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51 | 0 |
文科 | 156 | 0 | ||||
2019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54 | 196480 | |
文科 | 180 | 154937 | ||||
2017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01 | 87842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 | 2021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8 | 0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2 | 0 | |
文科 | 0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0 | 169313 |
文科 | 248 | 105038 |
机电一体化技术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目前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51 |
文科 | 156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394 |
黑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228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8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1550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8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07 |
江西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西省首批两所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之一、江西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创办于1994年,坐落在享有“英雄城”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省会城市——南昌,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建有3.3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图书馆,藏书300余万册。建有汽车技术中心等200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设备先进。建成以万兆为核心、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
学校设有人工智能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和39个普通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建有省级科研平台10个,市厅级科研平台7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
学校注重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创新教育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课程、创新平台、创新导师、创新评价、创新成果7个系统化的创新教育体系。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简报》专刊报道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经验。近年来,学生在科技竞赛、发表论文、获批专利数量连创新高,先后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竞赛荣获一等奖,涌现出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获得者米拉迪力为代表的众多双创典型。
学校举办人于果先生是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十三届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建校28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为振兴中华而办学”的宗旨,恪守“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校训,坚持立足江西,辐射全国,为基层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确立建设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办学实力和办学影响力名列全国民办高校前列,连续10年排名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榜首(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学校的办学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江西人民满意十大品牌大学”和“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8年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为“江西省民办高校的排头兵、领头羊,是江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武昌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2002年,2012年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高校,更名为武昌工学院。学校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由国家统一下达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权。
学校秉承“厚德、笃学、自强、求新”的校训,践行“敬业、修身、治学、树人”的教风,培育“尊师、善学、明志、笃行”的学风,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2019年,学校获评“中评榜”湖北民办高校十强、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湖北民办院校十强。2020年,学校在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中稳居湖北民办院校十强。2021年,学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中位居前列,跻身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西傍长江,南接黄家湖大学城,北邻被誉为辛亥革命“首义胜利的开端”的武昌起义门和武汉市地标之一——武昌火车站。武汉南大门快速通道(白沙洲大道高架)与杨泗港长江大桥在校前交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学校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知识殿堂。学校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
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图书馆纸质藏书120万余册,电子藏书312万余册,报刊1000余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齐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数达16000多个;学校建有综合实验中心6个,各类专业实验室100余间,校外实习基地160多个。学校拥有各类完备齐全的运动、生活设施,校园和谐有序。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战略,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800余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86%,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0%以上,由一批国内知名专家、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二级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学校聘请了200多名来自上市公司、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的高管、技术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师资力量居于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设置专业,现有智能制造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学院,56个本、专科专业。学校拥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个,入选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首批重点培育本科专业1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3个,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5个,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1个,在全省同类高校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把科研作为教学之源,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水平不断提高,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科研经费稳步增长,产学研合作成效明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高校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中,我校北大核心发文量75篇,居湖北省同类院校首位;在2018年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各专业高校C刊(南大核心)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中,我校设计学类专业高校C刊论文发文量位居全国第12位。我校荣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是湖北唯一的获奖高校。2020年,学校参研成果《谷物加工链增效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校是被湖北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建设的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之一。2014年3月,教育部高校实践教学装备研究中心在武昌工学院成立,该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教育装备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之一,是全国唯一一所获批的民办高校。同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授予武昌工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为“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2015年起,学校与武汉轻工大学联合培养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2016年,机械工程学院获批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2017年,学校4个项目获批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立项数量居湖北省同类院校第二。
学校奖助体系完整,建有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免、减”的资助困难学生的制度体系,构建以优秀学生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助学金为激励措施,以广文教育基金、董事会助学金为基本保障,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以学校勤工俭学为基本途径的奖助体系,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
学校文化氛围浓厚,育人成果丰硕。学校注重校园文化项目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形成了以“最美青春——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榜样的力量巡讲、社团文化月等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2011年学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等众多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为学校捧回480多个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8个。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在9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08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现已是江西省国利建设集团总经理,成为江西省建筑业佼佼者;08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现为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13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职于美国亚马逊研发中心,任数据科学家一职。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发展,2015年学校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2018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获评“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校在近几年考研大潮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众多学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双一流”高校及国外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机械工程学院还出现两个“最牛考研寝室”,两寝室8人全部考取硕士研究生。
江海浩荡,百舸争流。扬帆竞进,勇立潮头。武昌工学院已迈入新的发展时期,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学校将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学为主、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应用型大学。
国家奖学金
针对成绩优异学生,每年评定一次,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
针对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评定一次,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学校奖学金
针对优秀学生,每年评定一次,设特等、甲等、乙等、丙等奖学金,奖励标准分别为:特等奖学金每人每学年4000元、甲等奖学金每人每学年1000元、乙等奖学金每人每学年700元、丙等奖学金每人每学年300元。
奖励基金
“武昌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之广文教育奖励基金”100万,每两年评审一次,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标准为一等5000元,二等3000元,三等1000元。
国家助学金
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资助标准分别为:一等助学金每人每年4400元、二等助学金每人每年3300元、三等助学金每人每年2200元。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被学校正式录取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户籍所在县(市、 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其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利息由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 人)共同负担。每人每年申请金额最高不超过8000元。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
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每年8000元;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
勤工助学
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岗位,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使其能安心顺利地完成学业。
2020年武昌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三年制专科
三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企业智能装备制造业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玩具化工冶金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与系统的使用管理维护维修可编程逻辑控制应用智能生产线的操作与维护等工作答案来源于2021年武昌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端智能装备应用方向
二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数控机床编程与仿真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含多轴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答案来源于2021年武昌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端智能装备应用方向
四专业特色1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课堂知识紧贴社会需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2校企共建新实训装备掌握新前沿技术扩宽领域视野双师教学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授课教学更丰富3双向选择就业服务优先提供华中数控生态圈相关企业实习机会优秀学员推荐在华中数控生态圈企业就业答案来源于2021年武昌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端智能装备应用方向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与系统使用管理维护与维修技能具备机电产品的分析与控制智能生产线操作与维护重点掌握高端智能装备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技能成为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综合技术应用型人才答案来源于2021年武昌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端智能装备应用方向
武昌首义学院金融科技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科技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方向)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科技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方向)就业前景,金融科技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
武昌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是民办专科(高职)专业。武昌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在湖北省理科排名第27。湖北省开设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襄阳职业技
武昌工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学费:155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学费:155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
武昌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是民办专科(高职)专业。武昌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在湖北省理科排名第27。湖北省开设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襄阳职院、
武昌工学院江西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录取分数线为358分(理科)。武昌工学院江西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向)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