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 性质:
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
建校39年,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20多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实现了从本科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的转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事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深圳大学现有粤海、丽湖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97.1万平方米。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亿元。图书馆馆舍90512㎡,全校纸本资源442万余册,全文电子图书299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3.21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
深圳大学现有在校生41164人,其中本科生28425人、硕士研究生11887人、博士研究生561人、留学生291人;现有成人教育学生24714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7个学院,101个本科专业,2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7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科学/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32位;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深圳本土高校第一个ESI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6所,上线课程761门,选课学校累计765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155万。2020-2021学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928项,其中国际级94项、国家级297项、省部级537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教职工4001人,其中专任教师2568人(教授602人、副教授751人)、技术人员601人、管理人员832人。有博士后1426人,专职研究人员756人,访问教授99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23人(含短聘9人),外国院士22人(含短聘9人)。全职高层次人才队伍包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
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21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7亿元;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5项,立项数连续五年居广东省第2位。202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处于广东省高校前列。SCI收录论文6304篇,SSCI收录论文764篇。获专利授权100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08项。《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在2018年、2020年连续获评“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每两年评一次);《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目前与境外280所高校签署了协议,开展学生交换、教师研修和科技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并积极吸纳全球留学生就读深造,打造学校国际化氛围,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
当前,深圳大学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创新驱动,追求内涵发展,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而努力奋斗!
(本页更新于2022年05月)
学生在校园内的消费不高,伙食费约800元每月。
学校录取批次为本科批次。具体以各省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详见深圳大学2022年夏季高考招生章程。
第二十七条 体育类、美术类、音乐类实行专业志愿优先。
(一)音乐类专业出档考生须符合《深圳大学2022年本科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中关于各省该专业对演唱方式或器乐乐种的要求,否则不能录取至相应专业。
(二)艺术类专业出档考生,文化课总分和术科成绩均须达到生源省市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还须达到我校规定的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重庆为普通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安徽、黑龙江、四川为普通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浙江为普通类第一段控制分数线),未达我校规定的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者请放弃报考,否则将被退档。
1.按省统考(联考)方式且以平行志愿按艺术计划1:1出档的省市相关专业:
满足文化课总分和术科成绩要求的出档考生,按投档成绩分档至各专业。广东省投档成绩为综合分,其他各省按省录取文件规定执行。
2.未按计划1:1出档的省市相关统考(联考)专业和校考专业(各专业投档方式以各省实际投档批次、类别相关规定为准):
(1)表演(影视戏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满足文化课总分和术科成绩要求的出档考生,先按术科总分(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计划数的50%(按四舍五入规则;如术科总分(排名)相同,则按文化课择优录取);再按文化课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剩余计划(如文化课总分相同,则按术科总分(排名)择优录取)。
(2)音乐表演各专业、音乐学(师范)、舞蹈编导、设计学类、美术学:
满足文化课总分和术科成绩要求的出档考生,先按术科总分(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术科总分(排名)相同,按照文化课总分、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
(三)体育教育(师范)、休闲体育专业:广东省符合录取政策的出档考生,文化总分和术科成绩均达到生源省市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综合分(排位)分档至各专业。
深圳大学决不让任何一位新生因经济困难原因而缀学,高分考生更不应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而失去就读深圳大学的机会。学校将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1.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2.设有勤工俭学岗位,同等条件下,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优先安排。
学费(不含书费)按学分制收费,由课程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两部分组成,每学期学分学费按学生实际修读的课程总学分计算。
(一)理工、外语、体育类专业:约6230-6853元/生/学年;
(二)文史类专业:约5510-6061元/生/学年;
(三)医学类专业:约6960元/生/学年;
(四)艺术类专业:约10000元/生/学年;
(五)休闲体育(高尔夫)专业:约12500元/生/学年;
(六)深圳大学深圳南特金融科技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81500元/生/学年。
各专业每学年平均收费情况详见深圳大学本科招生网;住宿费为800-1500元/学年(以深圳市物价部门批准数为准)。
2022年章程第二十条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的规定加分投档,普通文理(历史、物理)类录取专业时以原始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为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性质: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广东有106所公办大学: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财经大学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性质:公办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理工类专科(高职)院校。广东有50所民办大学: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性质:民办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民办综合类专科(高职)院校。广东有50所民办大学: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广州理工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

深圳技术大学/性质:公办深圳技术大学是一所公办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广东有50所民办大学: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州新华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东莞城市学院、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广东培正学院、湛江科技学院、广州软件学院、潮汕职业技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性质:中外合作办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广东有50所民办大学: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商学院、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东肇庆

南方科技大学/性质:公办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公办双一流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广东有50所民办大学:湛江科技学院、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性质:公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综合类专科(高职)院校。广东有50所民办大学: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珠海科技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

深圳大学/性质:公办深圳大学是一所公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广东有50所民办大学:广州软件学院、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东莞城市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白云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性质:公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是一所公办双一流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广东有50所民办大学:广东东软学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性质: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广东有50所民办大学:东莞城市学院、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