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武汉大学 | 中山大学 |
|---|---|---|
| 软科(综合) | 9 | 12 |
| 校友会(综合) | 5 | 15 |
| 武书连 | 5 | 10 |
| QS世界 | 194 | 267 |
| US排名 | 209 | 159 |
| 泰晤士 | 8 | 11-1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44 | 359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40 | 432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9 | 452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9 | 452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6 | 513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2 | 5988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1 | 8986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批 | 640 | 432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640 | 432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批 | 639 | 452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635 | 532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634 | 5531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护理学 | 本科批 | 595 | 1845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5 | 63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5 | 63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633 | 714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2 | 773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633 | 714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护理学 | 本科批 | 613 | 2240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41 | 4129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科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8 | 471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8 | 471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批 | 627 | 7278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617 | 1021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611 | 1223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1 | 83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49 | 3229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48 | 3442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9 | 5450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642 | 4703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6 | 336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0 | 1053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本科提前批 | 630 | 540 | -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2 | 7291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科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2 | 742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9 | 8332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15 | 1453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 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一百多年来,学校积淀了厚重的学术底蕴与深邃的人文精神,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11年,学校进入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400强。2015年学校在QS、THE、USnews全球三大权威排行榜中均进入前273名,综合竞争力、社会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节节攀升。2017年,泰晤士报亚洲大学排名武大再入50强,2017全球CEO母校排名武大第七,也是亚洲地区唯一一所进入前十的学校。在《2015-2016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武汉大学排名第三,中国大学排行榜我校居第三。
录取时,以考生所在省级招办投档成绩为准,对于按照规定可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我校认可其加分,但考生的实际高考文化成绩须不低于我校在考生所在省的录取批次线(简称重点线,若重点线分A、B两档,我校执行A线高档,艺术类专业、少数民族预科生除外);安排专业时,以考生实际高考文化成绩为准(符合一定条件的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在安排专业时可享受相应的加分)。
解困助难,助学成才——武汉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本着“助学解困、助学育人、助学成才”的原则,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多年来,学校一直郑重承诺并切实履行诺言:不让一个勤奋和有才华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学校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管理工作,通过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国家助学奖学金、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实行特殊困难补助、办理医疗健康保险、设立新生“绿色通道”以及落实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等措施,建立起较完善的资助体系。
一、新生报到时
绿色通道(临时贷款):学生到校注册时,即使没有带足够的钱,仍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注册手续。目前,新生在报到时可以向学校申请最高额为6000元的无息临时贷款(在一年内还清即可)。
二、新生入学后
1.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学校认定后,可以申请助学金。助学金是无偿资助学习刻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形式。目前,学校已经设立了国家助学金和社会助学金40多项,每年近八千名经济困难学生获助。资助金额根据学生经济困难情况而定,为每人每年1000~5000元。
2.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进行一定财政贴息的政策性商业贷款。学生在入学报到后,学校将统一安排办理申请贷款手续。大一学生可以一次性按学制连续申请,每年申请最高额为6000元。学生毕业后二年内可自主选择还款年限,最长可以在毕业工作后六年内偿还贷款本息。
(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助学金、奖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来偿还“绿色通道”的临时贷款。通常新生在第一学年都能够归还临时贷款,且归还的手续较为简单。)
3.勤工助学:新生从大一的秋季学期末开始,就可以申请校设勤工助学岗位。每年,学校设立27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按照每小时8~10元不等的报酬及补助标准资助参与的学生。
4.国家奖学金:升入大二年级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面向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5.社会保险、健康平安保险
社会保险和学生健康平安保险是减轻学校负担和学生家庭经济压力的一项有效的措施。学校帮助学生办理保险,以缓解学生在校期间因病住院而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6.社会资助
中国联通、南方航空、马应龙药业等单位在我校设立了40多个资助项目,每年资助15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我校设立“丰田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人每年人民币3000元,原则上连续资助4年。凡我校今年录取的新生都可申请,详情可登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网站(www.sclf.org)查询。
7.困难补助:困难补助是政府和学校专门为特殊困难的学生设立,包括临时困难补助和各类专项补助。临时困难补助主要用以解决突发性的临时困难(如对受灾地区学生、家庭遭受突然变故的学生的补助)。专项补助包括:新生的被褥补助和冬衣补助、交通补助等。
8.学费减免:主要是政策性减免,针对西部助学工程受助学生的减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尤其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戴镏龄、商承祚、容庚、梁方仲、姜立夫、高由禧、蒲蛰龙、高兆兰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
学校调档时认可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同一考生如有多项政策性加分,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原则上加分不得超过20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安排不分省计划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中山大学已建立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全过程、全方位帮扶有受助需求的学子们,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获得资助,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顺利毕业,学在中大,追求卓越。
入学无忧
学校通过开通“绿色通道”、发放新生补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方式,解决入学时学费、住宿费缴纳困难的问题。开学前在家通过迎新系统即可办理。
在校不愁
学校设立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学生紧急援助、学生医疗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奖学金等项目,保障和支持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增强应对疾病、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等突发意外风险的能力,所有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均能获得资助。学校还设有260余项院系奖助学金,结合各专业特点助你创先争优。
鼓励升学
学校设立中山大学励志卓越奖学金和广东光大升学深造奖学金,奖励升学深造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追求卓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你的求学之路持续加油。
助力就业
学校开展求职创业补贴和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设立赴基层就业奖励,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支持毕业生参军、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基层单位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资助政策详尽介绍如下:
1.绿色通道
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按时缴纳学费、住宿费的本科生新生,可办理缓交学费、住宿费,缓交期限至当年12月31日。
2.本科生助学金
本科生助学金是专门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资助项目,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和捐赠助学金,所有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均可获助。
3.减免学费
学校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全日制学生减免学费。
4.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入学前通过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在入学后通过学校向中国银行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本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
5.特殊困难补助
学校为因遇到突发、临时性、特定的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特殊困难补助。包括本科新生补助、临时困难补助、伙食补助和春节补助等。
6.医疗补助
学校为因学生患病或因意外受伤所需治疗费用较高造成经济困难,且个人自付费用超过2000元的学生,给予医疗补助。年度内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在校期间累计补助不超过10万元。
7.紧急援助
学校为因患重大疾病所需治疗费用较高或因本人突发严重事故无力支付在校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提供紧急援助,单次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8.求职创业补贴
学校为有就业愿望并积极求职创业的城乡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已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每人2000元。
9.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国家为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基层单位就业,且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毕业生,给予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科生每人每年补偿代偿金额最高不超过8000元,原则上不超过五年(含五年),即补偿代偿总金额不超过40000元。
10.服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学生可办理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每年最高不超过 8000元。
11.基层就业毕业生奖励
学校设立基层就业毕业生奖励,表彰奖励参军、赴西部和基层就业毕业生,奖励金额3000至10000元。
12.勤工助学
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勤工助学,通过劳动取得合理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每小时报酬为25元,学生每月最高可获得1000元。
资助热线:020-84112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