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电子商务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5 | 31752 |
| 2017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5 | 31752 |
| 2017 | 交通运输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6 | 31573 |
| 2017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6 | 31573 |
| 2017 | 工业设计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6 | 31573 |
| 2017 | 化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6 | 31573 |
| 201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7 | 31400 |
| 2017 | 自动化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7 | 31400 |
| 2017 | 机械电子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8 | 31212 |
| 2017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8 | 31212 |
| 2017 | 英语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9 | 31023 |
| 2017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9 | 31023 |
| 2017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0 | 30826 |
| 2017 | 电子信息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0 | 30826 |
| 20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0 | 30826 |
| 201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1 | 30613 |
| 2017 | 市场营销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1 | 30613 |
| 2017 | 会计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2 | 30412 |
| 2017 | 金融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2 | 30412 |
| 201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5 | 29831 |
| 2017 | 工商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6 | 29616 |
| 2017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7 | 29422 |
| 2017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0 | 28765 |
| 20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3 | 28116 |
| 2017 | 经济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8 | 26976 |
在上世纪90年代,我院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曾经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后来经过国家对本科专业的调整,合并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大专业中,成为该专业的一个方向(机电方向),该专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1995年机电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批新增专业,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各个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相应的实践环节,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机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设计方法、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制定并实施了“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内涵是:突出设计在教学中的主线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主要途径。根据机电产品或系统生命期的各个阶段及相应的能力要求,构建以设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开设以机电产品设计各阶段所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设计性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测控系统设计能力以及机械制造领域的工艺设计能力,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更加注重面向工程实际问题的设计训练,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基础、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机电系统结构设计、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机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专业成立于1978年,原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软件理论与技术专业,1998年,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合并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该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998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和国防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被评为省级特色学科和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在参评的29所高校中排第6。2013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以专业为主要依托,获批1个国家级中俄合作基地,1个国家863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省级重大科技平台,及“辽宁省通信网络工程技术”等7个省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本专业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对工科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抓手,不断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以软硬件系统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来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本专业建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的垂直式循环教学课程体系,突出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厚专业基础、重APP软件开发、强嵌入式系统设计”为专业特色,以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国防建设服务,按照“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思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专业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优势特色专业。
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10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本专业专任教师的100%。专业教师中,有国务院特贴教授2人,省优秀人才4人,省特聘教授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千”人层次1人,沈阳市高校优秀教师1人,出版专著4部,教材15部,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
本专业具有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师资队伍;有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科学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国家级学科平台,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等做支撑;有稳定的生源(2018年专业省内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0分,远高出工科专业录取分数线);国家和行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毕业生有顺畅的就业市场;专业教师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此外专业将针对新工科建设“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力争首批入选省新工科建设专业。
主干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专业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国防、兵工系统的有关科研单位、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学生毕业5年后,能够在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成为科研或技术骨干,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开发能力。
本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生,2004年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生4届,共计295人。
本专业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电子工程、信息工程以及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电子技术以及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电子信息领域技术集成应用和电子信息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
以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感知与目标识别科研背景为支撑,专长于智能信息处理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在智能信息感知与图像处理软件开发、嵌入式电子产品开发方面有突出的能力。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外语、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通信系统、数字图象处理、DSP技术综合设计。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事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软硬件开发、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相关产品的维护、管理、营销、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工业设计专业成立于1994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理事单位。现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3人,师资结构合理。1名教师担任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产品塑造实验室、陶艺工作室、木工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及配套设施。与沈阳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沈阳惠中商用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国内外设计竞赛获国际奖项5项,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市级奖项30余项,行业协会比赛奖项100余项。
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2016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018意大利 A'Design Award 国际设计奖获1项铜奖3项优胜奖;
2018台湾国际学生创意设计大赛获国际设计组织特别奖。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
针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促进辽宁工业经济的振兴,培养面向辽宁区域经济,服务型制造业的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辽宁产业需求相融合。
主干课程
造型基础、计算机三维软件基础、形态设计基础、立体构成、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课程设计、产品调研方法、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结构设计、产品仿生学应用设计、产品语义学应用设计、材料成型与工艺应用设计、专题产品设计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较扎实的产品设计工程基础和艺术修养,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产品外观设计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业、高等院校从事工业设计领域的产品外观设计、策划、管理和教学等工作。产学研合作与辽宁企业广泛联合,服务辽宁企业,与辽宁企业形成订单式培养,为辽宁留住工业设计人才。

沈阳化工大学2017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8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8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1分,应用化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3分,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5分。沈阳化工

沈阳建筑大学2017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8分,风景园林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9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1分,机械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4分,给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0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61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63分,飞行器动力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69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上海各专

沈阳工程学院2017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2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4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5分。沈阳工程学院2017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

2021年沈阳理工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语种不限)、应用化学(语种不限)、英语(语种英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语种不限)、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语种不限)、翻译(语种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语种不限)、金融学(语种不限)

沈阳理工大学2018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俄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7分,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7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8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8分,法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8分,车辆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2019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商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7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7分,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8分,英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8分,俄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8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

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0分,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8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1分,智能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4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0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2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2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3分,车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

沈阳理工大学2017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商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5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5分,交通运输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6分,通信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6分,工业设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6分,化学综合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