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环境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8 | 27361 |
| 2020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0 | 21956 |
| 2020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0 | 21956 |
| 202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0 | 21956 |
| 2020 | 机械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1 | 21508 |
| 2020 | 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1 | 21508 |
| 2020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1 | 21508 |
| 2020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1 | 21508 |
| 2020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1 | 21508 |
| 2020 | 轻化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1 | 21508 |
| 2020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2 | 21068 |
| 20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2 | 21068 |
| 2020 | 英语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2 | 21068 |
| 2020 | 机械电子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2 | 21068 |
| 2020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3 | 20665 |
| 2020 | 智能医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3 | 20665 |
| 2020 | 经济学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4 | 20253 |
| 202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5 | 19843 |
| 2020 | 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5 | 19843 |
| 2020 | 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6 | 19448 |
| 2020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8 | 18678 |
| 2020 | 生物医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8 | 18678 |
| 2020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0 | 17923 |
| 2020 | 应用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1 | 17533 |
| 2020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2 | 17186 |
| 2020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3 | 16773 |
| 202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3 | 16773 |
| 2020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4 | 16418 |
| 2020 | 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4 | 16418 |
| 2020 | 纺织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5 | 16079 |
| 2020 | 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5 | 16079 |
| 20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6 | 15710 |
| 2020 | 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6 | 15710 |
| 2020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7 | 15354 |
| 2020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7 | 15354 |
| 202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7 | 15354 |
| 202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8 | 15003 |
| 2020 | 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78 | 15003 |
| 202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82 | 13696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工艺及装备、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技术和装备的设计方法与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接受工程素质、人文素质的基本培养和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备初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产品的工艺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3.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新工艺、新方法、先进的成型设备和控制方法以及新的成型理论知识;4.掌握基本的设计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6.具有初步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7.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
三、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核心知识领域:材料成型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五、核心课程:机械制图(105学时)、工程力学(90学时)、机械原理(60学时)、机械设计(60学时)、电工技术(60学时)、电子技术(45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0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45学时)、液压与气压传动(30学时)、互换性与技术测量(60学时)、材料加工CAD/CAE/CAM技术基础(30学时)、先进焊接技术(30学时)、模具设计(30学时)、材料成型设备(45学时)、材料科学导论(30学时)、金属学及热处理(60学时)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实践、电子实践、生产实习、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
七、主要专业实验:电工实践、模具设计、材料成形综合实验、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实验、焊接工艺与设备实验、冲裁、拉伸冲压成形工艺过程演示实验、典型冲压模具结构拆装实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金属的硬度实验、碳钢热处理实验。
八、修业年限:四年。 九、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开设两个专业方向,C1类为“电气工程”专业方向,C2类为“电气自动化”专业方向。
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英语查阅和阅读专业外文文献,毕业时至少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磁学、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熟练掌握电气工程和电气自动化的实践技能;
4. 具有本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
四、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学、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拖动、微机原理与应用、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电工实践、电子实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电力系统综合实验设计、嵌入式系统创新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六、修业年限
四年。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完整掌握法学知识体系,具备法律思维能力,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能够运用法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适应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法律中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律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环境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法律文书学等。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对法科学生四年的专业教育,坚持学以致用宗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操作技能培养,重视过程情景训练,追求工作能力提升。围绕“法学本科应用型人才融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本专业近年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在三大方面独具特色:一是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设计了“16门核心主干课+配套独立实践课程+3门素质能力课”的专业教学计划。二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设计了具有创新性的以“法律教学逻辑节点”为核心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进行的“融合式教学法”。三是强化实践教学,与16门核心主干课程相配套,设计与16门核心主干课程相配套的选修课程板块。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从事有关立法、行政执法、侦讯、检控、审判等方面的法律实务工作,可在律师、注册会计师、公证、仲裁等法律中介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从事法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事务管理工作,还可从事各种法律辅助职业的工作。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可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工业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产品设计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制造产业、机械装备制造行业、设计研发企业、科研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设计管理、产品营销、设计评估以及产品设计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方向为“装备造型与产品设计”。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接受装备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等训练,掌握应用设计原理和法则,具备处理各种产品与造型、结构与功能、材料及加工成型工艺、产品人机及色彩与环境关系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从事新产品设计开发工作;
2.掌握生产工艺、具有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现代设计手段,能够熟练运用二维、三维软件进行设计;
4.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外语能力;
5.具有较强的工业设计理论与实践基础;
6.具有扎实的设计素质、较高的产品设计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及设计表达能力;
7.具有设计管理、市场预测和产品营销的基本知识及能力;
8.了解工业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专业前沿创新理念。
三、主干学科:工学、设计学。
四、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由四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即基础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表达;理论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历史与理论、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心理学、知识产权保护、设计管理;技术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工业设计材料与成型工艺、工业设计的安全性;实践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实践。
五、核心课程:设计型态表现基础(60学时)、设计色彩表现基础(60学时)、工业设计机械基础(60学时)、人机工程学(30学时)、构成基础(45学时)、工程制图(60学时)、计算机辅助制造(45学时)、电工及电子技术(30学时)、工业产品结构表达(60学时)、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30学时)、产品形态设计基础(45学时)、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45学时)、工业产品再设计(45学时)、产品系统设计(45学时)、产品形态设计(30学时)、机械产品造型创新设计(30学时)、机械装备造型与文化专题设计(45学时)、纺织机械产品造型专题设计(60学时)。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写生、电工实践、电子实践、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市场调研、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七、主要专业实验:设计基础实验、人机工程学实验、模型及样机制作、影像实验等。 八、修业年限:四年。 九、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山西省2020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山西第一批本科a类纺织工程.7580服装设计与工程.254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8360第一批本科b类轻化工程.6730材料科学与工程.336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030复合材料与工程.5020机械工程.50100机械电子工程.0060工业设计.2540电气工程及其自
山西省2021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山西第一批本科a类纺织工程.1380服装设计与工程.502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1760第一批本科b类轻化工程.5020材料科学与工程.605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020应用化学.5020化学工程与工艺.6730制药工程.0020环境工程.5040土地资源管理.002
山西省2019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山西第一批本科a类纺织工程.506非织造材料与工程.754服装设计与工程.333第一批本科b类轻化工程.004材料科学与工程.50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33复合材料与工程.333机械工程.7512机械电子工程.254工业设计.50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05自动化.2
山西省2018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山西第一批本科a类纺织工程.35服装设计与工程.12非织造材料与工程.62第一批本科b类经济学.12金融学.86国际经济与贸易.83法学.62数学与应用数学.43信息与计算科学.13应用物理学.94应用化学.46应用统计学.94机械工程.6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4机械电子工程.12工业设
山西2017年各专业录取分数专业名称批次科类2017年2016年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经济学一批理工..5金融学一批理工..5国际经济与贸易一批理工..7法学一批理工.0--------数学与应用数学一批理工..7信息与计算科学一批理工..0应用物理学一批理工..0应用化学一批理工..5应用统计学一批理工..5机械工程一批理工..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批理工..5机械电子工
山西2016年各专业录取分数专业名称科类2016年高分低分平均分纺织工程理工.8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理工.5轻化工程理工.8复合材料与工程理工.7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工.8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工.3化学工程与工艺理工.3环境工程理工.0应用化学理工.5制药工程理工.5机械工程理工.0机械电子工程理工.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5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工.3工业设计理工.0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3自动化理

天津商业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酒店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7分,酒店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1分,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4

天津财经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1分,商务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1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2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大数据管理决策)、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

天津科技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酿造)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3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信息处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5分,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5分,财务管理(中外合作

天津理工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2分,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2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8分,社会工作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1分,资源

天津师范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日语(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1分,生物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国际

天津医科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护理学(助产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医学技术类(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5分,生物

天津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建筑学、城乡规划)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1分,医学技术类(新医科试验班)(智能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医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3分,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3分,汽车服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3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3分,信息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智能控制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57分,信息安全与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57分,环境工程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57分,安全技术与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57分,工业工程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57分

天津工业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8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0分,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0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0分,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1分,制药工程理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