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25 | - |
| 高职排名 | 18 | 897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5 | 218756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2 | 221846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1 | 222845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67 | 178887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佛山顺德区内协同培养 | 专科批 | 420 | 234276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417 | 237897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佛山顺德区内 | 专科批 | 358 | 284986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佛山顺德区内 | 专科批 | 338 | 297320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佛山顺德区内中外合作 | 专科批 | 321 | 305709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佛山顺德区内 | 专科批 | 265 | 326434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51 | 92027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50 | 93176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79 | 67415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435 | 107397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佛山顺德区内协同培养 | 专科批 | 434 | 108557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佛山顺德区内 | 专科批 | 395 | 146556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佛山顺德区内 | 专科批 | 379 | 163117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佛山顺德区内中外合作 | 专科批 | 282 | 244492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5 | 5755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93 | 9704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77 | 13242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66 | 16041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1 | 23558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5 | 2973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3 | 32931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68 | 38416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54 | 56330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157 | 544191 | 150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二段 | 154 | 544306 | 150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管理、省市共建、顺德区政府投资兴建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B档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制造业重镇佛山顺德,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顺德广播电视大学和1994年成立的顺德永强成人学院。2002年,广东顺德师范学校和顺德成人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迁入位于德胜东路的新校园。学校按照“起点高、体制新、有特色”的办学要求,坚持以高等性统领职业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办学,确立“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秉承“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校训。在“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学思路指导下,以智慧化、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为重点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录取批次:
广东省:第三批专科、3+证书高职
湖南省:高职专科批
湖北省:高职高专
江西省:高职(专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职高专普通批、高职高专提前批
安徽省:文理科高职(专科)批
甘肃省:高职(专科)批普通文理
贵州省:高职(专科)
河南省:高职高专普通批
山西省:专科(高职)批
云南省:高职(专科)批
四川省:专科批、艺术体育专科批
重庆市:高职专科批
福建省:高职(高专)批(文史、理工)
奖助政策
上级奖助学项目:1、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的全日制在校生。奖励标准:每人每年8000元。2、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在校生。奖励标准:每人每年5000元。3、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人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000元。4、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贷款金额原则上本专科生每生每学年最高申请金额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贷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贷款学生毕业后的前三年内只需还利息不需还本金,自毕业第四年起开始偿还本金和利息。我省已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向学生户籍所在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和校园地助学贷款(向学生就读高校申请),学生可自行选择办理。5、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资助对象是户籍在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区,且小学和初中均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小学就读,2013年及以后通过普通高考,考上全日制高校(含省外高校)的少数民族本专科大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0000元,资助周期为本专科就读期间。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族工作部门提出申请。6、南粤扶残助学工程。资助对象是我省户籍当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残疾人大学生。资助标准为专科生每人一次性资助10000元。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大学生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残联提出申请。7、应征入伍服兵役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退役复学后学费减免政策。补助对象是应征入伍服兵役的高校在校生、毕业生及退役后复学的原高校在校生。国家对应征入伍服兵役的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对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含校园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行代偿,退役后复学的原高校在校生实行学费减免。补助标准为本专科生每人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每学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低于8000元(12000元)的,按照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两者就高的原则,实行补偿或代偿。8、国家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资助对象是退役一年以上,考入我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资助周期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一个学制期。9、广东省退役士兵就读高职院校资助政策。资助对象是复学或通过技能考试考入我省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地为广东欠发达地区的退役士兵。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学年7000元。10、“三支一扶”助学贷款代偿。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继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工作满1年,可申请代偿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11、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奖励5000元/人,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奖励2000元/人。12、建档立卡。补助标准:7000元/年/生,免交学费(不含住宿费)。13、士官一次性补助。顺德区一次性补助30000元/人。1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医疗保险补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身份证复印件,参加顺德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费用由顺德区财政全额补贴。
学校奖助学项目:1、“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2、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资助对象为广东省当年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最高不超过6000元。3、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生活补贴,300元/人,该项补助与专项资金资助不重复。4、省外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路费补助。省外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须提交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可凭车票申请路费补助,交通工具为飞机、高铁、软卧均不得报销。5、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生活用品。未获得以上三个资助专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给予发放生活用品。6、学校奖学金。学校对学业成绩和素质拓展测评结果,对参评学生总人数18%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为一等奖1200元/人/学年、二等奖800元/人/学年,三等奖600元/人/学年。7、勤工助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工资标准为15元/小时。8、学校扶贫助学基金。学校对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学生给予一次性的扶贫助学金1000-5000元/人。9、特困生减免学费。每年学校给予烈士子女、孤儿等特别贫困的学生减免部分学费。10、诚信自强之星。每年评选出10名诚信自强之星,每人奖励1000元。
社会奖助学项目:目前已设立九个社会奖助学项目,包括“顺德慈善助学金”、“陈智奖学金”、“李佘少鸿优秀贫困生奖学金”、“盈峰励志奖学金”、“阿波罗助学金”、“温暖助学金”、“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奖学金”、“卡特彼勒-森达美信昌助学金”。具体奖励标准、名额、条件等,由学校根据出资方意愿,每年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简称“青工职院”,2019年在整合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资源基础上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是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市两级管理、以青岛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院定位于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和青岛市“十五个”攻势、二十四条产业链发展需要,重点围绕现代制造业,着力打造能够支撑青岛市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专业体系,与青岛市工业发展同步同频。依托青岛市产业规划和布局,以培养海洋生物及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交通运输、高端服务业技能人才为目标。学院依托现有的实训设备,深化产教融合,多种途径开展校企合作,与华为集团、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青软集团等知名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学院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目前为1+X证书试点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管理中心和试点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