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4 |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 | 184 |
| 高职排名 | 43 | 14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57 | 192187 | 20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00 | 225505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89 | 73177 | 20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421 | 113331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50 | 195131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80 | 78961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二段 | 423 | 214662 | 26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二段 | 457 | 193323 | 26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平行录取二段 | 432 | 209607 | 266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省唯一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高职学校,是全国首批28所、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校和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学校创建于1983年,原名芜湖联合大学。现有文津、银湖、白马等校区,占地2400余亩,学校总建筑面积70.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4亿余元,设有17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现有招生专业75个,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助学金:
(1)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可以向生源所在地教育局或农村信用合作社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贷款,每生每年最高可贷款人民币12000元,在校期间学生不需支付利息。贷款还款最长期限为毕业后15年。
(2)勤工助学:我校利用校内筹措经费建立勤工助学基金,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积极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岗。每月根据工作情况支付勤工助学报酬。
(3)国家助学金:根据核定指标和条件评定。国家助学金平均3300元/年/人。
(4)特殊困难补助:我校每年利用校内筹措经费,对遭受临时性、突发性灾害造成意外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补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5)学费减免:学校给予孤儿学生学费减免。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专科(高职) | 三年 | 自动化类 |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专科(高职) | 三年 | 计算机类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3年,学校的前身是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一所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1992年,邵逸夫先生捐资兴建原宁波师范学院“逸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浙江省最早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之一。1996年,原宁波大学、原宁波师范学院、原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设立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0年,原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学校、原国家林业局宁波林业学校并入宁波大学,原宁波林业学校专业、人员和原宁波海洋学校部分专业、人员划归职教学院。2003年,省政府批准在宁波大学职教学院的基础上组建为独立建制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为充分体现“分层教学、分类培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质量完成学业,学校推出以下措施:
1、开辟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特殊困难学生免缴费办理入学手续;
2、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助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金额原则上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
3、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校内奖助学金,最高奖励资助金额为8000元/人;
4、可申请学费减免,最高减免金额为6000元/人;
5、实施临时性困难补助;
6、实施“筑梦基金”,实现“资助”、“育人”与“成才”有机结合,个人单项申请金额不超过10000元,团体项目申请金额不超过20000元;
7、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按工作量优厚发放薪酬;
8、推荐与社会人士结对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