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14 |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 | 168 |
| 高职排名 | 64 | 45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9 | 119323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1 | 121783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7 | 132998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403 | 111290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400 | 112382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直招士官生(男) | 专科提前批 | 354 | 126442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 专科批 | 285 | 140967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00 | 146811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6 | 70224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9 | 85207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0 | 95831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461 | 56380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直招士官生(男) | 专科提前批 | 400 | 90237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 专科批 | 398 | 91436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37 | 332620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2 | 207790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2 | 300156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00 | 314882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08 | 246236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51 | 289409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288 | 319489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56 | 328643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6 | 146153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0 | 266798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30 | 112600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25 | 117488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00 | 142377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31 | 262843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2 | 47861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82 | 151306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76 | 159394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92 | 25150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7 | 278261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学考美术类 | 专科批 | 243 | 9215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坐落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中心城区,南濒月湖,北临汉水。学院环湖而建,别具现代风格,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园地。
学院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院是湖北省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首批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学院荣获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中国职教特色职业院校、全国十大创新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首批文明校园、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院也是全国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等。
单位 名称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部门 |
招生就业指导处 |
单位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月湖路 |
邮编 |
430050 |
联系人 |
赵志峰 |
职务 |
处长 |
联系 电话 |
027-84803666 |
传真 |
027-84804762 |
院校 代码 |
12052 |
邮箱 | zhaoban@mail.wspc.edu.cn |
合条件的学生填写借款申请书,并提供以下资料:
①本人和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及本人学生证复印件;
②乡、镇(街道)或以上政府部门出据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借款申请书填写正确和以上资料提供齐全后,由学生工作处审查后再送经办银行审核。经银行审核合格后,借款申请人再与经办银行签订正式的借款合同。
第六条 助学贷款的发放、利率及归还方式
1、学费贷款由经办银行按学年直接划入学院账户上,借款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凭学生证到学生工作处办理有关手续。
2、助学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长期贷款利率执行,借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其毕业后的六年。贷款期遇利率调整则分段记息。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100%贴付,毕业后的贷款利息100%由个人负担。
3、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可分为一次性还款和分期还款两种方式。根据学院与银行的协议,暂定为一次性还款。具体操作如下:
毕业前夕,学院将组织借款学生进行还款确认,并制定还款计划。同时银行将给每位借款学生一个银行账户(活期存折),贷款到期日的前一周内借款人将应归还的本息存入银行账户内,银行于贷款到期日主动从借款人账户中扣收,如借款人提前还款,可提前将应归还本息存入账户中并通知贷款银行扣收。
第七条 学生办理助学贷款的注意事项
l、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办理一次助学贷款,不能重复申请办理;
2、学生申请贷款必须由学院统一组织办理,银行不直接受理个人业务;
3、借款人本人和其见证人的姓名、签字与身份证复印件的姓名要一致;
4、借款申请人的贫困证明必须是乡、镇(街道)或以上政府部门的证明;
5、借款人在校期间如不正确使用贷款,或有不良表现,银行有权终止其贷款;
6、借款学生如有休学、退学等情况,银行将终止其贷款,并要求归还已贷部分。
第八条 本办法自二00五年九月一日起实施。
第九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学生工作处。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广州市属公办普通高校,学制三年,学生毕业可获得“双证书”——国家认可的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石化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财经系、应用外语系、餐饮管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等8个系(院),在校生人数近7000人。
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养”和“本领”并重,办学定位紧贴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面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石油化工、数控技术、国际物流、行政总厨、会计、商务英语等专业均独具特色。
广州校区招生咨询电话:
020 - 87693663 、87621457 (兼传真)
从化校区招生咨询电话:
020 - 37937663
学院制定了《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对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获得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1)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每年6000元;
(2)申请国家助学金;
(3)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4)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学院开发了数百个勤工助学岗位,让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学院的发展和建设中来,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