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蚌埠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 皖南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1 | 理科 | -/474(本科二批) | -/445(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21 | 文科 | -/555(本科二批) | -/547(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20 | 理科 | 526/499(本科二批) | 516/481(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20 | 文科 | 545/533(本科二批) | 539/523(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9 | 理科 | -/477(本科二批) | -/463(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9 | 文科 | -/542(本科二批) | -/531(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486(本科二批) | -/488(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文科 | -/537(本科二批) | -/525(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7 | 理科 | -/468(本科二批) | -/463(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7 | 文科 | -/501(本科二批) | -/482(本科二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4 |
| 文科 | 555 | ||||
| 甘肃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24 |
| 云南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495 |
| 贵州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5 |
| 海南 | 护理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 湖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8 |
| 江苏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3 |
| 河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0 |
本专业培养具备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社区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情况:历年来就业率均为100%。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5 |
| 文科 | 547 | ||||
| 浙江 | 护理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67 |
| 江苏 | 护理学(在滨江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
学校现为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是暨南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育部临床医学“5+3”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坐落于淮河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蚌埠,濒临千里淮河,承山水涵养之灵气,传杏林济世之流芳,现有龙子湖校区、治淮校区、宏业校区、淮上校区和高铁校区,占地面积1760余亩,是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和绿化模范单位,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和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近6000人(含直属附属医院),专任教师中教授140人、副教授360人,硕士生导师909人、联合培养单位博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9人,硕士学位的教师597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55人,省级教学团队15个;有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卫生系统青年领军人才、江淮名医等6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0余人,聘请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知名学者29名担任特聘教授。现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多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多家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和实习基地。4所直属附属医院承担着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4000多万人口的医疗服务任务,服务范围辐射苏、鲁、豫、皖等区域。
学校坚持“以医为本、以本为本、以生为本、以质为本”办学理念,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2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289名,硕士研究生2247名(含留学生);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级重点专科和重点培育专科、2个特色专科,2个国家新药Ⅰ期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合作单位”,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8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4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数106项,发表SCI、EI、Medline检索收录论文2800余篇;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3部,参编42部,公开出版发行《蚌埠医学院学报》《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中华全科医学》3种学术刊物。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法、德、日、澳、韩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学术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年均总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近8%;2021年临床医学、护理学双双荣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连续7年晋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获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获全国首届医学影像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全国首届护理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首届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实验教学改革大赛一等奖和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理学、工学等学科人才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在数学建模、软件设计、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等大赛和体育竞技中获国家级奖项160余个、省部级奖项190余个。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来,涌现出“最美列车女孩”林雪、路边救助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老人的薛帅帅、冲下公交施救路边昏倒老人的计星胜、路遇伤者积极施救的周青、“最美列车教师”张静、安徽省道德模范闻仲等众多感动社会的先进人物。中央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多名师生入选“安徽好人”。
63年办学历程中,一代代蚌医人薪火相传、励精图治,铸就了“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精诚为医、团结奉献”的蚌医精神,凝练出“笃学、精业、修德、厚生”的校训,培养出十万余名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他们中既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范先群,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陈孝平、王福生等五名院士为代表的医学科学领军人物,也有以“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刘晓林为代表的一大批扎根基层、救死扶伤、深受群众信赖的临床业务骨干和医药卫生管理干部,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7月,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成“全国知名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当前,在校党委带领下,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凝心聚力、苦干实干,为实现“全国知名区域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正不懈努力奋斗!
蚌埠医学院建立有科学、完善的学生奖励与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蚌埠医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含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单项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与缓缴、勤工助学及社会资助等。对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学校还有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表彰项目。
一、奖助标准
1、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金额为每生每年3300元,分特殊困难、困难、一般困难三级,特殊困难资助金额为每生每年4000元,困难资助金额为每生每年3000元,一般困难资助金额为每生每年2000元。
4、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借款学生在读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借款学生毕业当年不再继续攻读学位的,与经办机构和经办银行确认还款计划时,可选择使用还本宽限期。还本宽限期为5年。还本宽限期内借款学生只需偿还利息,无需偿还贷款本金。
5、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6、蚌埠医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级,特等奖每生每年奖励2000元,一等奖每生每年奖励1400元,二等奖每生每年奖励800元,三等奖每生每年奖励400元。
7、单项奖学金,每年每生100元/项。
8、特殊困难补助标准分500元/人、1000元/人、2000元/人三级,具体发放金额视学生偶发困难或特殊困难程度,并结合学生当年已获资助情况而定。
二、奖助对象
1、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蚌埠医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的奖助对象为我校取得正式学籍、在读二年级及以上符合条件的学生。
2、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我校取得正式学籍、在读各年级符合条件的学生。
3、学费减免对象为孤儿(指失去父母并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认定的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
皖南医学院地处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濒临浩瀚长江,汇集江南神秀。学校建于1958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年学校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学校成为安徽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六年。
学校现有银湖校区、滨江校区、赭麓校区三个校区,占地700余亩,各类建筑40余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濒临长江,绿水环绕,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也是我校办学的主校区。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法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检验学院、医学信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基础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 个二级学院。
学校初步形成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现有本科专业28个,涵盖医、理、工、管、经、法6 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9 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 个。学校是全国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5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和应用心理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重点培育专科20个,3个专科入选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专科百强。现有各类在校生2.5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969人,研究生1421人,成教学生6355人。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269人(含直属附院),专任教师1091人,高级职称718人,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有7名教师分别荣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4名教师荣膺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学术和技术带头6人、后备人选11人。1个教师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2个教师家庭荣获“2020年全国最美家庭”。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拥有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有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新修唐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的李济仁教授;有德技双馨、我校捐献遗体第一人的汪桐教授,更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正是一代代皖医人的薪火相传、无私奉献,奠定了学校事业的基础,成为学校最宝贵的办学资源。
学校注重教学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个、省级教学团队16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7 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6个、省级精品类课程41 门、省级一流课程25门,省级智慧课堂(含试点项目)12门、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7个;有10个省级科研平台: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疾病非编码RNA转化研究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皖南地区植物药活性筛选与再评价工程实验室、老年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徽分中心、安徽省危重症(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安徽省药物临床评价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种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8.6万册、电子图书430万册、中外文报刊1116种。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与合作,与8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近年来,组织选派200余名教职医护员工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进修、访学、培训等;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陆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先声药业集团等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实践教学、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作。2020年,与芜湖市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高水平大学。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20所。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建于1888 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和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是皖南及皖江地区医疗、预防、康复、急救的中心。该院于1926 年创办“芜湖医院护士学校”,1936 年更名为“芜湖医院怀让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曾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时有“北协和、南怀让”之称。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49年,原为宣城地区人民医院,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整体划归我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多功能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具有一批有较高声誉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实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多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近七万名医疗卫生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办学以来,学校秉承“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发展目标定位,深入贯彻创新、特色、应用、开放、协同发展导向,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引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战略,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0年皖南医学院江苏省招生专业: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药物制剂、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护理学、麻醉学、预防医学等11个专业。2020年皖南医学院江苏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2021年皖南医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法医学等4个专业。2021年皖南医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皖南医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2021)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

2020年皖南医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麻醉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等4个专业。2020年皖南医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皖南医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2020)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

2021年皖南医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6个专业。2021年皖南医学院河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皖南医学院河北省录取分数线(2021)类型批次招生

2020年皖南医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法医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药学等6个专业。2020年皖南医学院河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皖南医学院河北省录取分数线(2020)类型批次招生


皖南医学院智能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医学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皖南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