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铜陵学院 | 亳州学院 |
---|---|---|
软科(综合) | - | 564 |
校友会(综合) | 398 | 516 |
武书连 | 575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67 | 109784 | 41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1 | 27800 | 519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45 | 130861 | 41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40 | 35646 | 519 |
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区域交通枢纽、沿江生态山水名城--安徽省铜陵市,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8月,原铜陵财经专科学校与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合并,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陵学院。至今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
我院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法落实就业单位。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率高。学院常年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及咨询服务、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组织院内招聘活动等,积极帮助、推荐毕业生就业。目前学院正加大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力度,逐渐形成立足安徽、辐射周边、进而面向全国的就业市场。
近年来,学院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方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三大工程,努力培养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学院共为社会输送4万多名合格专门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41%,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06%,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到94.58%。
亳州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一流人才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五禽戏之乡”——安徽亳州。地处华北平原南端,享有“中华药都”“华夏酒城”的美誉。这里英才辈出,人文荟萃,老子、庄子、曹操、华佗、花木兰、陈抟等圣哲先贤泽被深远,是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
学校办学始于1909年创办的蒙城师资讲习所,1952年设置蒙城师范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2002年3月独立升格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独立升格为亳州学院。
学校坚持学科强校,积极构建专业集群、打造优势学科。现设有32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设计学、医学共9个学科门类。
学校坚持服务誉校,不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与菲律宾德拉萨大学、泰国博仁大学、韩国汉拿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等9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
学校坚持文化荣校,有效彰显文化育人功能。打造“亳文化”特色品牌,组建“老庄与道家文化”“三曹与魏晋文化”“华佗与养生文化”和“方言民俗文化”4个研究所。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了完备的奖、贷、助、补、减等资助工作体系。
五年制专科(初中起点)前三年所有农村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中职免学费政策;五年制专科(初中起点)前两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列为在校生的15%)、大别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学生享受中职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资助1500元。
安徽省井中集团每年出资10万元在我校设立“井中奖助学金”,资助学生100名。资助标准为:每人1000元。
学校每年还从事业费收入总额中提取5%,用于优秀学生奖励、勤工助学、大病救助、学费减免等学生资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