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普通类 | 227 | 109669 |
文科 | 327 | 57985 |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7 | 120585 | |
文科 | 322 | 70994 | ||||
2019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69 | 132735 | |
文科 | 193 | 82573 | ||||
2018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3 | 130586 | |
文科 | 298 | 64396 | ||||
2017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1 | 137189 | |
文科 | 284 | 75643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能力: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管理。
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测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CAD实训、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实训、机床电器控制实训、数控加工实训、液压与气动实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等。
就业面向: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等工作。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甘肃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普通类 | 227 |
文科 | 327 | ||||
宁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88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5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4 |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自治区唯一一所以培养轨道交通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
学校现有乌鲁木齐北京路校区、天津路校区和哈密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940余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7600余人,每年完成各类培训鉴定6000人次。
现有专任教师近300人,副高职称以上近100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00余人。拥有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铁道行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2人。
学校图书馆藏书26万余册,有电子文献5T、期刊107种。建有千兆校园主干网和网络中心,校园网覆盖学校的各个办公、教学场所。
学校设有运输管理工程学院、信息管理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和公共基础学院6个二级学院和一个思政(基础预科)教学部,开设2个本科专业、26个轨道交通类高职专业和7个中职专业,形成了以轨道交通“车、机、工、电、辆和供电”专业群为主体,先进制造类和现代服务类专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专业格局。
学校拥有铁路、城轨、机电、旅游服务专业实习(训)室(场)140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建有占地5.2万平方米,西北唯一、连接正线、列车开进校园的高铁实训站场,是集专业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比武、项目研究于一体的铁道综合生产性实训基地。
40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特色亮校、文化建校”的发展战略,凝炼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新铁职院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培养了一支扎根边疆,奉献铁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一批又一批新铁职院的莘莘学子,如同大漠胡杨、戈壁红柳,扎根在天山南北、戈壁荒原,奋斗在千里铁道线上,为边疆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已建成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铁集团机车驾驶员培训基地、国家铁路局全国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考试考点、中铁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职工培训基地,是新疆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哈密职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自治区第二产业职教园区副理事长单位、新疆物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新疆地方铁路协会副理事长单位,被誉为中铁乌鲁木齐局的“黄埔军校”。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按照自治区物价局审批标准执行。
学费:3300元/每学年
住宿费:800元/每学年
武威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先后整合了武威教育学院、电大武威分校、武威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武威财贸学校、武威师范学校、武威卫生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915年的武威师范学校。学校立足职业教育,坚持厚德长技、守正创新,已成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甘肃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甘肃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学校、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高校、首批甘肃省职业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甘肃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018年甘肃省教育厅、武威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在学校联合设立“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是中科院在全国首次、也是唯一与高职院校的联合办学,为服务“大国重器”钍基熔盐堆第四代核能系统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占地面积1594亩,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2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32亿元,图书馆藏书154万册。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现有专任教师63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59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225人,教学名师16人,甘肃省名中医5人,专业带头人91人,骨干教师187人,“双师型”专任教师320人,省级“园丁奖”5人、“青年教师成才奖”12人,市级“园丁奖”10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6人,建成省级各类名师工作室4个。
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学校紧密对接甘肃省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五个制高点、武威市“四大工程”和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有效对接核能、氢能等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光伏工程技术、设施农业、医学类等10个专业群,招生专业58个。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7个、骨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特色专业2个、骨干专业5个、优质专业8个、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1个。在建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2个、优质骨干专业群8个。形成了以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类专业为特色,国家级重点专业为引领,农、医、经、文、艺等综合发展的专业布局。全日制专科在校学生13204人。
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立“工学结合,一体三通”育人模式、构建政院校企“四位一体”联合育人新机制,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有效实现新形式,创新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路径,为高新技术产业落地所需人才培养提供范式。现有20兆瓦光伏扶贫电厂(生产性实训基地)1所、“三级甲等”附属中医医院1家、教师实践基地15家、校内实训室135个、校外实训基地188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武威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个、市级“创青春通用性众创空间”1个、市级工程中心1个。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个、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与江苏顺丰通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顺丰学院,与山东蓝海集团共建蓝海学院。组建职教集团2个,加入省级职教集团6个。
师生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学校积极搭建竞赛平台,全力推进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在国际比赛中获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获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53项,其他奖14项。学生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获优秀案例1项、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奖2项。每年向社会输送5000名左右毕业生,累计培养大中专学生17.6万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满意度达95%以上,85%以上的毕业生对就业岗位、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升职空间满意,为甘肃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学校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教育规划项目29项、教育厅科研项目63项、科技厅科研项目6项、市级科研项目15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2项,申报技术成果转化10项,创建科研平台10个,出版《武威职教理论与实践》92期。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98篇,出版专著85部、教材328本,获得专利125项、发明专利5项。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扶贫点古浪县黑松驿镇建成“一林一屋一基地”乡村振兴特色项目,有力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近五年累计完成社会培训近14万余人。
合作办学持续加强。着力推进“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工作,为国家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项目建设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干得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落实甘肃省与天津市签署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成立天津职业大学(西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天津职业大学辅导员职业能力研学基地,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推进两校间深度合作,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共同发展。按照《关于支持培黎职业学院建设发展的工作方案》,学校与培黎职业学院签订发展协议,全面对口帮建旅游管理专业。与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在改革成果、学校治理、联合招生、贯通培养、内涵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建立互帮共建协作机制,助推兰州——西宁城市圈建设。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发展协议》,双方将在学院高质量发展上建立协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16名。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新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质量完成“双高计划”建设任务,抢抓申办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大好机遇,以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抓手,辐射带动特色骨干专业群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建设“六个新武威”“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努力建成“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皇台路102号
电话:(0935)6975188 6975190
传真:(0935)6975190
邮编:733000
网址:http://www.wwoc.cn/
武威职业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5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5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甘肃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
武威职业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5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5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甘肃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高职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武威职业学院2022年在甘肃、宁夏等2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武威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甘肃高职(专科)批R段三年机电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