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16 | 49 |
| 高职排名 | 94 | 10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9 | 162139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专科批 | 325 | 165060 | 180 | |
| 2021 | 农林类 | 专科批 | 292 | 185668 | 18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2 | 71950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专科批 | 425 | 75942 | 180 | |
| 2021 | 农林类 | 专科批 | 389 | 95712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405 | 346240 | 150 | |
| 2021 | 女生 | 普通类二段 | 393 | 365210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150 | 544418 | 150 | |
| 2021 | 订单培养 | 普通类二段 | 244 | 530787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二段 | 195 | 542144 | 150 | |
| 2021 | 高职技师合作培养 | 普通类二段 | 190 | 542565 | 150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二段 | 177 | 543353 | 150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铜仁地区农业学校、卫生学校、财政学校、商业学校、高级职校组建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2009年,学院整体搬迁至川硐镇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160亩。
学院目前有全日制在校学生约11500人,生源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老挝、印尼、越南、喀麦隆、叙利亚、尼泊尔6个国家。
现有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等8个校内实训中心;建有生态农业示范园、医学技术实训中心、苗圃园等16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361个企业、村寨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形成了集“教、学、做、研、推、训、产”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招生就业处联系电话:0856-6909007、6909006
邮编:554300
传真:0856-6909007
联系人:文晓棠 刘军
联系地址:贵州省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自由路2号
网址:http://www.trzy.edu.cn/
贫困生管理办法
为了激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其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在校期间顺利完成学业,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贫困生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奖、贷、助、补、减”五个方面,即:
(1)申请国家助学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2500元,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甲等8000元。
(2)申请助学贷款;
(3)勤工助学;
(4)特别贫困生补助;
(5)学费减免。
学院现为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单位、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教学改革综合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德诺浩汽车人才师资培训基地、科技部三维CAD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工信部计算机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基地、中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联盟副主席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合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校、山东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船员培训基地、山东省创业创新学院、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天工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培训试点高校。学院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中国光伏农业高校创新奖、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省文化创意集市和创意空间试点校、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中国职业教育百强、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等荣誉。
联系电话:0537-3617788、3617789
招生Q群:26760908
学校通过奖、贷、助、补、免等多种资助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资助条件和标准由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5部门《山东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鲁财科教〔2020〕15号)以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