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 | 44818 |
| 2021 | 纺织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3 | 43955 |
| 2021 | 轻化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3 | 43955 |
| 2021 | 智能医学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3 | 43955 |
| 2021 | 应用化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4 | 43092 |
| 2021 | 制药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6 | 41356 |
| 2021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7 | 40477 |
| 2021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9 | 38724 |
| 202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2 | 36158 |
| 2021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4 | 34573 |
| 2021 | 工商管理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10906 |
| 2021 | 经济学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10906 |
| 2021 | 工业设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2 | 28497 |
| 2021 | 应用物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2 | 28497 |
| 2021 | 生物医学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2 | 28497 |
| 2021 | 数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2 | 28497 |
| 2021 | 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27736 |
| 2021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27736 |
| 2021 | 电子信息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27736 |
| 2021 | 机械电子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27736 |
| 2021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27736 |
| 2021 | 网络空间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27736 |
| 202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27048 |
| 2021 | 机械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27048 |
| 202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27048 |
| 2021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5 | 26308 |
| 202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5 | 26308 |
| 202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5 | 26308 |
| 2021 | 人工智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25631 |
| 2021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25631 |
| 2021 | 物联网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24956 |
| 20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23578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工业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产品设计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制造产业、机械装备制造行业、设计研发企业、科研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设计管理、产品营销、设计评估以及产品设计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方向为“装备造型与产品设计”。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接受装备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等训练,掌握应用设计原理和法则,具备处理各种产品与造型、结构与功能、材料及加工成型工艺、产品人机及色彩与环境关系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从事新产品设计开发工作;
2.掌握生产工艺、具有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现代设计手段,能够熟练运用二维、三维软件进行设计;
4.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外语能力;
5.具有较强的工业设计理论与实践基础;
6.具有扎实的设计素质、较高的产品设计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及设计表达能力;
7.具有设计管理、市场预测和产品营销的基本知识及能力;
8.了解工业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专业前沿创新理念。
三、主干学科:工学、设计学。
四、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由四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即基础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表达;理论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历史与理论、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心理学、知识产权保护、设计管理;技术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工业设计材料与成型工艺、工业设计的安全性;实践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实践。
五、核心课程:设计型态表现基础(60学时)、设计色彩表现基础(60学时)、工业设计机械基础(60学时)、人机工程学(30学时)、构成基础(45学时)、工程制图(60学时)、计算机辅助制造(45学时)、电工及电子技术(30学时)、工业产品结构表达(60学时)、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30学时)、产品形态设计基础(45学时)、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45学时)、工业产品再设计(45学时)、产品系统设计(45学时)、产品形态设计(30学时)、机械产品造型创新设计(30学时)、机械装备造型与文化专题设计(45学时)、纺织机械产品造型专题设计(60学时)。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写生、电工实践、电子实践、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市场调研、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七、主要专业实验:设计基础实验、人机工程学实验、模型及样机制作、影像实验等。 八、修业年限:四年。 九、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核心知识领域: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基础、聚合反应原理、高分子材料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聚合物加工原理、聚合物加工工程、高聚物制备工程、高分子膜材料与工艺、膜分离技术与膜过程等。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分离膜材料专业实验、材料科学研究方法实训、化工原理实验、化工课程设计、材料综合设计型实验、材料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入学教育、认识实习、金工实习、职业技能专项实训、毕业实习。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国家培养品德优秀、视野开阔、知识扎实、能力卓越、竞争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高分子材料和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开展高分子材料产品的科技创新、合成设计、工艺制备及其加工应用的能力;能够应用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选择和使用先进科技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解决复杂的高分子材料领域工程问题。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知识,学习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备与包括分离膜成型在内的加工技术知识,具有扎实的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素养。
2.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3.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掌握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工业方法及相关化学工程技术,掌握包括聚合物膜在内的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本学科专业在光、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分离膜材料等新兴科学交叉领域的发展
4.能够应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5.能够设计针对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应用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装置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6.能够基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能够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7.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高分子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8.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高分子材料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9.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技与合作的能力。
11.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本专业修业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纺织工程专业介绍
发布者:纺织学院 浏览次数: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始建于1912年,其特色与优势明显,为我国纺织工程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现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纺织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纺织企业、科研、教学和贸易等部门从事纺织工艺设计、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纺织生产质量检测与控制、纺织品贸易及检验、纺织高新技术及前沿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根据纺织品三大领域发展趋势和现代纺织人才市场的需求,按照新型纺织产业链的结构布局共设置五个专业方向:1.纺织科学与技术方向、2.纺织品设计与应用方向、3.纺织与服装贸易方向、4.纺织品商务与检验方向、5.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并以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实践的教学模式分层次、逐步递进开展教学,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设的主要专业平台课程包括:纺织材料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纺织化学、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纺纱原理、织造原理、针织原理、织物组织设计与分析、染整原理等。各专业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达到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进一步拓展,以适应社会及行业的需要。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习优秀者可免试推荐为本校研究生,或推荐去国外合作大学进一步深造。

天津师范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科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8分,市场营销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3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2分,地理信息科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3分,生物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5分,化

天津医科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预防医学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522分,医学技术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75分,药学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76分,生物医学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78分,预防医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2分,眼视光医学物

天津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医学试验班(临床医学、智能医学工程,临床医学,新医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8分,工科试验班(电气信息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10分,工科试验班(化工能源医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10分,经济管理试验

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纺织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轻化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非织造

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7分,轻化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7分,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7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7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7分,应用物

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纺织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服装设计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应用化

天津工业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8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8分,纺织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9分,轻化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9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9分,服装设计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大数据与会计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434分,云计算技术应用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435分。天津工业职业学院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大数据与会计历

2021年天津工业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经济学类、应用物理学、智能制造工程、数学类、智能医学工程、人工智能、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工业设计、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

天津工业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2分,纺织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3分,轻化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3分,智能医学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3分,应用化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4分,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