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上海师大黑龙江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1-07 20:55:39 解决时间:2022-11-04 20:42

满意答案

2022年上海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法学、英语(师范)(招英语考生)、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类(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新闻传播学类(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輯出版学)、古典文献学等9个专业。2022年上海师范大学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一、上海师范大学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2022)
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
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1013772429
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202436463
二、上海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计划(2022)
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四年5
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四年5
电子信息类(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7
物理学(师范)四年6
法学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四年5
新闻传播学类(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輯出版学)四年5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四年5
古典文献学四年5
英语(师范)(招英语考生)四年4
三、部分专业介绍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上海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国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合上海市及其他省市各类企事业单位所需的中高层次英语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性环节四大板块构成。主要课程包括:综合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听说、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阅读、高级英语、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翻译基础、口译基础、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概况、中国文化、英美名作欣赏、公众演讲等。
【就业情况】
普教系统、外贸、旅游、翻译、涉外事业等部门
【毕业生代表】
吴欣雨,2019届毕业生。曾多次获得校级专业奖学金,荣获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先进个人”、“校三八红旗手”、“校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校优秀团干部”、“榜样的力量·师大之星(提名奖)”等荣誉,共青团中央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十一期学员,历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本科期间,多次参与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如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优秀志愿者等,并被评为优秀志愿者。现直研上海师范大学,为第21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教。
吴欣雨:四年中没有一步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外国语学院是一个博学、精彩、包容的学院,愿你们能在这里敢想肯干能尝试,遇见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物理学类 物理学(应用物理)
上海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应用物理学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实验技术和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桥梁。以应用物理学为基础的半导体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具体目标在于培养光电子物理、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应用复合型理科人才。
专业特色:
(1)强大的师资力量: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1人。本专业任课教师全部拥有行业背景,具有国外一年以上进修经历的教师有23人。每年本专业教师发表核心期刊和SCI收录论文近50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各类课题30余项,各类横向课题多项;大部分教师都主持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其比例占本专业全体教师的70%以上。
(2)丰富的专业图书及文献资源:
拥有外文专业电子期刊、图书,包括美国物理学会期刊(APS)、美国物理研究所电子期刊(AIP)、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等几十种重要国际期刊,拥有全面的中文专业电子期刊图书,包括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库(CNKI)等。
(3)强化实践教学,学生硕果累累:
依托本专业实验室,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近一学年中,本专业物理系教师指导的学生已获得了国家挑战杯三等奖,上海市挑战杯三等奖,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一、二、三等奖, 指导了多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应用物理实验技能,并着重培养学生发展新型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的工艺、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形成以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物理与器件为特色的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信息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设计、科技开发、技术服务、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
课程结构上,本专业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发展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工艺、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将强化物理基础、突出光电子物理的专业特色。本专业课程包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由校级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开设,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2)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以及专业方向课程构成。其中物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普通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等;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理论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理论力学),固体物理等;专业方向课程有激光物理与激光技术,半导体物理、材料物性等课程。
(3)专业拓展课程: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的一系列选修课程。包括大众天文学,物理学史等。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新型光电子、微电子材料与相关器件(新能源器件、智能传感器)等高新企业,如全球500强化工材料巨头企业BASF。学生毕业后将能从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设计、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另外,目前应用物理学专业方向每年进入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进一步读研的同学占20%-30%左右。
毕业生代表
谢少鹍,2017届毕业生,现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体物理专业共读博士学位,本科期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二等奖、美国数模竞赛二等奖
寄语: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陆斌,2018届毕业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现就读于上海大学微电子研发中心。本科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校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竞赛,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上海市二等奖,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二等奖。
寄语:临渊羡鱼,莫若退而结网。有梦便去追,为青春插上翅膀,理想便会自由翱翔。
物理学类 物理学(师范)
上海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是其它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上海师范大学物理学(师范)专业旨在为21世纪发达地区的中等学校培养具有扎实物理学知识和技能,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物理教师和教育类专业人才。鼓励学生一专多能,使之不仅能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还能胜任教学管理、竞赛指导、科创活动指导、双语教学以及教学研究等工作。在2000年以前,上海市70%以上的中学物理教师来自于本专业的毕业生;目前,上海市许多重点中学的校长和中层骨干均出身于本专业。因此,本专业在物理教学和教育研究的高端人才培养方面,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多数服务于上海市及外省市的基础教育,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与教育研究,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部分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熟练的物理实验技能,以及良好的物理思维素质,并掌握现代物理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并具备一定教学研究能力,能适应21世纪发达地区较高教育要求,能胜任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任务的高素质的中等学校物理教师和教育类专业人才。形成“一专多能”的专业特色,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中学物理教学、教学管理、竞赛指导、科创活动指导、双语教学、教学研究等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同时,本专业也为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输送合格的生源。
主要课程
本专业首先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熟练的物理实验技能,具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师范生技能和创新能力,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育类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化物理学科基础、突出师范专业特色、力推实践创新教育。
物理学科基础理论课程:普通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量子力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等。
物理师范专业特色课程: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堂教学技能、中学物理解题研究、中学物理竞赛指导、班级管理策略与技巧、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专业英语、教育测量与评价等。
实践创新类课程:独立开设的物理实验系列——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技能训练(中教法实验和DIS实验)、中学物理创新实验、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能力实训系列——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并利用教学实践周,开展物理创新实践活动(基于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物理教学实验创新活动、物理课堂教学技能强化训练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还开设了量子力学2、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计算物理、普通天文学、星系与宇宙学等多门课程,供有意愿深造的学生选修。
就业情况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率高,多数学生毕业后服务于上海市及外省市的基础教育,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与教育研究,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部分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毕业生代表】
沈起炜,2018届毕业生,本科毕业之后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大学期间曾获得“优秀团员”称号,毕业时获得“上海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寄语: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阿不都热西提·阿斯兰,维吾尔族,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辅导员,负责上海师范大学少数民族管理工作。校民族文化社指导教师、校少数民族导生队负责人。
寄语:有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放弃,我相信梦想能成真。
法学类 法学
上海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依托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国际化战略,旨在培养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高度专业化与复合型的“现代司法、政务与商务”法律人才。
【办学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于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实行全程导师制、实践教学、“双师讲堂”等特色鲜明的培养措施,并与悉尼科技大学等海外高校有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加多样的选择。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含理论法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6个二级硕士点),其中理论法学、法律史学、诉讼法学为重点学科。在马克思主义博士点招收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实践等方向博士生。拥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含法学本科法律硕士、非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和在职法律硕士),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条件。
【师资力量】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5人,包括著名学者刘作翔教授、郑显文教授、蒋传光教授等。多位教师具有美、英、德、日等国著名大学的学习和访学经历。此外还聘请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和上海市20名法律实务工作者担任兼职教授。
【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主要有: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民法、刑法总论、刑法分论、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商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同时开设的选修课程有:立法法、部门行政法、国际人权法、犯罪学、证据法、司法文书、刑事执行法、网络与电子商务法、金融法、证券法、国际投资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理学专题、中国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法治前沿问题、法律社会学专题等。
【就业情况】
毕业学生主要进入司法系统、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事业单位、中外金融机构、中外企业法务部门等从事法律工作。近两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在毕业生中,部分考取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或者直升本校研究生;部分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徐汇区人民法院、嘉定区人民法院、南汇区人民法院、上海市监狱管理局、上海市水务局、上海边检总站、长宁区房地产管理局等机关工作;部分到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法务部门工作。还有一些到国外攻读研究生。
中国语言文学类 古典文献学
上海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古典文献学专业始建于1983年,为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业务领导的五个文献专业之一。本专业目前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3个,全国哲社一般项目和自然科学项目、上海市哲社重大项目多个。专业拥有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史学史和史学理论三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有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本专业成立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五百多位本科毕业生,毕业生中涌现了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徐未晚、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兼总编王立翔等众多优秀人才。目前在校学生126名。
【培养目标】
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最深厚的软实力。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品质,能以现代手段从事古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能致力于从事传统文史科研、教育、管理事业,能胜任现代社会需要的古代文史文献的研究、编辑出版、图书和档案管理、中小学教育的工作。
【师资力量】
名师云集的实力派教师队伍 本专业教师队伍实力雄厚,有10位博士生导师。名师是专业的宝贵财富。本专业有多位国内外学术界著名的学者,如原中国宋史学会副会长戴建国教授、全国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曹旭教授、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张剑光教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徐时仪教授,他们的学术成果累计十多次获得教育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上述名师均为本科学生开课。 拥有上海师范大学重点教学激励团队
古典文献学专业专职教师22人,教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师资博士后2人。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20人,有海外留学背景的4人。本专业得到上海市教委内涵建设的资助,年轻教师入选2015年上海师范大学重点教学激励计划团队。
名师队伍指导 本专业有着一支实力浓厚的兼职教师队伍,有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陈先行教授、日本学习院大学王瑞来教授、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总编李伟国先生、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吕健先生、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王立翔先生、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陈崎先生、上海社科院历史所马学强教授等,他们为学生开设课程、讲座,提供业界的教学与就业指导。
【办学特色】
务实重基础的教学理念
专业的宗旨是学生培养成掌握文献学基础知识并且能独立进行文史研究和整理、教学的复合型人才,学风务实,重视基础。经过本专业的培养,学生具有了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为继续深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如2017-2019年,有十多位同学进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有4位同学进入荷兰莱顿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国外高校深造。
海外名师的短期教育
专业会定期聘请海外学者为学生开课,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增强学生与境外学校的联系机会。如日本学习院大学王瑞来教授每年均为本专业授课。
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动静相成。在课堂教学之外,专业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对古迹文化进行学术考察。西安、洛阳的传统文化考察现已列为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实践类课程。
全国性的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
专业在全国高校古委会的指导下,每年会颁发古文献学奖学金,受奖面达百分之五十。每两年一次参加全国的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的评定,多次获得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一等奖全国仅1-2名)。
实习单位为国内一流的文化单位
专业与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社科院图书馆等建立紧密的联系,每年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有部分学生在实习单位就职。
【主要课程】
中国古典文献学、论语、孟子、楚辞、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先秦诸子概论、目录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训诂学、历史地理、明清小说、海外汉学、中国法制史、中国经济史等。
【就业情况】
本专业成立三十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就业单位包括各大出版社、图书馆、博物馆和政府部门、企业等,社会影响较大,毕业生质量得到各界的认可。近年来,平均毕业率95%以上,每一届学生中均有5-10名以上的学生进入国内外各高校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数学类 数学类(数学金融人工智能实验班)
上海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培养目标
“数学金融人工智能实验班” (Mathematics, Fina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perimental Class,简称MFAI)是今年学校新增设的人才培养特区,秉承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综合素养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并具国际化视野和远大理想抱负的能够在数学、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与量化投资等相关领域从事开发、应用和研究的创新性复合型拔尖人才。
培养特色
1.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1)MFAI实验班将充分利用我校数理学院、商学院和信机学院优势互补的办学条件,依托数学、金融和计算机三大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为培养创新性复合型拔尖人才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保障。
(2)将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搭建多层次国际教学交流平台,营造“国际化”的教学场景和学习环境。一是实施跨学校、国际化的交流及联合培养项目,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授课、开设专题讲座和举办学术报告;二是为学生搭建“国际大学生学术论坛”、“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学生暑期夏令营”等国际交流平台,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竞争力。
(3)将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院校优势,开设基于“中国经验”的通识类精品课程,以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提升学生使命感、激发内心原动力,培养既具备“国际化”视野,又通晓国情的“本土化”人才,积极服务于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人才需求。
2.最先进的培养理念:
MFAI实验班践行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为此,MFAI实验班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 按照OBE理念对人才培养供给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进行持续改进,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人才需求端的不断变化,通过提供“模块化、多元化”的各类课程高弹性组合,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和谐统一。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3.最科学的培养模式:
MFAI实验班将综合采用“三合一”和“2+2”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合一”是指融合数学、金融和人工智能三大学科于一体,通过三大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致力于培养适应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2+2”是指人才培养过程将分为两个两年进行。为突出数学对人工智能和金融学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所有学生第一个两年将依托数理学院进行统一管理和课程学习,集中学习数学类基础性课程、同时兼备金融学和人工智能的基础性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科思维能力。第二个两年进行专业分流,根据学生的特质和志趣,将学生分流到数学、金融和人工智能三个专业。因材施教、厚积薄发,分别培养三个专业领域的卓越拔尖人才。
通过上述横纵双向的学科学段培养,将扎实的学科背景、优秀的专业素养、创新的学科思维融为一体,形成复合型与专业相结合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4.最高效的教学形式:
MFAI实验班将采取小班化和学业导师制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每班人数严格控制在20人以内, 每班配有专职班主任1名, 负责实验班的日常事务管理。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和学业导师,每3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一位, 导师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全方位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大创项目等科研活动,使学生获得学术体验和学术熏陶,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学习的能力。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师范)
上海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为上海市普教系统培养、输送合格的英语师资以及学有专长的中学双语教学师资。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性环节五个板块构成。主要课程包括综合英语、语音、语法、视听说、英语修辞与作文、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翻译、第二外语、教育学、心理学、中学英语教材教法、计算机应用等。学院开设丰富、优质的选修课程供各年级学生选修。
【就业情况】
外贸、旅游、翻译、涉外事业等部门和普教系统。
【毕业生代表】
张沈悰,2019届毕业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精锐教育奖学金、世承学子专项奖学金、世承学子专业奖学金、校级专业奖学金、校优秀毕业论文、市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校优秀团员标兵称号、校先锋学子称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两篇。在校期间曾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斯堡分校和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参加短期学术交流,赴集美大学参与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学术交流。现就职于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张沈悰:选择自己喜欢的,坚持自己热爱的,追求自己向往的。潜心钻研,合璧东西。乘着梦想之帆,在外国语学院遇见未来。If you believe, you can go really far in your life.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  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教育提出“树品行,上品位,创品牌”的培养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本科人才结构,主要为多种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对外汉语管理工作和各种涉外工作(如涉外文秘、涉外管理及外事、外贸等)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  师资力量
学院依托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领域的海内外知名专家(如范开泰教授、齐沪扬教授、吴为善教授、王澧华教授、陈昌来教授、方绪军教授、曹秀玲教授、李劲荣教授等)都直接参与本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学院积极鼓励和指导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为其创造条件赴海外实习和交流访问。学院出台政策鼓励和指导本科生考研,研究生报考率居全校各学院前列。学院实行全员本科新生导师制,实行导生制,全方位指导本科生成长、成才。
■  办学特色
学院是全国首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系列教材的编写组织单位之一。专业强化“双(多)语”“双(多)文化”教学,课程设置新颖实用,除必修的公共课外,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础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素质课、外语能力课(包括英语(第一外语)、日语/韩国语(第二外语选修)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占全部课程和学分的40%)、计算机应用技术(如计算机教辅技术、课件制作、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等四个课程板块,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和中外语言文化知识,达到专业外语水平,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管理及其他涉外工作。
■  境外交流
学院依托留学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在本科教育上充分发挥中(中国学生)外(留学生)互动、研(研究生)本(本科生)互动、师(教师)生(中国学生)互动的优势,促进本科生和留学生、研究生、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构建多语多文化培养氛围。学院的千余名外国留学生和多个层次的留学生教学班,为本专业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提供便利条件。这种中外互动、研本互动的办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就业和进一步深造创造了广阔空间。学院每年组织的“暑期海外研修”和“海外汉语教学实习”深受广大本科生欢迎,业已成为中国学生赴海外短期交流的品牌项目。学院本科生在历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  主要课程
本专业立足“厚基础,宽口径,广视野”的人才培养规格,强化专业基础课,拓展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等素质技能课,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和“跨文化语言交际”等课程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现代汉语”“跨文化交际概论”“中外文化交流史”“语言学概论”“语用学概论”“古代汉语”等课程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对外汉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上海市第四期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对外汉语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对外汉语专业课程建设”“对外汉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后获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  就业情况
对外汉语学院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连续多次获得校“就业先进单位”和“就业优胜专业”称号。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高校,中等学校及语言培训机构对外汉语教学和管理工作,企、事业单位涉外管理工作,中小学教学和管理工作。
  中专 2022-11-04 20:42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二工大黑龙江分数线

    1楼

    2022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网络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5个专业。2022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202

  • 中专学校

    上海海洋大学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上海海洋黑龙江分数线

    2楼

    2022年上海海洋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电器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工程)、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4个专业。2022年上海海洋大学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

  • 中专学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工程大黑龙江分数线

    3楼

    2022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服务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管理、物流管理(民航物流)、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目动化、电气

  • 中专学校

    上海杉达学院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彬达黑龙江分数线

    4楼

    2022年上海杉达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酒店管理(所以语音类专业已经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就读的校区为一二年级在嘉善校区,其他学期在金海校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读校区为一年级在嘉善校区,其他学期在金海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读校

  • 中专学校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立信黑龙江分数线

    5楼

    2022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应用统计学、审计学、精算学、财务管理、会计学、资产评估、财政学类(税收学、财政学)、金融学类(金融学、信用管理、投资学)、财政学类(税收学,财政学)、财政管理、金融学类(金融学,信用管理,投资

  • 中专学校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上经贸大黑龙江分数线

    6楼

    2022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市场营销(国际营销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资产评估、商务英语(招英语考生)、经济统计学、法语(商务法语方向)(招英语考生)、人工智能、国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上海电力黑龙江分数线

    7楼

    2022年上海电力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等9个专业。2022年上海电力大学黑龙江省录取分数

  • 中专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华东师大黑龙江分数线

    8楼

    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物理学、公共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日语(招英语考生)、教育学类(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金融学类(金融学、经济学

  • 中专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上师大天华黑龙江分数线

    9楼

    2022年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小学教育(师范类)、康复治疗学等2个专业。2022年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2022)类

  • 中专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上海师大黑龙江分数线

    10楼

    2022年上海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法学、英语(师范)(招英语考生)、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类(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学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