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4 | |||
| 金融学 | 本科二批 | 四年 | 1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1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1 |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1 | |||
| 应用统计学 | 四年 | 1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12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5 |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2 |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1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2 | |||
| 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1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1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1 | |||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1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1 |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1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1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3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1 | |||
| 自动化 | 四年 | 4 |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1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网络工程 | 四年 | 1 |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1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1 | |||
| 交通运输 | 四年 | 1 | |||
| 武器发射工程 | 四年 | 1 |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四年 | 1 | |||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四年 | 1 | |||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 四年 | 1 | |||
| 装甲车辆工程 | 四年 | 1 | |||
| 信息对抗技术 | 四年 | 1 |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1 | |||
| 建筑学 | 五年 | 1 | |||
| 安全工程 | 四年 | 2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1 |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1 | |||
| 电子商务 | 四年 | 1 | |||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俄语 | 四年 | 1 |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1 | |||
| 会计学 | 四年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6 | 77419 |
| 机械电子工程4200 | 498 | 75343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200 | 498 | 75343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4200 | 498 | 75343 | |||
| 交通运输4200 | 498 | 75343 | |||
| 电子商务4200 | 498 | 75343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4200 | 498 | 75343 | |||
| 装甲车辆工程4200 | 498 | 75343 | |||
| 金属材料工程4200 | 498 | 75343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4200 | 498 | 75343 | |||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4200 | 498 | 75343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200 | 499 | 74320 | |||
| 安全工程4200 | 499 | 74320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4800 | 499 | 74320 | |||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4200 | 499 | 74320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200 | 499 | 74320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4200 | 499 | 74320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4800 | 500 | 73348 | |||
| 金融学4200 | 500 | 73348 | |||
| 物流管理4200 | 500 | 73348 | |||
| 环境工程4200 | 500 | 73348 | |||
| 应用统计学4200 | 500 | 73348 | |||
| 物联网工程4800 | 500 | 73348 | |||
| 工业设计4800 | 500 | 73348 | |||
| 自动化4800 | 501 | 72427 | |||
| 机器人工程4800 | 501 | 72427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4200 | 501 | 72427 | |||
| 电子信息工程4800 | 501 | 72427 | |||
| 通信工程4800 | 501 | 72427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200 | 501 | 72427 | |||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4200 | 502 | 71445 | |||
| 网络工程4800 | 503 | 70513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4200 | 503 | 70513 | |||
| 建筑学4800 | 503 | 70513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200 | 504 | 69519 | |||
| 信息对抗技术4200 | 504 | 69519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800 | 506 | 67680 |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4200 | 507 | 66757 | |||
| 武器发射工程4200 | 510 | 64008 | |||
| 车辆工程4200 | 本科一批 | 543 | 37937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3 | 37937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800 | 本科一批 | 544 | 37259 | ||
| 工商管理4200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48 | 20373 |
| 英语4800 | 548 | 20373 | |||
| 俄语4800 | 548 | 20373 | |||
| 会计学4200 | 556 | 15971 |
本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生,2004年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生4届,共计295人。
本专业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电子工程、信息工程以及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电子技术以及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电子信息领域技术集成应用和电子信息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
以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感知与目标识别科研背景为支撑,专长于智能信息处理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在智能信息感知与图像处理软件开发、嵌入式电子产品开发方面有突出的能力。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外语、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通信系统、数字图象处理、DSP技术综合设计。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事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软硬件开发、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相关产品的维护、管理、营销、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03年,2003~2007每年招生1个班,2008~2017每年招生2个班,2018年开始招生3个班,目前在校生4届,共计285人。截至2018年7月,已经培养出12届共630余名毕业生,目前这些学生现在已经遍布祖国各地,在工作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做着各自的贡献。2014年,该专业获批成为辽宁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目标是培养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教学、科学研究、应用和开发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项目的思想、方法、技术和工程技术路线,对本专业发展与应用前景有所了解;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信息模型分析与设计领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突出培养学生“互联网+智能硬件”相关的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及相关软件的设计能力,为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侧重学生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训练,专业特色有四个方面:
1.建立项目驱动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借鉴工程认证培养模式,把项目设计贯穿于本科教学阶段,通过各种级别的项目训练,提高学生能力;
2.采用“3+1”能力培养模式,利用专业方向综合实训,使学生在第5、6、7三个学期完成3个作品,在第8学期完成毕业设计,让学生经历实现作品的具体过程,综合能力得到阶梯式提高;
3.突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大创项目及教师科研团队,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能取得较好成绩,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带动了班级集体学习热情,参加科技创新人数多、获奖多,已经成为该专业的新特色;
4.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在校内建设仿真的训练环境—“创新工场”,购置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场地具有IT企业研发部门的工作氛围,在学生中征集项目,招收创业团队入场,发挥孵化器作用,学生在此学习工作,能力提高快,产品、专利等成果丰硕。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B1、大学英语1、线性代数B、C语言程序设计B1、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系统与VHDL、单片机及嵌入式基础、电子系统设计、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
根据教育部对电子信息科学类本科生培养目标与定位的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可在互联网行业及相关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智能硬件开发、信息模型分析设计、应用软件设计,相关产品的维护、管理、营销、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经过15年的发展,本专业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教学体系,拥有了一个稳定扎实的教学团队。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为腾讯、东软、网易、Oracle,搜狐、用友、国美在线、格力电器、NEC、京东商城、饿了么、美国高通等知名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沈阳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前身是工业外贸专业,成立于1987年,至今培养了约2300多名合格的外经贸人才,分布在外经、外贸、金融、跨国公司等各个领域,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国际贸易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申报成功,2007年开始招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现代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基本业务流程和海关通关业务流程操作等核心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各个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悉和掌握世界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经贸法规,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能够熟练使用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和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日常宏观经济管理和涉外经济工作。本专业学生将成为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广泛的涉猎,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经过30年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直秉承学校“育人为本、改革创新、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专业特色方面强化英语教学,同时强化国际贸易流程操作和海关通关业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主干课程:
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流程模拟。
就业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可在外资企业、涉外工贸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国际贸易相关服务企业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实际业务操作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在上世纪90年代,我院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曾经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后来经过国家对本科专业的调整,合并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大专业中,成为该专业的一个方向(机电方向),该专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1995年机电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批新增专业,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各个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相应的实践环节,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机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设计方法、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制定并实施了“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内涵是:突出设计在教学中的主线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主要途径。根据机电产品或系统生命期的各个阶段及相应的能力要求,构建以设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开设以机电产品设计各阶段所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设计性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测控系统设计能力以及机械制造领域的工艺设计能力,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更加注重面向工程实际问题的设计训练,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基础、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机电系统结构设计、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机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始建于1948年,至今已有70余年办学历史。在1989年,专业名称由办学之初的“表面处理”专业改为“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在2001年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为“应用化学”专业。2016年起,本专业充分利用学校与学院资源,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建立了“2+2”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与技术、能源化学(化学电源)基本原理与技术以及涂料制造原理与配方设计方法,在金属腐蚀与防护工程与工艺设计领域、化学电源领域、涂料制造与涂装工艺领域从事生产、研究与开发及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应用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5人。博士学位人数比例为80%。专业现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沈阳市优秀教师2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校教学名师1人,校优秀主讲教师3人。应用专业拥有省级“化学工程与环境治理”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特种储备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辽宁省金属表面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金属腐蚀学”和“电镀工艺学”两门省级精品课。专业拥有一支热爱教育、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教研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拥有完善的实验实习条件。
应用化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化学理论基础扎实、面向实际应用、深入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社会认可度高。用人单位对我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踏实、肯干、勤奋、敬业,上手快,动手能力强。认为具有良好的通识基础,及综合素质,有较高的工程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素质。
主干课程
绿色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电化学原理、金属腐蚀学原理、涂料科学与制造技术、化工技术经济、三废治理技术、化学电源、新能源技术与应用、绿色能源发展与创新、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导论。
就业方向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一次就业率比较高,毕业生可以在化工、冶金、能源、轻工业、汽车和军工及相关行业、科研单位从事新能源电池设计与制造、涂料制造及涂装工艺、防腐蚀工程与工艺及其它电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生产、设计、研发、营销及生产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由于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毕业生将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广的选择范围,就业前景广阔。本专业学生在毕业五年后,能够成为本专业领域内合格的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化验师或相关科技、质量管理人才。此外,2018年毕业生考研率为29%,且近几年考研率呈连年攀升的趋势,毕业生在选择就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方式继续深造时余地较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按国家教育部工程类引导性专业目录设置的宽口径专业,工程性很强。该专业体现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强电与弱电、电力与电子技术、软件与硬件设备、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为了适应现代化电气设备制造业、智能电网及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沈阳理工大学的军工特色,沈阳理工大学2012年新增了该专业,目前已经有3届学生毕业,在校学生数达到217人。经过几年的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博士后1人,教师分别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所学专业涵盖电机与电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子与通讯工程、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等多个专业。教师专业背景与本专业相近程度接近100%。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以及很强的动手能力。该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就业率和考研比例在学院乃至学校居于前列。
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电力能源的产生、传输、变换、调控及使用所需的系统运行及其设备制造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应用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相关控制等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研发、系统运行、调试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各个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系统分析与控制理论、电气工程基础理论、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技术、电能变换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构建并实施“以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工程设计为主线,以现代电气装备设计与制造、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设计、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突出面向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为特色。
以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工程设计为主线,围绕培养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进行课程设置:
(1)现代电气装备设计与制造能力
配置的具体课程为:电路、工程电磁场与波、高电压技术、工程制图、电气工程CAD技术、电机学、电力变压器设计。
(2)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设计能力
配置的具体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基于Matlab的系统仿真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计算机网络基础、智能变电站技术。
(3)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综合设计能力
配置的具体课程为:微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开关电源技术、DSP及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配置了电路系统设计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电气工艺实习、电力电子综合实训、电机控制综合实训、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训、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智能电网技术综合实训、新能源技术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为了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建立了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与许昌许继集团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和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通过电气工程综合创新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高电压技术、电机学、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部分、电气工程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研发、系统运行、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就业领域包括国网公司、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铁道、民航、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
本专业成立于1978年,原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软件理论与技术专业,1998年,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合并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该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998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和国防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被评为省级特色学科和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在参评的29所高校中排第6。2013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以专业为主要依托,获批1个国家级中俄合作基地,1个国家863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省级重大科技平台,及“辽宁省通信网络工程技术”等7个省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本专业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对工科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抓手,不断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以软硬件系统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来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本专业建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的垂直式循环教学课程体系,突出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厚专业基础、重APP软件开发、强嵌入式系统设计”为专业特色,以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国防建设服务,按照“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思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专业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优势特色专业。
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10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本专业专任教师的100%。专业教师中,有国务院特贴教授2人,省优秀人才4人,省特聘教授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千”人层次1人,沈阳市高校优秀教师1人,出版专著4部,教材15部,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
本专业具有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师资队伍;有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科学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国家级学科平台,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等做支撑;有稳定的生源(2018年专业省内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0分,远高出工科专业录取分数线);国家和行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毕业生有顺畅的就业市场;专业教师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此外专业将针对新工科建设“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力争首批入选省新工科建设专业。
主干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专业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国防、兵工系统的有关科研单位、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学生毕业5年后,能够在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成为科研或技术骨干,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开发能力。
沈阳理工大学信息对抗技术专业是现有的国家七个兵器类专业之一,始建于2009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对抗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综合能力,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了解兵器科学发展的前沿技术,具备从事信息安全与对抗工程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博士后4人、具有国外留学经历教师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信息对抗技术专业,树立军工特色,打造了突出信息对抗系统设计的专业特色。本专业现有辽宁省兵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高校兵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现代毁伤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1个、智能爆破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1个、辽宁省武器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
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高频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软件无线电技术、通信原理、雷达原理、信息对抗原理与方法。
就业方向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毕业生既可以在国防、军事领域从事信息对抗工作,又可以在民用行业如金融、保险、税务、企业等部门从事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既可从事信息系统、信息对抗系统的研究、开发,亦可从事此类系统的维护、管理、咨询等工作。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进入IT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它们可以在这些企业非常高效的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工作。现在社会信息繁杂,信息安全问题常常困扰着人们,从而信息对抗技术就产生了,而且会很受人们的重视,此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将会很好。
沈阳理工大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是现有的国家七个兵器类专业之一,始设于1954年(专科),1960年(本科),1978年设立“弹药工程”专业,1985年停止招生,2002年恢复成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2014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获批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省级重点学科“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是该专业的重要学科支撑。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毕业生能够系统掌握弹药系统设计、弹箭制造及终点效应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系统总体分析与集成、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工程设计、检测方法与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6人;硕士生导师4人。
本专业现有辽宁省兵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高校兵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现代毁伤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1个、智能爆破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1个、辽宁省武器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弹箭制造工艺学、弹道学、弹药工程技术基础、传感与测试技术、弹药系统分析与设计,终点效应、炸药与装药。
就业方向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国防科技领域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与弹药工程,爆破工程相关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实验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部分优秀毕业生已经成长为行业内的技术及管理骨干。

2019年沈阳理工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点:主校区,语种:不限、通信工程办学点:主校区,语种:不限、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点:主校区,语种:不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办学点:主校区,语种:不限、金属材料工程办学点:主校区,语

2019年沈阳理工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装甲车辆工程、安全工程、

2019年沈阳理工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交通运输、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物流管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

2019年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建筑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济学、环境工程、应用统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电子商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装甲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年沈阳理工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车辆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信息与计算科学办学地点:主校区、安全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应用化学办学地点:主校区、应用统计学办学地点:主校区、经济学办学地点:主校区、工业设计办学地点:主校区、工商管理办学地

2019年沈阳理工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物流管理、装甲车辆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应用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机器人工程、车辆工程、电子商务、机械电子工程、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

2019年沈阳理工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对抗技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工程、装甲车辆工程、应用统计学

2019年沈阳理工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车辆工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武器发射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应用统计学、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

2019年沈阳理工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职技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职技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职技师、机械电子工程单列专业、车辆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等7个专业。2019年沈阳理工大学北京市录取分

2019年沈阳理工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机器人工程、应用化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俄语、工商管理、物联网工程、建筑学、会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属材料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电子工程、装甲车辆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金融学、网络工程、弹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