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沈阳药科大学 | 大连海洋大学 |
---|---|---|
软科(综合) | - | 295 |
校友会(综合) | 209 | 256 |
武书连 | 213 | 491 |
US排名 | 1579 | - |
软科(医药) | 24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70 | 55789 | 336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339 | 93292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9 | 14217 | 45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33 | 69512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337 | 93600 | 336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23 | 72922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8 | 14451 | 45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469 | 28351 | 456 |
沈阳药科大学1931年始建于江西瑞金,前身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关怀下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1934年,学校跟随红军长征,在两万五千里征途中历练,边走边学,边学边战,“马背上的药箱”精神与光荣传承至今,为祖国革命事业和药学事业发展培养了十多万名药学专门人才,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143.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4.9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文化路)校区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9万平方米;铁西校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南校区(本溪高新区)占地面积12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3万平方米。
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校内勤工助学和特困补助为辅、社会爱心助学为补充的特困生资助体系。学校为特困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并设立特困生资助基金和勤工助学基金用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还为学生联系社会爱心助学基金,能够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校本部地处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浑河之滨,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比邻地铁二号线,交通、生活非常便利。附近有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辽宁工业展览馆、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沈阳市科学宫、北方图书城、盛京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国鞋城南塔商业区、五爱街东北批发市场、三好街电脑IT商业区、家乐福超市、药科大学邮局、各大商业银行、科普公园、青年公园、五里河公园等场所,能够充分满足学生文化科技需求和日常生活需要等。
学校南校区地处辽宁省沈阳市与本溪市之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是国家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被称为中国药都。国家将现代医药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的重点发展对象,辽宁省也将沈本一体化产业带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作为沈阳经济区产业布局的战略核心之一,明确要在沈本两市接点上建设中国药都,将此作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重心,并决定举全省之力支持药都发展,用三到五年时间,在保持青山绿水、使用清洁能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出发点上,建成一座基本没有空气污染、污水零排放的生态型城区,建设一座有特色、有魅力的沈阳卫星城,实现中国药都产业化与城市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使中国药都成为沈本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学校也将依托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成为国家级的新药研发基地,中国药都的国内国际医药产业链也将对学校的高标准就业产生促进作用。现校区附近在建的有药业博物馆、会展中心、中心医院、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综合楼、商贸城、星级酒店等一批城市功能项目,投资总额超过80亿元。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辽宁省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承担质量工程项目和研究教改项目。“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渔业教学体系”曾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5项。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1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重点支持专业,1个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
1、国家助学贷款
我校和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签订了为贫困生助学贷款合作协议,每年3月份为一年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国家全额贴息,毕业后个人负担全部利息,毕业后1—6年内还清贷款。
2、勤工助学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固定性或临时性的工作岗位,通过劳动自立自强,以缓解经济压力。
3、扶贫助学补助
学校设立了学生扶贫助学专项基金,对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仍难完成学业的学生或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困难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