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湘潭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太原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工程力学 | 2021 | 物理类 | -/570(本科批) | -/591(本科批) |
工程力学 | 2021 | 物理类 | -/569(本科批) | -/591(本科批) |
工程力学 | 2021 | 物理类 | -/566(本科批) | -/591(本科批) |
工程力学 | 2020 | 理科 | 592/576(本科一批) | 607/600(本科一批) |
工程力学 | 2020 | 理科 | 586/576(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7/600(本科一批) |
工程力学 | 2020 | 理科 | 582/570(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7/600(本科一批) |
工程力学 | 2019 | 理科 | 560/549(本科一批) | -/573(本科一批) |
工程力学 | 2019 | 理科 | 557/552(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3(本科一批) |
工程力学 | 2019 | 理科 | 552/544(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3(本科一批) |
工程力学 | 2018 | 理科 | -/565(本科一批) | -/590(本科一批) |
工程力学 | 2017 | 理科 | -/533(本科一批) | -/556(本科一批)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湘潭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太原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工程力学 | 2021 | 理科 | -/545(本科一批A段) | -/552(本科一批A段) |
工程力学 | 2020 | 理科 | 581/580(本科一批A段) | 581/574(本科一批A段) |
工程力学 | 2019 | 理科 | 552/547(本科一批A段) | -/542(本科一批A段) |
工程力学 | 2018 | 理科 | -/559(本科一批A段) | -/550(本科一批A段) |
工程力学 | 2017 | 理科 | -/515(本科一批A段) | -/505(本科一批A段)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力学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工程软件的应用能力,能在各种工程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或大型工程计算及设计工作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本科基础课:工程制图、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程、大学物理、计算方法、数学建模与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学等。
专业主干课: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板壳理论、振动理论、计算力学、工程结构分析、土木工程概论、结构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导论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以优势学科流变力学为基础,以国家重点学科、完备的学位点为平台,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强化基础课程的训练,打破专业培养的限制,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目标,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充分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素质,毕业生能在各种工程(如土木、水利、交通、材料、机械、能源、化工等)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教学等工作。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湖南 | 工程力学(国家专项)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工程力学 | 569 | ||||
566 | |||||
四川 | 工程力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1 |
重庆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海南 | 工程力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5 |
广西 | 工程力学(65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7 |
河南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江西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1 |
安徽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黑龙江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0 |
吉林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1 |
山西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5 |
河北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5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山西 | 工程力学(试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6 |
工程力学 | 552 | ||||
陕西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9 |
云南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贵州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9 |
四川 | 工程力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明向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重庆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广西 | 工程力学(5500元/年,在明向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工程力学(试验班)(5500元/年,在明向校区办学) | 563 | ||||
湖南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1 |
山东 | 工程力学(试验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5 |
工程力学 | 582 | ||||
江西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福建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安徽 | 工程力学(5500元/年;明向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浙江 | 工程力学(试验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17 |
工程力学 | 612 | ||||
江苏 | 工程力学(在晋中市明向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黑龙江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8 |
吉林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0 |
辽宁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内蒙古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0 |
河北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7 |
天津 | 工程力学(明向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17 |
湘潭大学简称“湘大”,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创办于1958年,同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湘潭大学”校名,并亲切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1974年,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批准湘潭大学复校。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6所文理工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复校以来,华国锋、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学校的建设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2018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湘潭大学扎根伟人故里,努力把学校办得更好、更有特色。2022年2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jianjie1.jpg
建校以来,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国内为数不多同时进入THE、USNEWS等权威国际大学排行榜的地方高校之一。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3个学院、教学部,学科覆盖文、史、哲、理、工、经、管、法、艺等9大门类,数学学科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等4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7个学科进入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0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4个国防特色学科;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10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拥有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有2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有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2个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有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湖南省自科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团队,8个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首批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首批湖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中心建设单位。
jianjie3.jpg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45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76%;有留学经历的教师达25%。汇聚了包括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5人,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万人计划”人选4人,“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青、优青基金获得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1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1人,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等一大批高水平师资和科研队伍。
学校近年来国家级项目立项成绩突出,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26名左右;社科论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量和综合指数进入全国高校前3%;7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名单(CTTI)。科研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部省级以上奖励120余项。建有院士工作站、创新研究院等高层次产学研基地,近五年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600余项,授权专利2351件。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3433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8886人。拥有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31万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30多个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是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方入选高校和“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入选高校,分别与西班牙莱昂大学和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
“韶峰高,湘水长,人文胜地科教殿堂……”。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湘潭大学重要批示精神,弘扬牢记嘱托、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湘大精神,扎根伟人故里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加速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湘潭大学招生咨询通讯地址:湘潭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湘潭大学服务大楼)
邮编:411105
电话: 0731-58293275 58293451
传真: 0731-58298913
湘潭大学招生网网址:http://zhaosheng.xtu.edu.cn/
湘潭大学本科招生官方微信:xtu_bkzs(湘潭大学本科招生)
http://weibo.com/2092930242(新浪网)
E-mail: zhaosheng @xtu.edu.cn
来校路线:
长沙市到湘潭市路线
1、到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乘坐机场大巴到长沙火车站,经5分钟路程到附近的长株潭汽车站,乘坐高速客运大巴到湘潭市长途汽车站;
2、到达长沙火车站,经5分钟路程(出火车站广场过车站路地下通道后往北100米左右)到附近的长株潭汽车站,乘坐高速客运大巴到湘潭市长途汽车站。
3、达到长沙南站(高铁站),乘坐交通工具到达湘潭北站,然后乘坐10分钟高铁达到长沙南站。
湘潭市到湘潭大学路线
1、到达湘潭市火车站,乘坐13路公共汽车直达湘潭大学,如乘坐出租车到湘大校门口费用约为15元左右;
2、湘潭长途汽车站,过马路乘坐6路公共汽车直达湘潭大学,如乘坐出租车到湘大校门口费用约为13元左右;
3、湘潭西站,过马路乘坐6路公共汽车直达湘潭大学,如乘坐出租车到湘大校门口费用约为12元左右。
4、湘潭北站(高铁站),乘坐26路公共汽车直达湘潭大学,如乘坐出租车到湘大校门口费用约为40元左右。
同时,咨询美术类专业、国际交流项目、湘潭大学兴湘学院的考生还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
电话:0731-58293856
湘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电话:0731-58298819,58298801,5828809,58298819(传真)
网址:http://web.xtu.edu.cn:8080/gjjlxy/
E-mail:gjjl@xtu.edu.cn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电话: 0731-58293847 58293680 58293681 58293124
传真:0731-58293847
E-mail:xxzhaosheng@163.com
湘潭大学座落在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湘潭,具有突出的人文地理优势。湘潭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齐白石、曾国藩、王恺运等政治伟人、文化巨匠的故居就在我校周边,这种特殊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品格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熏陶作用。学校地处长株潭核心城市群,离省会长沙只有20多分钟车程。
完备的教学基础设施和品位高雅的校园环境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物质条件,我校高度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不断加大教学基本设施和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拓宽了途径。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湖南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高校校园内部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卫生单位”、“文明高校”等称号。
学校以建设生态校园、信息数字化校园、高品位文化校园为目标,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占地3000亩,有6个教学楼群,建筑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现代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学设施齐全,装备了先进的外语教学音频发射系统和外语教学广播台、校园网资料查阅和网上教学系统,有设备较为先进的工科实验大楼、化学化工综合试验楼、计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有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5245个、语音实验室座位2722个、教学用计算机5000多台件;有校内实验室33个、实习基地5个,并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116个;校园网于1996年接入CERNET和INTERNET,总长30多公里的光缆将全校所有教学、科研、管理单位和学生宿舍连为一体,任用户在世界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学校与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湖南分行联合研制的“在网络环境下具有银行功能的校园一卡通”在学校开通并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校园卡具有储蓄、就餐、借阅等多种功能,使用十分方便;高水平现代化图书馆面积达2.,藏书232万册,另有电子图书80多万册,中外期刊10000余种,一天可接纳读者达11000余人,并拥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全文检索系统;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和多功能体育馆可接待国家级体育运动比赛项目。
学校大力实施形象设计与塑造工程、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进一步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优化了育人环境。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在全国全省高校前列,建有全国一流的学生公寓,INTERNET、电话和有线电视网等配套设施齐全,生活便利。新建的一大批绿化广场、校内花园、休闲园林和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文景点,道路、建筑的全面整体改造,既给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也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坐落于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为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1953年,学校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国家高教部;1962年划归山西省管理;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直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12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办学传统,彰显“敢为人先、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涌现出一批学术大师、行业翘楚和道德楷模,如著名教育家赵宗复、“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学开拓者和奠基人”王曰伦、圆弧齿轮专家朱景梓、“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谢克昌、“知识分子楷模”栾茀、“草原公仆”云布龙等,深刻诠释着百廿老校“得天下英才以育之、育一代新人以报国”的崇高追求。
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设有24个专业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筹)。现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学生40311名、国际学生475名、教职工4039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10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7名。学校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创新创业50强高校,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学校21个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各类创新团队在国内外竞赛中屡创佳绩,大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稳居全国高校50强;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4项金奖,位居全国高校金牌排行榜第9位;“清泽心雨”思政平台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螺丝钉之家”入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学校高度重视并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体育工作格局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竞技体育成绩斐然,是国内迄今为唯一一所获得过男篮、男足两项全国总冠军的大学。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1634项;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42项。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学校努力打造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才智引擎,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累计为地方和行业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
“汾水之滨,煌煌学堂”。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谋求人类福祉为己任,坚定不移朝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一流大学目标奋勇前行。
太原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
太原理工大学文物保护技术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文物保护技术和工程力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文物保护技术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文物保护技术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教育(赛马)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赛马)和工程力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赛马)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体育教育(赛马)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赛马)和工程力学这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教育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工程力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体育教育
太原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工程力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太原理工大学法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工程力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工程力学录取分数线(山
太原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程力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
太原理工大学能源经济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能源经济和工程力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能源经济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能源经济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能源经济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能源经济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