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天津科技大学 | 沈阳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97 | 303 |
| 校友会(综合) | 164 | 187 |
| 武书连 | 251 | 526 |
| US排名 | 1497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B段 | 558 | 20977 | 463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56 | 21399 | 463 | 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B段 | 548 | 23093 | 463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46 | 23534 | 463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45 | 23765 | 463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44 | 23985 | 463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43 | 24183 | 463 | 物理/化学(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41 | 24624 | 463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41 | 24624 | 463 | 化学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40 | 24859 | 463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37 | 25489 | 463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13 | 30719 | 463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11 | 31123 | 463 | 物理/化学(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07 | 32021 | 463 | 物理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60 | 20549 | 463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15 | 30301 | 463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503 | 32846 | 463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A段 | 497 | 34149 | 463 | 物理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7 | 26172 | 33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31 | 31932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0 | 4743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0 | 63350 | 33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19 | 74224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8 | 16715 | 456 |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 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批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是天津滨海新区唯一一所本硕博教育体系完整的大学。建校60余载,学校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形成了"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优良办学传统。学校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加强与区域及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努力为区域发展和行业进步作贡献。
沈阳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多所学校合并组建并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命名的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已有115年。学校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素有“城中大学”的美誉。历经百年办学传承,学校已发展成拥有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0个学科门类,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中,沈阳大学整体实力已跻身中国地方同类高校第一方阵。
就业工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作为“六稳六保”之首,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近年来,学校在全面推进建设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不断创新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理念,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落实就业“三包”责任制,形成了学校党委负总责、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分工负责、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人人有责、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找准职业定位,指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理性的就业心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通过“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密切联络校友企业、建立就业基地等,积极拓展共建共享共赢的就业市场资源体系,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精准就业;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注重产教融合,深化地(企)合作、与省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二级学院、联合开办校企合作班级等,以嵌入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毕业竞争力。
学校充分挖掘各类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畅通各类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发布渠道,积极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互联网+就业”校园招聘服务平台。学校平均每年举办各类校级招聘活动近200场,参加校园招聘的单位逾千家,发布招聘信息千余条,提供岗位需求人数5万余人。
2022年初,面对沈阳疫情多区县多点位散发突发的严峻复杂局面,学校主动研判,超前谋划,制定措施,压实责任,做到组织领导“不缺位”;汇集资源,拓宽渠道,密集精准推送就业信息,组织6场大型空中双选会,提供岗位需求人数近10万人,同时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24365就业平台”“辽宁省2022届毕业生就业促进月”等招聘活动,做到招聘服务“不断线”;贴心关怀,开展线上咨询和心理疏导,实施分类指导、重点帮扶,做到就业保障“不间断”;完善举措,加强指导,发布《疫情期间就业工作服务指南》、推荐公益课堂、组织辅导员线上参加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做到就业服务“不停歇”。
近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年均92%以上,考研升学率逐年提高,有的专业升学率达到40%以上。随着全国各地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青睐、来校招聘数量的增加,毕业生毕业去向日趋广泛、就业形式更加多元,已经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就业区域网状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