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陕西师范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
| 软科(综合) | 71 | 115 |
| 校友会(综合) | 75 | 133 |
| 武书连 | 69 | 180 |
| US排名 | 895 | 54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5 | 10464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2 | 13314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8 | 1673 | 499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4 | 2525 | 49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03 | 28553 | -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39 | 6156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91 | 15770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86 | 3188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0 | 26448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4 | 30121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3 | 30742 | -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67 | 28307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63 | 30742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63 | 30742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62 | 31365 | -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60 | 32675 | -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50 | 39551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46 | 42429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6 | 6649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67 | 6429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65 | 6869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色。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学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设有21个教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500余人。自建校以来,为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0余万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多年连续保持全省高校前列。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淀了“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
学校保持了与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的密切联系,是“全国公路交通类就业工作协作组成员”、“全国电力人才网络联盟校园招聘基地”。与中广核、中交、中铁、国家电网、三峡集团、保利长大、三一重工、中铁建等多家大型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培养班。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中国广核集团、国家核电集团、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及各大发电集团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用人单位每年定点到校招聘人才。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居湖南省重点院校前列。
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湖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在近几年的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5-2021年,共获得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20项。
我校高度重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建立了“奖、贷、勤、补、减”五位一体的助学机制,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特困优秀大学生奖学金、校优秀新生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及社会力量设立的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新生第一学期除外)、国家助学金和社会力量设立的助学金; 拨专款用于学生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进行资助。同时,将资助与育人结合,注重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导向性,在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尊自立、顽强拼搏的精神,既实现了学校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又培养了学生自立精神,使贫困学生倍感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