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上海电力大学和宁夏大学哪个物流管理专业好(物流管理专业宁大和上海电力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6 16:52:01 解决时间:2022-12-16 14:42

满意答案

上海电力大学和宁夏大学哪个物流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上海电力大学和宁夏大学各排行榜,物流管理专业的分数线,物流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上海电力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上海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专业组选科要求
物流管理2021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6623275(5)不限
2020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7022810(05)不限
2019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6523597(03)不限
2018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6423526
2017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6323540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宁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 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 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 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 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 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 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 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 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课程: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 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国 内外相关专业竞赛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 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宁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重庆物流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1
河南物流管理(校本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8
山东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67
内蒙古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94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上海电力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以能源、电力行业为背景,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复合型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和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现代物流理论与技术、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物流经营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物资流通领域问题的基本能力和较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本专业方向注重学生掌握国际商务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熟练掌握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知识的培养。

2.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能源、电力行业为背景,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复合型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和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先后开设能源、电力行业相关的特色课程,在生产物流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等课程中融入了能源、电力行业的相关内容。

本专业采用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且注重实践教学的模式。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超过30%,并将校内现代物流管理实训中心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做到实习实训有保证,效果好。2009年已建成占地约700平方米的现代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开展多岗位协同的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每届学生的专业实习、课程大型作业、毕业实践等培养环节提供主要实习岗位。

3. 主干课程

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运筹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运作管理、现代物流基础、物流与供应链、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物流配送与仓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软件应用实习等。

4. 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可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交通运输行业、科学研究等部门,从事企业管理、商业流通、IT制造、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等工作。

上海电力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上海物流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66
河南物流管理(临港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5
安徽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4
北京物流管理(办学地点临港校区)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35
宁夏大学
167
软科(综合)
170
校友会(综合)
244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崭新一页。

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890亩,校舍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在校教职工2690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296人,研究生6355人,少数民族预科生997人,在校留学生179人。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抢抓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双一流”建设、“部区合建”等历史性机遇,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办学质量,不断促进内涵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理、工、农、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宁夏大学第七次党代会确定了“到2025年,把宁夏大学建成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的西部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的立德树人育人主线”和“以‘双一流’建设为核心的‘部区合建’发展主线”两条工作主线,制定了七项重点任务,奋力开启西部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2938亩

占地面积

2690人

在校教职工

1890亩

教学实验农场

28个省

面向28个省

997人

少数民族预科生

6355人

研究生

19296人

普通本科生

学校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和“民族学学科群”2个“部区合建”优势特色学科群,“草业科学”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学科,16个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队伍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9人、第三层次1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小高地31个。5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3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数理学部委员,15人入选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入选自治区“塞上英才”工程,1人获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15人入选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15人入选自治区“国内引才312计划”,17人入选自治区“313人才工程”,32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按照“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构建两个方案(专业培养方案、人格培养方案)、完善两个体系(“四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造五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建设平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加以实施。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现有80个本科专业,2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语言文字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9项。

学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创新要素,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推进成果转化。“十三五”期间,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20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9.11亿元,年均增长率10.89%,与“十二五”(4.67亿)相比增长了4.44亿元;获各类科研奖励成果34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189篇,教育部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宁夏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2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9项。学校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为途径,以服务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先后与自治区5个市、1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派出了百余名科技扶贫指导员、专家服务团、“三区”科技人才和岗位科学家,建立了“草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创新联盟。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相继推广应用了一批技术、装备。学校现有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阿拉伯国家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宁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基地)43个,各学科领域专业实验室100多个。获批建设了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围绕“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的目标要求,加大与国内合作院校的深度合作,重点对标一流学科与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5所兄弟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开展对口合建。不断巩固与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大学、吉林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余所国内高校合作伙伴关系。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学科,先后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生接收院校,是宁夏地区唯一的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自1992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先后有40多个国家40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

面向未来,学校将围绕第七次党代会明确的发展目标,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新契机,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的西部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毕业生就业

学校高度重视并加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炼出了以“两手抓”(一手抓就业指导教育,即切实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一手抓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即广泛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为重点的就业工作理念。学校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每年举办冬、夏季两次大型校园招聘会和各类中小型专场招聘会;每年11月份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宣传教育月”活动,4月份开展“毕业生双选服务月”活动,及时开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回访活动,努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学校较早引进了“大学生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和“职桥网”等优质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培训,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的要求,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接受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近两年来,我校毕业生当年的年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和到区外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作为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会明显增强。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遵照生源所在地招生部门所规定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实施。


上海电力大学
187
软科(综合)
301
校友会(综合)
289
武书连
1050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四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学校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0年属地化管理。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1985年起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6年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2019年,我校获批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单位,支持我校以能源电力为特色,聚焦清洁安全发电、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管理三大学科专业,整体开展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3.47%。目前有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称号1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2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上海市“千人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教学名师等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70余人次。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4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12人,上海市育才奖38人次。

学科与教学

学校设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人文艺术学院共13个二级学院和38个本科专业。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5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拥有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目前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工程管理4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气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近两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1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目前共有5个本科和2个硕士试点专业。201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自动化”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共认证,标志着两个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2021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ASIIN认证,并获得欧洲工程师项目(EUR-ACE)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成为我校首个获得国际专业认证的专业。学校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4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1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优质在线课程、示范性全英语课程43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上海市优秀教材28本、上海市教学团队4个;有国家级实践(实验)基地(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示范基地(中心)3个、省部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校外实习基地130多个。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牵引,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1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大学生创新基地。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构建了由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组成的“三中心一智库”,成立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全面服务于地方与行业发展。

近年来,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总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973”“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500多项;近年来,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59项,其中国家奖3项。学校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并拥有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多篇论文入选ESI论文。

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智能电网在亚洲区域的发展。我校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合作组织会员单位。现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副主席单位。学校倡议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被推举为永久理事长单位,联盟高校有英国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等。2018年10月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与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泰国苏兰拉里大学、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及企业加入联盟,共商能源电力行业与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的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色,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分别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成立“菲律宾能源电力国际实训基地”和 “印尼能源电力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学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校师生与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学校举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高级研修班”及能源电力企业培训班,在一带一路的能源电力企业取得较高声誉。

学校注重国际人才培养。与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每年均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长短期项目,且派出人数日益增多。学校目前有来自越南、老挝、蒙古等28个国家的长期留学生。

毕业生就业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4%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近100%,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

发展目标

2018年6月,学校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了学校“分三步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到 2020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学校综合实力、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明显增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成效初现,优势学科更加突显,主要可比性指标再上新台阶,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更加突出,办学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到2035年前后,优势学科进入一流学科行列,办成中国知名的地方高水平大学。

走进新时代,学校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在所有上电人的共同努力下,迈步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飞跃。


  中专 2022-12-16 14:42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应用化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上海电力大学应用化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化学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应用物理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上海电力大学应用物理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上海电力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日语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上海电力大学日语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上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上海电力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上海电力大学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录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上海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工商管理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商管理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工程管理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上海电力大学工程管理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管理和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管理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程管理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英语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上海电力大学英语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上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上海电力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据科学与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