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武汉工程大学 | 浙江海洋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56 | 186 | 
| 校友会(综合) | 165 | 312 | 
| 武书连 | 229 | 328 | 
| US排名 | 902 | 174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6 | 3763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2 | 3978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2 | 3978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51 | 4036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45 | 4356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45 | 4356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45 | 4356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35 | 49019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33 | 50109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31 | 5121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24 | 5486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7 | 836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77 | 836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75 | 882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8 | 5282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6 | 53866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0 | 57036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12 | 6126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93 | 48867 | 49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64 | 81533 | 495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562 | 83653 | 495 |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化工为鲜明办学特色的高校。学校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整体进入一本高校行列;2018年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26位;在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92名,湖北省属高校首位。
  学校按照“全面成才、追求卓越”的本科教育目标和“两型两化”(创新型、复合型、工程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深化以“三实一创”(实验、实训、实习,创新)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一直稳定93%以上,此外,学校一直高度关注毕业生的社会成长与发展问题,在学生好就业的同时,着力实现学生的高端就业。仅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亿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领导人是我校的毕业生。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当年考研升学率稳定在27%左右,其中考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毕业生在50%以上,有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应用化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化学类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材料类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化工与制药类 | 
| 制药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化工与制药类 | 
浙江海洋大学是一所国家海洋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并入,2016年更为现名。近60年来,学校数易校址、历经变迁,积淀形成了“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为我国东部特别是浙江省海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海洋特色日趋鲜明的办学之路。学校现有定海校区和新城校区2个校区,其中,主校区新城校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长峙岛,枕山环海,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
我校近几年平均就业率不断提高,本科各专业平均一次就业率(统计到当年8月31日)超过90%,到当年底就业率超过98%。本科毕业生只要就业心态平和、学习努力、综合素质良好,一般都能就业。
21世纪,世界各国的战略重点投向海洋,海洋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浙江省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是我省的重要经济支柱和新的增长极,以船舶工业、港口航运、生物制药为代表的我省海洋产业正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人才,作为省内唯一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的本科高校,我校已成为海洋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所以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校毕业生将在涉海领域有明显的就业优势。
| 人才需求领域 | 2015年 | 2020年 | 人 才 需 求 类 型 | 我校对应专业 | 
| 港口物流 | 4.1 | 5.1 |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规划设计、外向型国际物流、物流科学研究、船舶交易、航运经纪、融资管理、通关服务人才等 | 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会计等 | 
| 船舶工业 | 4.3 | 7 | 高中级管理、技术带头人才与技术骨干,金工、装配、计算机操作、嵌入式控制设备等安装维修技工;船舶检验、船舶研发、销售、检验检测人才等 | 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轮机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船舶工程与技术等 | 
| 海洋旅游 | 0.7 | 1 | 旅游职业经理人、旅游规划和旅游景区及渔农家乐开发规划人才、旅游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人才、游艇、会展、度假等产业和形象策划人才、复合型、外向型和应用型旅游人才、旅游教育人才等 | 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会计、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 | 
| 现代渔业 | 0.37 | 0.4 | 鱼类种苗培育和繁殖、基因研究、渔业捕捞、水产品精深加工、渔业船舶与机械专业人才等 | 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工程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等 | 
| 临港装备和大宗物资加工 | 1.4 | 5.2 | 海洋装备制造设计、研发人员,海洋仪器检测预测系统开发人才等;熟悉国内外物资市场形势、熟悉物资采购的相关政策法规、熟知大宗物资采购的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的大宗物资采购人才,大宗物资管理、财务方面人才,石油、矿砂、粮油、木材及煤炭等战略物资加工、储运、配送人才等 | 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财务管理、会计、油气储运工程、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 | 
| 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生物、海洋能源等) | 0.2 | 5.2 | 从事海洋科学研究与考察、水产养殖、海洋制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化妆品、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海洋科学教育、海洋科技研发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潮流能、核能等领域基础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人才,海洋新能源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等 | 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海洋工程类 |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水产类 |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海洋技术 | 本科 | 四年 | 海洋科学类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本科 | 四年 | 海洋工程类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四年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水产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