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蚌埠学院 (最高/最低分) | 铜陵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 | 2021 | 理科 | -/449(本科二批) | -/477(本科二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20 | 理科 | -/471(本科二批) | -/496(本科二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19 | 理科 | -/461(本科二批) | -/478(本科二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18 | 理科 | -/473(本科二批) | -/491(本科二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17 | 理科 | -/454(本科二批) | -/469(本科二批) |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掌握专业方向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数学思维与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金融、信息、统计等领域从事量化分析与研究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发展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知识。可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从事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普及,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并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以及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应用数学人才。
专业方向一:计算数学。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可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方向二:经济应用数学。能在各类经济部门、管理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从事经济分析、经济建模、系统设计工作及数学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复变函数、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数学模型、数学实验、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运筹学、实变函数以及专业方向课程等。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蚌埠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三所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至今已有近40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升本以来,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四大压力”和“六大差距”,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凝心聚力打基础,科学谋划解难题,凝练了“笃学、重行、修德、立才”的校训,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通过了安徽省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现了学校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市管为主”向“省市共建、省管为主”的转变。
学校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现有大学城和张公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48亩(含在征土地157.5亩),建筑面积31.3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4.49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7782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38万元、信息化设备资产总值1295万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196.92万册,其中馆藏纸质图书127.08万册。公开出版《蚌埠学院学报》。
学校注重改善生师比结构。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192人,其中本科生12532人,专科生1660人。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2798人。现有教职工889人,其中专任教师65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任教师179人,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468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2人次。
学校着力加强教学管理。现设有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教学部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7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25个,占53.2%。
学校高度重视开放办学。积极吸纳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美国、爱尔兰、韩国、泰国、意大利等国家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生联合培养、互派教师教学培训、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首批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
铜陵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合并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200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5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9月获批安徽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4月,“铜陵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成功入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成为安徽省唯一依托高校运营的国家级众创空间。
学校坐落于皖江新兴工贸港口城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的铜陵市。现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各类校舍面积452003.2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1.78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会计学、创业学基础),3个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2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现有专任教师919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88人,外聘教师227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335人,成人教育在籍生768人。
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办学之路,深入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学校率先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2008年,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行知联盟),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光明日报》等国家媒体评价“为新建院校谋求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深入推进“三进入三延伸”(企业进校园、企业家进课堂、科技攻关项目进学校;实验室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教师培养延伸到社会)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合作开设了华为、蓝盾、中鼎、金纬、招商信诺、速度中国、青鸟储备等特色冠名班,泰富、新能等创新创业特色班。建有GE Fanuc自动化集成、罗克韦尔DCS集散控制、博世力士乐气液电、用友新道仿真企业虚拟商业社会等一批实验实训中心,建成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
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努力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设“四个中心”(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政府决策咨询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四个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研究基地)。建立了大数据产业学院,拥有“工程液压机器人”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17个科研机构,建成“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高校智库、“面向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光电检测与智能装备”省级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校校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
始终坚持文化育人,大力培育和弘扬以沈浩精神为内核、以铜文化为特征的校园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明德尚能、博学日新”校训,坚持把沈浩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建成了“沈浩之家”学生党员发展服务中心和“沈浩精神传承网”,进一步夯实沈浩精神传承基地建设。2021年,学校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办学声誉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招生分数线连续多年稳居安徽省同类院校前列,2021年,学校文、理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控线32分、52分。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上获奖,在2015年“英国国际微电脑鼠大赛”中荣获冠军;仅在2021年各类学科和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84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85项。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3.14%,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均在96%以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学习强国》等知名媒体多次报道我校办学成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走内涵建设、开放办学、合作育人、特色发展办学道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统筹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服务支撑“三地一区”建设。紧扣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契机,积极发展新经管、新工科、新文科专业,继续巩固和彰显财经教育优势,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铜陵学院互联网金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互联网金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互联网金融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互联网金融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互联网金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
铜陵学院金融数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专业,希望
铜陵学院金融工程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专业,希望
铜陵学院投资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铜陵学院保险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铜陵学院税收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铜陵学院商务经济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经济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商务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经济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
铜陵学院数字经济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专业,希望
铜陵学院经济统计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
铜陵学院经济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