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14 | - |
| 高职排名 | 64 | 55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9 | 119323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1 | 121783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7 | 132998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403 | 111290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400 | 112382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直招士官生(男) | 专科提前批 | 354 | 126442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 专科批 | 285 | 140967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00 | 146811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6 | 70224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9 | 85207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0 | 95831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461 | 56380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直招士官生(男) | 专科提前批 | 400 | 90237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 专科批 | 398 | 91436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78 | 0 | 13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坐落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中心城区,南濒月湖,北临汉水。学院环湖而建,别具现代风格,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园地。
学院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院是湖北省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首批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学院荣获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中国职教特色职业院校、全国十大创新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首批文明校园、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院也是全国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等。
合条件的学生填写借款申请书,并提供以下资料:
①本人和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及本人学生证复印件;
②乡、镇(街道)或以上政府部门出据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借款申请书填写正确和以上资料提供齐全后,由学生工作处审查后再送经办银行审核。经银行审核合格后,借款申请人再与经办银行签订正式的借款合同。
第六条 助学贷款的发放、利率及归还方式
1、学费贷款由经办银行按学年直接划入学院账户上,借款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凭学生证到学生工作处办理有关手续。
2、助学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长期贷款利率执行,借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其毕业后的六年。贷款期遇利率调整则分段记息。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100%贴付,毕业后的贷款利息100%由个人负担。
3、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可分为一次性还款和分期还款两种方式。根据学院与银行的协议,暂定为一次性还款。具体操作如下:
毕业前夕,学院将组织借款学生进行还款确认,并制定还款计划。同时银行将给每位借款学生一个银行账户(活期存折),贷款到期日的前一周内借款人将应归还的本息存入银行账户内,银行于贷款到期日主动从借款人账户中扣收,如借款人提前还款,可提前将应归还本息存入账户中并通知贷款银行扣收。
第七条 学生办理助学贷款的注意事项
l、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办理一次助学贷款,不能重复申请办理;
2、学生申请贷款必须由学院统一组织办理,银行不直接受理个人业务;
3、借款人本人和其见证人的姓名、签字与身份证复印件的姓名要一致;
4、借款申请人的贫困证明必须是乡、镇(街道)或以上政府部门的证明;
5、借款人在校期间如不正确使用贷款,或有不良表现,银行有权终止其贷款;
6、借款学生如有休学、退学等情况,银行将终止其贷款,并要求归还已贷部分。
第八条 本办法自二00五年九月一日起实施。
第九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学生工作处。
建设目标
积极研究校园规划,投入资金,新建风雨操场,改建 400 米 塑胶跑道标准运动场;完成一幢学生宿舍的建设;完成学生生活设施的改造,完善后勤服务功能,改善学生生活条件;新建一个20000平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实践教学训练中心,10000平的科技大楼。
建设措施
营造环境育人的校园氛围,整治周边环境,整合地下管网,综合治理校内湖泊,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景;绿化建设要以“净化、绿化、美化、文化”为核心,调整校园树种结构,扩大校园绿化面积,为学院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十一五”期间积极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在为全院师生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形成独具特色的后勤社会化模式,有力地促进我院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进一步推动住房货币化的改革步伐,有效盘活存量住房,逐步实施货币化补贴。积极研究集资建房问题,争取政府支持,改善教职工住房条件。
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未来五年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扬船院优良传统,丰富船院精神,进一步深化办学理念,提升文化品位,建设环境优美、人文氛围浓厚的大学校园,营造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育人氛围,形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船院特色文化和精品文化,构建并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体系,努力打造“军工特质、时代特征、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
●精神文化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相结合,以好的工作作风带动教风、好的教风带动学风,最终形成好的校风。大力传承“自强不息、求真务实、敬业奉献、改革创新”的武汉船院大学精神,弘扬“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文明校风和“厚德、笃行、致用、创新”的校训,倡导校园文明公约,使其成为师生广泛认同的行为准则。
●管理文化建设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形成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格局。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自主办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大学制度,为学院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使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充分保障。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坚持和完善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完善和切实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加强和完善院领导联系基层制度。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积极推进建立《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章程》的工作。
●形象文化建设
继续大力实施“形象工程建设”,规范学院形象标识,制定《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VI(形象设计)手册》,规范校内建筑命名,逐步完善具有武汉船院特点的形象标识体系。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积极宣传学院各项突出成就,挖掘办学历史内涵,建立永久性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陈列馆,开展张之洞研究,建设好舰船中心,使之成为湖北省青少年科普中心。
●环境文化建设
通过加大教育、管理和建设力度,不断优化育人环境,逐步建成“整洁、规范、优美、高雅”的文明校园,建设生态校园、建设平安校园、建设人文校园、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把校园环境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部门文化建设
各部门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统一要求下,美化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实训室、活动室等公共场所的环境,本着与校园文化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建设和发展各自的部门文化,并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重视教学单位的学术文化建设。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并在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是山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山西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院位于山西省会太原风景秀丽的晋阳湖畔,占地面积170亩。
办学思路明确。按照“立足电力,依托行业,培养电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以及“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开放活校、品牌名校”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需求、产教融合、集约共享、教培一体”的基本原则,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实力,积极构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继续教育“五位一体”的办学格局,打造“电力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电力科技创新的园区、电力企业文化辐射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