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学院是一所商科特色鲜明的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初心,坚持“以商立校、应用为本”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精神,全力打造“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商科人才。202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层次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奉浦、徐汇、国权路三个校区和福州路一个办学点,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学校现有40个内设机构,其中党政管理部门、党群组织23个教学及教学辅助部门和其他直属部门16个,学术机构1个。截至目前,学校教职工共计783人,其中在编人员641人,非编人员共计142人。2021年招生本科专业30个。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4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4个专业为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税收学等9个专业为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4个专业通过ACBSP国际认证。实现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建设全覆盖。获批首批上海市级重点产业学院立项。
学校持续深化学科建设内涵,与上海财经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学科特区建设,重点打造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商科学科体系。现有旅游管理、国际商务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为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工商管理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培育计划。近五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奖10余项。
学校聚焦国家地方战略需求和行业重大需求,深化与上海市商务委全面战略合作,高质量开展商业(商务)应用研究与咨询服务。拥有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等市级科研基地与平台。近五年,80余项决策咨询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学校建有的商务部商务官员研修基地累计培训来自100多个国家(地区)的4400余位商务官员。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引进优质商科教育资源,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联合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海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于2021年5月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取得实质性突破。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商科教育联盟,组建国际高端智库联盟,建立中东欧海外教育基地。
学校注重传统商业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建有中国商业文化展示馆、海派商业文化研究院,出品《上海商业百年》《零售百年》《贸易百年》等商业专题片,承办《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三季)上海赛区面试选拔活动。学校先后获团中央“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组织奖”“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指导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按照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实施“两步走”战略安排,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特色办学,在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商科大学的征程上爬坡奋进、勇毅前行。(数据截至2022年3月)
(一)投档及录取规则(上海)
在上海市划定的各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上,由上海市高招办在规定比例之内投档。
学校对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办法进行专业录取,即按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照专业填报顺序录取专业,如填报的专业依次均无法录取,而本人愿意调剂,则调剂录取到计划未满额的专业中,不填愿意调剂或明确不愿意调剂者,均予以退档。专业志愿间无级差分。
同分处理原则:如遇同分,按“第1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第2位序,比较语文或数学中单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第3位序,比较外语成绩高低,高者优先;第4位序,比较选考科目中单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第5位序,比较选考科目中次高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再遇同分则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录取。
艺术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1)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须达到上海市教委划定的本科报考资格;
(2)高考外语成绩须达到50分(含50分,满分150分)以上(对专业成绩位居报考学生前10名或录取总分位居前5名的考生,外语单科成绩要求可降至45分);
(3)录取总分(投档成绩)计算公式:录取总分=文化成绩+专业成绩折合分(专业成绩原始分×1.8)。
(4)专业统考成绩达到上海市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统考前180名且文化投档成绩达到市教委划定的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获外语单科不限且直接录取第一专业的资格。
(二)投档及录取规则(浙江)
在浙江省划定的各招生类、各段最低录取分数线上,由浙江省高招办在规定比例之内按专业投档。
(三)投档及录取规则(除上海、浙江之外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各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上,凡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由省级招办在100%-105%比例之内投档;对不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在120%比例之内投档。
学校对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办法进行专业录取,即按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照专业填报顺序录取专业,如填报的专业依次均无法录取,而本人愿意调剂,则调剂录取到计划未满额的专业中,不填愿意调剂或明确不愿意调剂者,均予以退档。专业志愿间无级差分。
同分处理原则:如遇同分,文科按“语文-数学-外语”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理科按“数学-语文-外语”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1.艺术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须达到当地本科最低资格要求,高考外语成绩≥50分(满分150分),录取时文理考生按录取总分(投档成绩)一起排序,录取总分(满分100分)=(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满分*50%+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满分*50%)*100。若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招办有特殊政策的,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招办政策规定。
2.艺术专科专业(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
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须达到当地专科最低报考资格,录取时文理考生按录取总分(投档成绩)一起排序,录取总分计算公式:录取总分(满分100分)=(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满分*50%+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满分*50%)*100。若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招办有特殊政策的,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招办政策规定。
宿州学院是安徽省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的皖北宿县区师范学校,1983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学院。建校70余年来,学校抢抓发展机遇,2009年获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2019年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审核评估,办学特色受到评估专家的肯定;2019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宿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宿州学院创建宿州大学”。
学校坐落在皖北历史文化名城——宿州市,有教育园区校区、汴河路校区两个校区,占地1146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120万余册,电子图书568万余册。设有15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445人。现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14人、博士23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优秀教师11人、省教学名师16人、省教坛新秀25人。入选省级科技特派员6人、“特支计划”1人。与省内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6人。
学校坚定“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现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构建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七大类应用专业群,产生了较好的集群效应。近年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年均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00多项,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5%。
学校围绕“四个面向”,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大力推进产政学研合作,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共建科研平台、智库、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等,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厅级科研平台,实习实训基地375个。“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3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508篇;出版教材、专著130部;授权国际专利6项、国家发明专利112项,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余项,多篇咨询报告被省市有关部门采用。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不断优化文化育人顶层设计,建有孟二冬纪念馆、革命传统教育馆、赛珍珠纪念馆、皖北文化艺术馆,获批为安徽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宿州市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基地、宿州市党员政治学习教育基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文化育人办学特色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专家的肯定,学校获批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安徽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多次报道。
学校与美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19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有合作协议,通过教师“海外研修工程”和学生出国交流学习项目,先后选派师生赴国(境)外访学研修、攻读博士学位等150多人次。2019年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项,2019、2020年连续两年高质量完成中美合作“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招生。积极推动印尼等国外留学生来校接受学历教育,积极打造“留学安徽”“留学宿州”品牌,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
学校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学校连续4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连续4次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单位,2015年获评为第一届安徽省教育系统文明单位、2019年获评为安徽省首届文明校园。2015-2020年在省委年度综合考核中五次获“好”等次。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实施“两步走”创建宿州大学战略目标,着力推进办学效益和办学层次“双提升”,打造皖北高等教育新高地,努力为安徽省打造“三地一区”和宿州市“一城两区三基地”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激励广大同学勤奋学习,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积极开辟绿色通道,采取了国家奖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校内助学金、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和社会捐资助学等多渠道、多元化的资助措施。
(一)国家奖助学金
1. 国家奖学金:国家面向普通高校学生设立的荣誉最高的国家级奖项,用于奖励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特别优秀的学生。资助标准为8000元/年·生。
2. 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标准为5000元/年·生。
3.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分3档,分别为特殊困难4000元/年·生,困难3000元/年·生,一般困难2000元/年·生。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根据贷款机构不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分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贷款最高金额均为8000元/生,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均由国家承担。
(三)校内助学金
用于进一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资助标准分为2档,分别为特殊困难1000元/年·生,困难500元/年·生。
(四)学校奖学金
1. 优秀学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等奖学金1500元/年·生;二等奖学金1000元/年·生;三等奖学金500元/年·生。
2. 校长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学业素质、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校长奖学金每学年评选30名学生,奖励金额为5000元/年·生。
3. 师范专业奖学金:师范类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500元/年·生。
4. 优秀新生奖学金:对通过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到我校,总分达到当年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一本分数线以上,在规定时间完成报到和注册手续的全日制本科新生,在取得学籍后,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0元。
5. 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对获得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荣誉的学生,给予500元的奖励;对获得校级品学兼优毕业生荣誉的学生,给予300元的奖励。
(五)勤工助学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减缓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学校设立5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每月可享受一定的勤工助学报酬。
(六)学费减免
减免对象:国家西部助学工程资助对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符合我校招生减免奖励政策的学生。减免标准: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视学生经济困难状况和在校表现确定。
(七)临时困难补助
学校每学期划拨一定数额的学生临时困难补助专款,对于家庭突然变故、学生患重大疾病等特殊因素的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一定补助,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八)社会捐资助学
学校鼓励和支持有关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学生资助咨询电话:0557-2871227
宿州学院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请咨询学生处
电话:0557-2871227
网址:http://xsc.ahszu.edu.cn/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我校历来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广泛筹措资金,全面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建立了“奖、助、勤、贷、减、免、补”七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在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承诺的基础上追求“精准资助”工作目标。
2015年我校提取资金390万元用于学生资助工作专项经费,达到学校教育事业收入的4.9%。共评审国家奖助学金4681人,总金额1430.1万元;评审校优秀学生奖学金3204人,金额261.65万元;帮助2730名学生成功申请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1841万元;设立了413个勤工助学岗位,发放补助80多万元;为22名孤儿学生全额减免学费,减免金额10万元;帮助47名学生申请义务兵国家资助,资助金额40万元。
学生资助工作咨询电话:0557-2871227。
宿州学院自动化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动化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宿州学院通信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
宿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服装与服饰
宿州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宿州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能源材
宿州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宿州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
宿州学院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
宿州学院生物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
宿州学院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方向)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方向)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方向)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方向)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