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192 | - |
| 高职排名 | 471 | 74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305 | 482904 | 150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二段 | 163 | 543992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62 | 282916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71 | 171376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13 | 85592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7 | 19516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学考体育类 | 专科批 | 293 | 2519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海滨之城——威海,占地800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基建投资9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过亿元,是一所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被列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支撑体系重点建设项目,是目前中国江北唯一的一所高等海洋职业学院。学院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足威海,面向山东,辐射全国,服务海洋”为定位,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以推进依法治校为手段,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四大发展战略,稳步向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目标迈进。
学院座落于美丽的海滨之城——威海。这里三面环海,春温秋爽,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是中国海岸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和谐融洽,刘公岛、天鹅湖、好运角等风景名胜享誉盛名,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学院面向大海,濒临海滩,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优美;毗邻荣乌高速公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和威海国际机场,交通便利,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成长的理想之地。
学院十分重视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主要设有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生源地贷款和勤工俭学等。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为在校生的14%,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分为1档1000元,2档2000元,3档3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银行类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每个借款人每年申请的最高额度不超过6000元,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同时,学院设立助学基金用于学生勤工俭学;学生顶岗带薪实习。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8月,前身是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2003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前期隶属广东省体育局,2020年6月15日正式划转广东省教育厅。建校以来,培养和涌现出了冼东妹、傅海峰、江嘉良、孙彩云、董兆致等一大批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明星。
学院目前开设运动训练、运动防护、体育艺术表演、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运营与管理、社会体育、休闲体育、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能训练10个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3个。其中,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顺利完成“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竞技体育专业、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为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运动训练专业实训基地、体育运营与管理实训基地、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实训基地、运动防护专业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立项建设项目;广东省全民健身公共实训中心、运动训练专业公共实训中心为广东省高职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建设项目。《运动防护》和《户外拓展指导与训练》两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广东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高职类在建项目。学院2012年以来承担教科研课题共13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14项、厅局级课题81项,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