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山西农业大学 | 闽南师范大学 |
|---|---|---|
| 软科(综合) | 229 | 319 |
| 校友会(综合) | 330 | 330 |
| 武书连 | 283 | 39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05 | 34766 | 50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46 | 70079 | 41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431 | 80028 | 41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48 | 5590 | 5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504 | 14178 | 45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447 | 69450 | 41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516 | 11306 | 45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6 | 50228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3 | 51739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7 | 54689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3 | 56719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2 | 62285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科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1 | 13157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7 | 14181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6 | 14450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科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1 | 42683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8 | 44171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6 | 45186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闽台合作 | 本科批 | 502 | 52235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2 | 6713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0 | 8923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闽台合作 | 本科批 | 516 | 14450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坚持立德树人,各类英才辈出。学校(院)现有在校生2.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3404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990人。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建校以来,先后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为山西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余项,在“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24项,开设本硕统筹培养实验班、卓越农林人才实验班、创新创业先锋班,涌现出了以全省首个“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利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子。学校(院)积极推进对外合作交流,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长达百余年的合作历史;与美、英、澳、俄、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新西兰梅西大学和奥克兰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有尼泊尔、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生来校攻读学位。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大力开拓就业市场,竭诚提供精准服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考研率达30%左右,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和报告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辅导等为毕业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每年举办大中型、专场校园招聘会300多场,吸引知名企业进校招聘;建立就业网站、微信服务平台,即时发布就业公告,精准推送求职信息,为毕业生提供便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制定帮扶措施,全力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帮助;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近年来涌现出了以“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黄超、“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利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马红军为代表的一大批就业创业先进典型。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拥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4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8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9项。
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光学工程)、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育、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电子信息、应用统计、翻译、资源与环境、汉语国际教育、旅游管理、风景园林、艺术),跨及11个学科门类。4个学科(群)(中国语言文学与闽南文化学科群、数学、化学与环境学科群、教育学)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5个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经济学)入选福建省应用型学科。
学校秉承“博学 明理 砺志 笃行”校训,根植闽南,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9万余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勇于拼搏,建功立业,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彭冲、彭佩云以及教育部和福建省领导,曾先后为学校题词或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校的未来前景寄予厚望。漳州市历届党政主要领导都亲临学校现场办公,全力支持学校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