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山东职业学院 |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25 | -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 | 92 |
| 高职排名 | 155 | 25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244 | 530841 | 150 | |
| 2021 | 高本贯通 | 普通类二段 | 462 | 236755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二段 | 366 | 404613 | 150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二段 | 364 | 408167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27 | 223615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70 | 85040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92 | 213465 | 20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87 | 214743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8 | 119985 | 20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51 | 180531 | 200 |
山东职业学院源于1951年建校的济南铁路机械学校,历经济南铁道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办学发展时期。2010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职业学院。学校现由山东省教育厅直属管理,是省内独具轨道交通行业背景的高等院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学校设有铁道机车车辆学院(铁道研究院)、城市轨道学院(城市轨道研究院)、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制造研究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研究院)、土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人文与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机场学院、港口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台港澳事务管理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乌拉尔国际轨道交通学院等教学院部,另设有独立设置的科研机构职业高等教育研究院。拥有实验实训室16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6亿元。
1、统招常规批(专科批)录取原则:对于投档进入我校的考生遵循专业志愿优先原则进行录取,考生所在省政策要求必须按照该省录取原则录取的除外。对于春季高考考生,我校按考生成绩,分专业类别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技能拔尖人才招生录取,依据山东省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执行。
2、高考选考科目的要求:以考生所在省2021年公布的招生计划及学校招生章程为准。
3、所有专业不限外语应试语种,新生入学后,外语教学为英语。
4、轨道交通行业单位对录用人员体检有严格标准要求,色觉异常者(色盲或色弱)不符合行业体检标准,企业不予录用。对于报考铁道运输类和城市轨道交通类等专业的考生,建议男生身高不低于170cm,女生身高不低于160cm,色觉异常考生慎重报考;对于报考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的考生,建议男生身高173cm-186cm,女生身高161cm-176cm,色觉异常考生慎重报考。
5、录取结果按照教育部要求和各省规定的形式公布。
院系两级“就业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咨询、推荐等服务,同时运用现代化设备开展网上求职、咨询,拓宽了毕业生的择业范围。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济南铁路局、北京铁路局、广铁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浦镇车辆厂、中铁十四局、中石化、海尔、海信、山东国泰建筑工程设计咨询院、招商银行等一千多家国有、合资、独资、股份制企业,毕业生就业上岗率95%以上。开展“8215”毕业生回访制度(即对80%毕业生两年内回访、10%毕业生五年内回访),用人单位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2004年省人事厅组织
的就业工作评估,我院被评为优秀;2007年被省人事厅、省教育厅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64年,始终秉承“明德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积极为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学院加强党对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级教材建设奖、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实现新突破,近三年师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三大国家级竞赛获奖综合排名全国第13位、全省第1位,顺利承接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职能,奋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