传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项目《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成型技术与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学校教师先后承担以国家重点课题《黄河河口地区骨干生态河网构建与水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为代表的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30余项,获奖100余项;在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专利230余项,出版教材180余部。
校园文化特色鲜明
坚持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统筹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注重校园建筑文化内涵挖掘,建设了以“水经苑”“水轴”“水文化体验馆”为代表的校园水文化育人基地和水文化研究中心,进一步创新了水文化内涵,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水文化育人氛围,促进了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的养成。
坚持培育精神文化,厚植育人基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武装师生、教育师生,将学校“以人为本、以水为魂”的办学理念、“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校训等核心价值追求与人水和谐共生的理念相融合,把“团结吃苦、奉献创新”的校风潜移默化于“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的追求中,增强水院人对学校的文化认同感,引领水院人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立大志、做大事。
坚持规范行为文化,打造育人品牌。坚持水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顶层设计,挖掘水文化教育资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水文化”为中心的育人体系,以“水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品牌,为国家和地方的水文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国际交流广泛深入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与俄罗斯、德国、韩国、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友好合作关系,实施国际合作项目12项。学校与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俄罗斯伊万诺沃国立化工大学开展长期深度合作,中俄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派出的留学生实现了本科、硕士及博士全覆盖,培养了1000余名通晓国际标准的国际化人才。与俄罗斯教育部合作建立了覆盖华东、华北地区唯一一家俄罗斯国家对外俄语水平考试(培训)中心,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中国—中亚国家战略合作的双语人才。
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积极探索国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先后派出50余名学生赴韩国南部大学交换学习。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思维方式和教育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锻炼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提升语言交流、独立学习和自立自主能力。
2019年以来,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招收了85名来自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家的留学生,包括23名电子商务专业学历生。按照“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发展模式,搭建“专业+汉语+文化+就业创业”四元共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精技能、懂汉语、通文化、会创业、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留学生,打造留学水院品牌。
学院地址:山东省日照市学苑路677号
邮政编码:276826
联系电话:0633-7983988
网址:https://www.sdwcvc.cn/
2020年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2015专科综合424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2015专科综合424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2015专科综合424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2015专科综合424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山东省排名第5。山东省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济南职业学院、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山东省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
2020年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招生问答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
2020年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招生问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形式有哪些?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0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000、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职3+2贯通培养,衔接临沂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费:50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5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日照)学费:5500、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500、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日照办学)学费:55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