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129 | - |
| 高职排名 | 101 | 55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2 | 118378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401 | 112028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391 | 115438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 专科批 | 344 | 128982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00 | 146811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5 | 65173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2 | 133787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458 | 58027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 专科批 | 424 | 76738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78 | 0 | 13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双高校立项建设单位”(A档);是“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大数据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授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教学改革试点院校”;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积极拓展优质就业资源,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长效机制,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8%以上,毕业生薪酬水平、人职匹配度、专业相关度等各项指标居于全省前列。学校有效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和中国信息通信、华为、昱升光电、华中数控、高德红外、中船重工七一七研究所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形成长期稳定人才输送通道。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入学时设有专门的绿色通道。为帮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还制定并实施了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和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学校每年拿出一定金额的资金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提供临时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岗位,保障学生基本生活需要。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求职补贴。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并在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是山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山西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院位于山西省会太原风景秀丽的晋阳湖畔,占地面积170亩。
办学思路明确。按照“立足电力,依托行业,培养电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以及“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开放活校、品牌名校”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需求、产教融合、集约共享、教培一体”的基本原则,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实力,积极构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继续教育“五位一体”的办学格局,打造“电力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电力科技创新的园区、电力企业文化辐射的中心”。
2020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截止到2020年12月28日,学校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00%,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从具体毕业去向来看,“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选择,占比为76.36%;“升学”次之,占比为19.64%。
表1- 2 2020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毕业去向 |
参加就业人数 |
比例 |
就业率 |
就业 |
420 |
76.36% |
96.00% |
升学 |
108 |
19.64% |
|
未就业 |
22 |
4.00% |
- |
注:就业率=(就业+升学)÷参加就业总人数×100.00%。
二、各院系(专业)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院系 |
专业 |
就业 |
升学 |
未就业 |
就业率 |
建筑工程系 |
建筑工程技术 |
56.52% |
43.48% |
- |
100.00% |
小计 |
56.52% |
43.48% |
- |
100.00% |
|
企业管理系 |
市场营销 |
80.00% |
17.14% |
2.86% |
97.14% |
小计 |
80.00% |
17.14% |
2.86% |
97.14% |
|
动力工程系 |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 |
87.50% |
12.50% |
- |
100.00% |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
80.65% |
15.48% |
3.87% |
96.13% |
|
火电厂集控运行 |
77.78% |
16.67% |
5.56% |
94.44% |
|
小计 |
80.40% |
15.58% |
4.02% |
95.98% |
|
电力工程系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 |
75.56% |
24.44% |
- |
100.00%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80.85% |
12.77% |
6.38% |
93.62% |
|
供用电技术 |
72.44% |
21.15% |
6.41% |
93.59% |
|
小计 |
74.74% |
20.82% |
4.44% |
95.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