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465 | 61116 | 362 |
高校专项计划 | - | 475 | 56558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29 | 78064 |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499 | 13670 | 404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金融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1 |
英语(只招英语考生) | 四年 | 6 | |||
俄语 | 四年 | 7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58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36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150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51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辽宁省高校专项计划) | 普通类 | 四年 | 13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86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辽宁省高校专项计划) | 四年 | 13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80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13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41 | |||
智能车辆工程 | 四年 | 23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46 |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13 | ||
金属材料工程 | 普通类 | 四年 | 19 | ||
金属材料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13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普通类 | 四年 | 82 |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3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29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32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73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63 | |||
自动化 | 四年 | 104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38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11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28 | ||
网络工程 | 普通类 | 四年 | 40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37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37 |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40 | ||
武器发射工程 | 普通类 | 四年 | 36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四年 | 22 |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四年 | 32 |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 四年 | 39 | |||
装甲车辆工程 | 四年 | 39 | |||
信息对抗技术 | 四年 | 39 | |||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 四年 | 23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38 | |||
安全工程 | 四年 | 41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39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26 | |||
会计学 | 四年 | 20 | |||
金融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0 |
英语(只招英语考生) | 四年 | 19 | |||
俄语 | 四年 | 18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22 | |||
会计学 | 四年 | 19 |
我校英语专业始建于1997年。在2012年辽宁省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价中荣获第四名。2013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获批翻译硕士学位点。2018年6月通过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
英语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6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3人,硕士13人,具有留学经历5人。获批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人。
英语专业获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子项目、辽宁省高校外语教改专项重点课题项目。获批省级项目18项,校级项目12项,发表论文80余篇,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撰写专著、教材、编著、译著近60部。英语专业以翻译为特色,翻译教师团队翻译出版书籍总字数达600余万字,在辽沈高校首屈一指。翻译成果多次获批辽宁省优秀翻译学术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个翻译项目获批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
英语专业以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传授为主线,突出社会实践,强化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翻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与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主要项目有2+1+1, 3+1、2+2等。
《英国文学史》精品资源共享课有效促进学生文学知识的拓展及深入研究,推动校级精品课《综合英语》和《英语听力》的建设。十一五规划教材《新通用大学英语》获批国家精品教材。《听力教程》获批新思维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规划教材。基于语料库的工程类学术英语正在建设中,并努力申请省级精品课、编写系列国家级规划教材。
英语专业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省级大创项目12项,参加暑期国外实习项目、校外实践基地实习、国际会议、国际赛事、英语导游、英语讲解员等口笔译实践,参加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全国大学生口译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开阔学生眼界,增强语言能力,丰富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
英语专业如蓬勃的朝阳,以培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加强内涵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内一流、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新型英语专业。
主干课程:
综合英语1、英语听力1、综合英语2、英语泛读2、综合英语3、英语听力3、翻译理论基础、高级英语2、英国文学史、笔译1、口译1、美国文学史、英语语言学概论、高级英语3、翻译实践2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专业知识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工作,可以在外事、经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自动化专业是我校成立最早和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教学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自动化专业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老师11人。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以及很强的动手能力。该专业在特色凝练、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就业率和考研比例逐年提升。
自动化专业特色是以培养自动化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以“控制与系统”为主线,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面向工程技术应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科研和工程实践推动专业教学,将科研项目与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系统观念、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服务于教学,是自动化专业多年来一直奉行的原则,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先后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伟创电气有限公司、沈阳昊诚电气有限公司、沈阳飞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和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专业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和工程项目,具有丰富的科研能力和工程项目设计实施能力,近年来,该教学团队先后累计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主干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基础、电力拖动直流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变频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
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自动化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优化等工作;自动化设计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软件工程师—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就业领域包括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铁道、民航、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适应中央进一步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紧密结合我省大力发展工业产业集群的需要,尤其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下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彰显我校鲜明的国防特色,根据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在已有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等兵器类专业基础上,依托车辆工程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在我校汽车与交通学院新设立的本科专业,也是在东北地区首次设置的专业。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于2014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生人数为32人;2015年、2016年、2017年招生人数分别为32人、32人、32人。目前,在校生4届共计128人。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国防需求为导向,以轮式装甲车辆为主体,兼顾重型车辆、专用车辆及相关民用车辆的行业需求,培养具备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振动、电工电子、控制工程及装甲车辆总体、动力传动、制造工艺、性能测试、故障诊断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工程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为着眼点,以沈阳理工大学“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为方向,构建并实施“以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与信号处理、轮式装甲车辆构造、装甲车辆制造工艺基础、轮式装甲车辆理论、轮式装甲车辆设计、轮式装甲车辆构造实习。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车辆及相关行业的设计与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应用、产品开发、试验检测、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环境工程专业始于1978年沈阳第一工业学校工业分析,1985年成立环境监测专业,1989年升为沈阳工业学院专科部环境工程专科,2000年升为沈阳工业学院环境工程本科,2004年隶属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
环境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1人,本科3人。教授7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年龄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9人,年龄46-55岁之间6人。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227名,硕士生36名。
环境工程专业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辽宁省废水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2016年获批“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光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目前该基地提供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程岗位实训等实践服务,同时,与环境监测公司、环境工程公司、军民共建产业联盟、辽宁省环保联盟等多个公司与团体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实习、实践需求。
近10年环境工程专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其它研发及应用类项目等53项,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水专项辽河流域项目2项,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濒危物种”的保护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等,取得丰硕成果。近四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37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104篇,获得授权专利18项,共有65名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获得授权专利13项,发表论文32篇,参与创新创业、挑战杯等各类竞赛62项。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道德与职业素养,以环境工程设计为主线,系统掌握环境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污水、大气、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经过实习实训,具备能够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环境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积淀形成“以环境工程设计为主线的”课程群:(1)工程实验分析基础课程群。包括四大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等课程,培养学生工程实验能力;(2)工程建设基础课程群。包括电子电工→环境工程原理→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工程制图→给排水管网→测量学等课程,夯实学生工程设计基础理论与知识;(3)专业课程群。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物理性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等课程,重点掌握污染控制理论知识及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环境工程工艺设计;(4)实践课程群。包括课内实验、实验专用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岗位实训等,重点培养学生工程实验与工程设计实际操作能力,实现由感性认识-理论知识-实践-理论知识的过程教育。同时,依托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了污水处理设计为主线的特色课程群,包括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调试与运营→工程概算→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并通过环境工程实训,突出培养学生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实验能力,实现环境工程共性教育和特色培养的有机结合。
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工程原理、电子电工技术、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制图、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工程概算、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
就业方向:
环境工程毕业生能够胜任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厂运营、环境评价、环境工程造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生态修复、环境科研与教学等工作,可在环保工程公司、环境评价与规划公司、企业环保部门、污水处理厂(站)、环境监测(检测)公司、行政与事业单位环保部门、环保咨询公司、环境监理、环保设备公司、环境执法部门、科研院所与高校及与环境相关单位等就职。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75%,考研率21%,多数学生升入原985、211学校继续求学,众多本科毕业生5年左右成为企事业单位中层、技术骨干,毕业生普遍得到用人单位好评,为祖国环保事业发展、科学研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世界环境形势发展,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需要,未来10年必将是环境建设时代,这一行业前景发展广阔,环保产业将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强,未来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将成为环保领域领军人才。
安全工程专业创办于2010年,同年9月正式招收本科生,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化工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安全为主导,系统地掌握工程安全规划与安全设计、危险源辨识、危险性评价、危险源控制与安全管理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012年12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的通知(教研厅〔2010〕1号)”,成功申请了“化工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点。
目前,专业拥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工程师)5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占总数的67%。专业专职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分布合理,满足本科教学需求。
本专业以学院现有的“辽宁省废水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特种电源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辽宁省金属表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学科平台为依托,以化工过程安全为主线,紧密结合安全工程学科特点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逐渐形成了如下优势与特色:
(1)以工业生产安全为基础: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评价、安全教育等;
(2)以化工安全为方向:化工工艺安全技术,化工单元安全仿真技术,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及泄漏扩散事故仿真技术,化工行业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理论与技术;
(3)以化工安全设计与应急管控为专业特色;
(4)建成化工特色的本科实践教学平台:化工安全实训实验室、化工过程粉尘爆炸参数测试实验室、安全人机实验室、通风除尘实验室等。
目前,专业招生规模约为65人/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本专业已培养本科生160余人,分布在化工、石油、建筑、消防、安监等各个领域,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主干课程
安全学原理、系统安全工程、化工原理、电气安全、防火防爆、安全人机工程、化工制图、工业通风安全、化工安全设计、化工过程安全、化工过程自动控制与仪表、事故应急技术、消防安全工程、化工安全仿真技术。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企业、科研单位、教育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不同层面方向的工作,具体如下:
技术层面方向:能在化工安全领域及相关行业独立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在消防、安全监察、特种设备检测、设计院、保险公司从事风险评价、安全设施研究、设计、技术开发和产品检测检验等工作;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成为业务和技术骨干;在项目中能够理解其职责,与他人合作,承担责任。
技术管理层面方向:能够在各生产领域胜任安全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为企业骨干;可以参与国家、省市、地方政府的安全监察管理,法律法规的修订等。同时,通过持续学习,能够成为安全工程领域企业或相关企业中负责的骨干人员,或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骨干技术人员。
教育层面方向:经过培训或深造可以成为高等学校教师或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和职业培训工作。
科学研究层面方向:能够继续深造完成硕士、博士学业,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能够独立或合作承担科学研究课题,解决具体科学技术问题,具备一定科研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层面方向:能够以个人或团队创业,经营中小规模企业,成为微、小企业家。
沈阳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始设于2003年,是在我校1997年设置的汽车与拖拉机方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辽宁省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车辆、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工程专业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13年获批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辽宁省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和理论、汽车电子、汽车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车辆工程师基本训练,掌握车辆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一定的工程研究及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从事汽车设计、制造、实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车辆工程专业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招生人数分别为102人、104人、103人和119人。目前,在校生4届共计428人。
车辆工程专业以满足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需求为着眼点,以汽车及其相关产品设计、制造及性能检测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与信号处理、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设计、汽车构造拆装实践。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汽车行业相关设计及制造企业、科研单位、学校从事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的设计、汽车产品性能检测工装的设计与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基本性能实验、汽车生产技术管理、汽车服务、科研与教学等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始建于1948年,至今已有70余年办学历史。在1989年,专业名称由办学之初的“表面处理”专业改为“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在2001年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为“应用化学”专业。2016年起,本专业充分利用学校与学院资源,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建立了“2+2”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与技术、能源化学(化学电源)基本原理与技术以及涂料制造原理与配方设计方法,在金属腐蚀与防护工程与工艺设计领域、化学电源领域、涂料制造与涂装工艺领域从事生产、研究与开发及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应用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5人。博士学位人数比例为80%。专业现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沈阳市优秀教师2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校教学名师1人,校优秀主讲教师3人。应用专业拥有省级“化学工程与环境治理”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特种储备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辽宁省金属表面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金属腐蚀学”和“电镀工艺学”两门省级精品课。专业拥有一支热爱教育、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教研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拥有完善的实验实习条件。
应用化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化学理论基础扎实、面向实际应用、深入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社会认可度高。用人单位对我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踏实、肯干、勤奋、敬业,上手快,动手能力强。认为具有良好的通识基础,及综合素质,有较高的工程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素质。
主干课程
绿色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电化学原理、金属腐蚀学原理、涂料科学与制造技术、化工技术经济、三废治理技术、化学电源、新能源技术与应用、绿色能源发展与创新、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导论。
就业方向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一次就业率比较高,毕业生可以在化工、冶金、能源、轻工业、汽车和军工及相关行业、科研单位从事新能源电池设计与制造、涂料制造及涂装工艺、防腐蚀工程与工艺及其它电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生产、设计、研发、营销及生产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由于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毕业生将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广的选择范围,就业前景广阔。本专业学生在毕业五年后,能够成为本专业领域内合格的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化验师或相关科技、质量管理人才。此外,2018年毕业生考研率为29%,且近几年考研率呈连年攀升的趋势,毕业生在选择就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方式继续深造时余地较大。
专业介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宽口径专业知识、较高政治思想素质、较强工作能力和具有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级化工类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在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训练,着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大工程教育为平台,本专业开设的主要方向为精细化工方向,以精细化学品开发和工艺过程设计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培养学生在精细化学品(化妆品、表面活性剂、粘结剂、涂料等)领域的制备工艺过程设计并且应用大型工程软件进行生产工艺设计计算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除精细化工方向外,本专业还兼顾化学能源方向,拓展化学工程与工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于开发。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国际化办学模式上走在了我校乃至我省的前列。依托于本专业的定位及良好的发展基础,2017年度教育部批准了我省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专业学生也能够借此契机,拓宽就业渠道和满足继续深造的需求。
主干课程
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模拟、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设计、化工制图、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精细化工产品工艺学、化学电源工艺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化工、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太阳能与风能储能电池等)、医药和环保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管理、产品营销、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近三年(2016-2018)本专业的就业率都为100%;考研率逐年上升,达到了27.8%。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进入21世纪,化学工业已经摆脱了过去污染严重、工作环境恶劣、耗能严重等问题,逐步向着自动化,环境优良,技术先进的方向迈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本专业成立于1978年,原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软件理论与技术专业,1998年,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合并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该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998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和国防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被评为省级特色学科和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在参评的29所高校中排第6。2013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以专业为主要依托,获批1个国家级中俄合作基地,1个国家863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省级重大科技平台,及“辽宁省通信网络工程技术”等7个省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本专业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对工科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抓手,不断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以软硬件系统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来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本专业建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的垂直式循环教学课程体系,突出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厚专业基础、重APP软件开发、强嵌入式系统设计”为专业特色,以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国防建设服务,按照“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思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专业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优势特色专业。
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10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本专业专任教师的100%。专业教师中,有国务院特贴教授2人,省优秀人才4人,省特聘教授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千”人层次1人,沈阳市高校优秀教师1人,出版专著4部,教材15部,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
本专业具有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师资队伍;有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科学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国家级学科平台,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等做支撑;有稳定的生源(2018年专业省内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0分,远高出工科专业录取分数线);国家和行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毕业生有顺畅的就业市场;专业教师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此外专业将针对新工科建设“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力争首批入选省新工科建设专业。
主干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专业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国防、兵工系统的有关科研单位、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学生毕业5年后,能够在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成为科研或技术骨干,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开发能力。
序号省份批次科类高分|低分录取人1甘肃贫困专项理工51050232河北本科畏前批b段理工58958913河北本科提首批b段美术统考河南国家专项本科.理科综合黑龙汇艺术本科一批a理艺49848346黑龙江艺术本科一批a文艺江苏艺术本科2小批艺术美术50348788内蒙古本科提前b普通理科51549829安徽国家专项计划理工黑龙江本科国家专项计划理工辽宁艺术美木科段艺术(理)辽宁艺术类本科段一艺术(文)
7月11日,学校完成了“内蒙古地区本科提前b”、“河南地区国家专项本科批”的录取工作,具体情况见下表:省份批次科类名称专业名称录取人数低分高分内蒙古本科提前普通理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512523河南国家专项本科理科综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7516528河南国家专项本科理科综合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7521558
截止7月13日,学校完成了“辽宁地区艺术类本科段一”、“四川地区国家专项”等六个批次的录取工作,具体情况见下表:省份批次科类名称专业名称录取人数低分高分安徽特殊类型招生特殊类型工商管理1285285甘肃贫困专项理工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3515.09515.11黑龙江面向特困地区本科理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510514黑龙江面向特困地区本科理工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2529535黑龙江一批艺术平行a段理艺产
截止7月22日,学校完成了“北京地区本科普通批”、“海南地区本科a批”等批次的录取工作,具体情况见下表:省份批次科类名称专业名称录取人数低分高分北京本科普通批理工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2437.07539.02海南本科a批理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570.10570.10海南本科a批理工测控技术与仪器1566.05566.05海南本科a批理工车辆工程1594.03594.03海南本科a批理工电
截止到7月30日,学校完成了“甘肃地区本科二批普通类”、“广西地区本科第二批”等批次的录取工作,具体情况见下表:省份批次科类名称专业名称录取人数低分高分甘肃本科二批普通类理工安全工程4472.11475.09甘肃本科二批普通类理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474.10477.09甘肃本科二批普通类理工测控技术与仪器5473.10474.09甘肃本科二批普通类理工车辆工程1480.11480.11甘肃本科二
现将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艺术类专业分省分科类高、低分数公布如下,全部分数均为综合成绩,2013年我校艺术类专业综合成绩计算办法为:文化课成绩*40%+艺术类成绩*60%。经学校研究决定,对2014年学校艺术类专业综合成绩计算办法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综合成绩=文化课成绩+艺术类成绩,请广大艺术类考生认真查询相关资料,认真比对历年艺术类录取低分,并据此填报沈阳理工大学艺术类专业志愿。省份科类2013综合
2022年沈阳科技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工业设计、会计学、金融学、资产评估、会计学、物联网工程、环境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新媒体、互联网金融、工商管理、生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融学、工商管理、机器人工程、资
2022年沈阳工程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社会工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网络空间安全、保险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物流管理、物
2022年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机械工程、材料化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辽宁省高校专项计划)、智能建造、城市管理、城乡规划(须具备一定美术基础)、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辽宁省高校专项计划)、安全工程、土木工程(辽宁
2022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安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工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辽宁省高校专项计划)、功能材料、工业工程、保险学、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机
2022年沈阳体育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应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12个专业。2022年沈阳体育学院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
2022年沈阳医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护理学(外语只用英语授课)(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助产(外语只用英语授课)(不招色盲色弱考生)、预防医学(外语只用英语授课)(不招色盲色弱考生)、精神医学(外语只用英语授课)(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医学影像技
2022年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两年学费4800元/年,后两年学费13500元/年,外语课程用英语教学,非英语考生慎报)、学前教育(师范类)、劳动与社会保障、能源化学工程、翻译(只招英语考生)、软件工程(前两
2022年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医疗产品管理(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南校区)、药事管理(南校区)、临床药学(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南校区)、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南校区)、药物化学(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辽宁省高校专
2022年沈阳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英语、经济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工业工程、环境生态工程、财务管理、经济学、日语、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车辆工程、建筑学、小学教育(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法学、社会工作、小学教育(师范类)、园林、
2022年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安全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辽宁省高校专项计划)、英语(只招英语考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