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 法律(非法学)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36 | 46 | 46 | 69 | 69 |
山东政法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1955年7月20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颁布鲁人丁(55)字第1618号通知,决定建立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59年2月24日,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成立山东政法学院的通知》〔鲁发59字169号〕精神,山东政法学院正式成立,时任省委第一书记舒同题写校名。1979年12月23日,中共山东省委下文《关于建立省司法厅和省政法干校的通知》〔鲁发(1979)81号〕,决定恢复建立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10月3日,山东省教育厅教计字80号文件批复:同意将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改建为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10月,更名为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5年2月,开始筹建山东政法学院。2007年3月16日和4月26日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分别发文同意正式设立山东政法学院。2011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15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俊采星驰,薪火相传,历经60余载耕耘不辍,山东政法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及法律硕士、专科和留学生教育;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多学科的普通本科高校。
一、办学定位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发展思路,实施“特色山政、文化山政、法治山政、智慧山政、开放山政、和谐山政”发展战略,建设特色鲜明全省一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政法类大学。
二、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做强法学学科,统筹法学外学科发展,构建“法学类专业群为核心,经管类专业群和新闻传播类专业群为两翼,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和外国语言类专业群为基础”的法为核心、分类建设、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特色鲜明的“122”学科专业体系。
法为核心。学校法学教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法学专业学科优势突出。学校法学学科是省属高校中首个全部拥有法学学科“三重点”建设项目的学科——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刑法学,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省级重点实验室证据鉴识实验室,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法学学科现有“十三五”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个。学校是山东省法学会法律史学、立法学、刑法学会、经济法学和网络法学研究会会长单位。学报《政法论丛》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融法特色。以法学学科为龙头,辐射带动学校其他学科发展,如经济学类专业侧重商法结合,政管类专业强化法政结合,新闻传播类专业突出法治新闻方向,信息技术类专业突出电子证据方向,外国语言类专业突出法律英语方向,非法学专业均具有鲜明的融法特色。
学校现有21个本科专业: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国际商务、审计学、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英语、商务英语、日语、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空间安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中法学专业、监狱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监狱学、知识产权专业群是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闻学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监狱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是省级特色专业。
三、人才资源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遵循“博学笃行 刚健中正”的校训精神、形成“实事求是”的校风和“学在前沿,大爱施教”的教风,教师队伍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3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2人,全省法学研究领军人物4人。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和惩戒委员会委员2人,省委省政府法律专家库成员6人,山东政法智库专家1人,省人大常委会特聘立法专家2人。全省社科理论界“百人工程”高层次人才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青年创新科研团队3个。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的教师占比达到 32.3%。
四、人才培养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12000人左右。学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学养好,素质高,基础扎实,作风务实,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高。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法律硕士研究生就业率100%。法学专业本科生国家司法资格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40%左右;研究生考试录取率20%左右;国家公职单位考取率20%左右,学校每年有400名左右毕业生进入以政法系统为主的各级国家机关工作。自1955年建校以来共为社会培养16万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搭建理论与实务互动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现建有校内教学实训中心7个,法学教学实训中心是山东省唯一的法学类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山东省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律师事务所、监狱系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实训基地325处。创办大法官讲坛、大检察官讲坛、大律师讲坛、企业家讲坛等实务讲坛20余个。
第二课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特色项目“靛青工程”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打造高校学生第二成绩单”创新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学生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工程”将素质拓展学分化项目化,年均活动项目500余个,年度参与25000余人次,供学生自由选择,为个性发展和素质拓展提供路径支持。
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坚持学术立校,强化科学研究,积极服于地方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定位,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贡献度不断提升,成立“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与法律保障研究中心”,组建 8大科研团队,积极开展智库研究和法律服务。聚焦社会治理创新,与山东省法学会联合成立“山东省法学会民商事调解中心”,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有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社会稳定研究中心、中日韩自贸区发展战略与法律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立法研究院、司法研究院、司法会计研究所、案例研究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20多个研究服务机构。山政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司法鉴定中心分别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和“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十二五”以来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立项近300项;国内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0余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励100余项。2016年以来,横向课题的数量40多项。
六、山政文化
学校坐落在山东省省会泉城济南,位于中央商务区,毗邻奥体中心、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等标志性文化场所,山水清音,人杰地灵,人文环境得天独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五位一体”统筹规划和建设,开展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促进满足师生文化需求和增强师生精神力量相统一,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学校是“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
大道之行,高山仰止。山东政法学院入选山东省首批应用型大学建设单位,目前学校正立足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焦立德树人,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向建设特色鲜明全省一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政法类大学的目标前进。

四、复试资格审查进入复试环节的考生,须在指定日期到我校进行复试资格审查。届时请携带以下材料:(一)本人有效身份证明。(二)准考证。(三)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非应届毕业生须提供官方学历认证报告(可从学信网下载)、应届毕业生须提供在线学籍认证报告(可从学信网下载)与学校主管部门提供的在校生学籍学历证明(加盖公章)。“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需提供《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复印件(请相关考生注意,《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存于考生个人档案中,纸面带有防伪标记)。(四)大学成绩单原件及复印

七、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及成绩使用: (一)复试成绩的计算方法复试成绩=笔试成绩(专业笔试+英语笔试)+面试成绩(专业综合素质面试+英语能力面试)(二)成绩的使用1、考生的后成绩采用按照初试成绩占50%、复试成绩占50%的权重计算考生总成绩。2、我校将根据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划定专业和英语单科低分数线,成绩达不到低分数线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不计入复试成绩,但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3、一志愿考生与调剂志愿考生成绩分别排序,分别录取,即先录取一志愿上线考生,调剂考生按照剩余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录取。在同等情况下,本科阶段已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考生优先录取

九、复试收费按照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财政厅(鲁价费函[2009]87号)文件规定,参加复试的考生须交纳复试费120元。复试期间考生食宿自理。

法律(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35102山东政法学院研究生法律(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人数:65。法律(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山东政法学院全日制统考不区分院系所专业:65(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

法律(非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035101山东政法学院研究生法律(非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人数:65。法律(非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山东政法学院全日制统考不区分院系所专业:65(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

法律(法学)/研究生专业代码:035102山东政法学院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法律(法学)专业代码:035102。法律法律(法学)山东政法学院全日制研究生年份2022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

法律(非法学)/研究生专业代码:035101山东政法学院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法律(非法学)专业代码:035101。法律法律(非法学)山东政法学院全日制研究生年份2022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法律事务/专业代码:580401山东政法学院2021年在山东等1个省市开设法律事务专业。山东政法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80401法律事务山东普通类二段三年山东政法学院各省市录取分数线(2017)

山东政法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2):336。山东政法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名称类型年份总分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法律(非法学)专业型硕士法律法律(非法学)山东政法学院年份2022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

山东政法学院法律(法学)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2):335。山东政法学院法律(法学)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名称类型年份总分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法律(法学)专业型硕士法律法律(法学)山东政法学院年份2022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