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深圳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汕头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理科 | -/611(本科批) | 591/566(本科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文科 | -/586(本科批) | 569/559(本科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文科 | -/577(本科批) | 569/559(本科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9 | 理科 | 595/580(本科批) | -/0(本科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9 | 文科 | 606/590(本科批) | -/0(本科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9 | 文科 | 589/585(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0(本科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8 | 理科 | 591/583(本科批) | 564/550(本科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8 | 文科 | 603/594(本科批) | 593/575(本科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7 | 理科 | 580/560(本科一批) | 593/575(本科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7 | 文科 | 577/567(本科一批) | 593/575(本科批)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广东 | 新闻传播学类(非定向)(050301.新闻学+050303.广告学+050306.网络与新媒体)(办学地点:粤海校区)(第三学期专业分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0 |
历史类 | 592 | ||||
新闻传播学类(地方专项计划)(050301.新闻学+050303.广告学+050306.网络与新媒体)(办学地点:粤海校区)(第三学期专业分流) | 567 | ||||
四川 | 网络与新媒体(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重庆 | 网络与新媒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3 |
广西 | 网络与新媒体(5500元/年,在粤海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湖南 | 网络与新媒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2 |
河南 | 网络与新媒体(粤海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5 |
江西 | 网络与新媒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安徽 | 网络与新媒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6 |
江苏 | 网络与新媒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9 |
吉林 | 网络与新媒体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6 |
内蒙古 | 网络与新媒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1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广东 | 网络与新媒体(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山东 | 网络与新媒体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1 |
江西 | 网络与新媒体(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2 |
安徽 | 网络与新媒体(5510元/年;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5 |
江苏 | 网络与新媒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
建校39年,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20多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实现了从本科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的转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事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深圳大学现有粤海、丽湖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97.1万平方米。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亿元。图书馆馆舍90512㎡,全校纸本资源442万余册,全文电子图书299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3.21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
深圳大学现有在校生41164人,其中本科生28425人、硕士研究生11887人、博士研究生561人、留学生291人;现有成人教育学生24714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7个学院,101个本科专业,2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7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科学/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32位;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深圳本土高校第一个ESI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6所,上线课程761门,选课学校累计765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155万。2020-2021学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928项,其中国际级94项、国家级297项、省部级537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教职工4001人,其中专任教师2568人(教授602人、副教授751人)、技术人员601人、管理人员832人。有博士后1426人,专职研究人员756人,访问教授99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23人(含短聘9人),外国院士22人(含短聘9人)。全职高层次人才队伍包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
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21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7亿元;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5项,立项数连续五年居广东省第2位。202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处于广东省高校前列。SCI收录论文6304篇,SSCI收录论文764篇。获专利授权100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08项。《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在2018年、2020年连续获评“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每两年评一次);《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目前与境外280所高校签署了协议,开展学生交换、教师研修和科技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并积极吸纳全球留学生就读深造,打造学校国际化氛围,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
当前,深圳大学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创新驱动,追求内涵发展,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而努力奋斗!
(本页更新于2022年05月)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学校占地面积1990.20亩,建筑面积57.01万平方米。
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2011年,汕头大学被列为广东省自主办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2年起,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汕头大学;2015年,汕头大学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项目建设行列;2016年,汕头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创办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并于2017年首次招生。2018年11月,学校获批成为广东省首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著名爱国人士及国际企业家李嘉诚先生的鼎力资助,李嘉诚基金会对汕头大学的支持款超过100亿港元,并在人才、资源等方面支持学校推行多项教育改革。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设置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我校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滨海智慧城市交叉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6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东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法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海洋科学、会计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护理学、新闻学、产品设计),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5个(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护理学),广东省重点专业7个(临床医学、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护理学、新闻学,注:后5个为建设项目),开设“5+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并设研究生院和9个住宿学院(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逾17,000人,已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人才逾14万人。
学校已建成一批既能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又能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国家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感染病与分子免疫病理重点实验室、结构与风洞重点实验室、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粤台企业合作研究院等。图书馆全面实行电脑化管理,并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现有图书178.98万册,电子图书333.78万册。学校校园网始建于1990年,目前校园网已延伸到校内每一栋建筑物,学生可以从宿舍直接上互联网,全校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居国内高校的先进水平。
学校有五所附属医院、1个口腔门诊部和4所托管医院,共6421床位。其中第一附属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单位。附属医院为汕头地区提供50%以上的医疗服务,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医疗实践机会。
学校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多次入围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连续六年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相关排名,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51位;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目前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法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100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同时积极邀请众多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到校访问,为师生开设课程、讲座。
学校围绕“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育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进行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探索国际基准学分制、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模式、创新CDIO工程教育模式到构建OBE结果导向一体化教育模式;从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公益课程服务学习,推广住宿学院再到全面推行书院制;从阳光财务制度,到教师年薪制度,再到“四院两部”大部制改革……诸多改革开国内高校先河,被李岚清同志高度评价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未来,学校将继续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实现汕头大学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为建设一所“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而接续奋斗。
详情请登录汕头大学官网www.stu.edu.cn查询。
汕头大学广告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告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告学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广告学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告学和网络与新媒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广
汕头大学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和网络与新媒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汕头大学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闻学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新闻学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新
汕头大学泰语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泰语和网络与新媒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泰语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泰语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泰语和网络与新媒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泰语和网络与
汕头大学西班牙语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西班牙语和网络与新媒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西班牙语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西班牙语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西班牙语和网络与新媒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汕头大学体育教育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网络与新媒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网络与新媒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汕头大学法学(涉外法务特色班)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涉外法务特色班)和网络与新媒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涉外法务特色班)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法学(涉外法务特色班)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汕头大学法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网络与新媒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网络与
汕头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网络与新媒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网络与新
汕头大学金融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网络与新媒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