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自动化(定向) |
|---|---|---|
| 2021 | 463 | -- |
| 年份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自动化(定向) |
|---|---|---|
| 2020 | 485 | -- |
| 2019 | 487(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4200) | -- |
| 2018 | 490 | -- |
| 2017 | 452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沈阳理工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11年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目前全国高等学校设置此专业的仅有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合肥学院和湖南工业大学等6所院校,我校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并于2012年获批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2013年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实践基地项目,2018年与辽宁烯源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国家发改委高新材料工程中心。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生人数为31人;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招生人数分别为36、37、37、33、34、31、60人目前在校生4届,共计158人。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国际化交流与竞争意识,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外语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宽厚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基础技能,受到较强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训练,以及受到各种先进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分析与性能检测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材料性能优化和产品质量控制、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综合考虑社会制约因素及相关政策法规完成工程设计,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在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炭素材料、冶金材料、陶瓷材料、新能源、军事工程、新材料研发等行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毕业生未来几年可成为各自就业领域内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力学基础、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结晶矿物学、材料性能学、粉体工程、粉体材料学基础、炭素工艺学、粉末冶金原理与工艺、粉体材料工程设计。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炭素材料、冶金材料、陶瓷材料、新能源、军事工程、新材料研发等行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各省市也纷纷布局立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在这种形式下对于新材料的需求将有较大的提升。行业得到发展,进而会对用人提出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因此专家预测,材料类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将得到改善,甚至有可能出现“热销”局面,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将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河北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55619 | ||
| 山西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3 | 41070 | ||
| 内蒙古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9 | 32202 | ||
| 辽宁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3 | 58524 | ||
| 吉林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6 | 21531 | ||
| 黑龙江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5 | 38639 | ||
| 上海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1 | 28484 | (3) | 化学必选 |
| 江苏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5 | 81375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浙江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1 | 97345 | ||
| 安徽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8 | 89923 | ||
| 福建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5 | 45693 | 3077(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江西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8 | 57653 | ||
| 山东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3 | 86181 | ||
| 湖南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2 | 61849 | (3组)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广东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9 | 95591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重庆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2 | 49394 | ||
| 四川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3 | 91059 |

沈阳理工大学俄语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沈阳理工大学英语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沈阳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沈阳理工大学金融学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这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学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这

沈阳理工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自动化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自动化就业前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自动化这

沈阳理工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粉体材料

沈阳理工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自动化(定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自动化(定向)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自动化(定向)就业前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自动化(定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定向)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定向)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定向)就业前景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