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工业工程、金融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办学地点:南校区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4 | |||
| 空间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5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4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4 | |||
| 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12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7 | |||
| 通信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10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4 | |||
| 信息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5 |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8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4 | |||
| 人工智能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4 | |||
| 自动化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3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13 | |||
| 软件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16 | |||
| 信息安全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4 | |||
| 物联网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3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2 | |||
| 遥感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3 | |||
| 信息对抗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四年 | 4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工业工程、金融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办学地点:南校区)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12460 |
| 测控技术与仪器(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5 | 12460 |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6 | 12130 | |||
| 信息对抗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6 | 12130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6 | 12130 | |||
| 遥感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6 | 12130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6 | 12130 | |||
| 空间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6 | 12130 | |||
| 信息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7 | 11796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7 | 11796 | |||
| 自动化(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7 | 11796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7 | 11796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8 | 11448 | |||
| 软件工程(第一、二学年学费4950元/学年,第三、四学年学费15050元/学年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8 | 11448 | |||
| 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9 | 11148 | |||
| 物联网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589 | 11148 | |||
| 信息安全(办学地点:南校区) | 591 | 10510 | |||
| 通信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592 | 10215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593 | 9938 | |||
| 人工智能(办学地点:南校区) | 593 | 9938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 | 597 | 8858 |
本专业是密切结合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外语水平良好,听、说、读、写能力强,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良好的学科前沿知识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空间科学与航天领域。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具备空间信息科学,现代通信理论,空间环境及探测,空间应用与开发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能够在航天工程、空间环境、空间探测、空间应用和空间资源开发以及其它相邻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与天线、射频电路基础、数值计算方法、微处理器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航天测控技术、航天传感器技术、工程有限元计算、量子力学、卫星工程、嵌入式信号处理实验、航天电子技术基础、空间物理基础、空间探测技术、导航原理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报考空间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也可在电子通信、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行业的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从事研究性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信息技术学科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于2003年新设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我校基于首批设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内首批建立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目前本专业为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第二类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基础上,历经13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已形成师资梯队合理,办学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教学、科研环境优越,基础坚实,师资力量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在教学和科研中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集成电路及各类集成电子系统设计人才培养为目标,重基础,宽口径,强素质,注重个性发展,培养数理基础扎实,外语基础良好,熟悉电子线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电子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及集成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工具,能在集成电路及集成系统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具有开拓创新意识与潜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与工程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学科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射频电路基础、通信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专业特色课:半导体物理导论、双极型器件物理、场效应器件物理、硬件描述语言、集成电路EDA技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可靠性、嵌入式系统与SoC设计、射频识别技术理论与实践、大规模可编程器件技术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就业领域宽,既可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工作,也可从事其它电子信息科学基础领域或新型交叉学科的工作。近年来有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考取(或保送)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达100%,就业单位涵盖了我国各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领域骨干企业。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质量工程建设的首批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获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是我校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7个专业之一,本专业软件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而且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管理能力、创新和创业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其成为能够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层次、工程型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专门人才,为振兴民族软件产业、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而服务。
采用“面向需求、突出特色、强调工程、分流培养”的模式,针对软件工程研究和应用领域,以及学生的个人志向和定位不同,本专业的培养类型分为专业学术型(攻读学术型硕士或直博)、工程实践型(攻读专业学位硕士)和就业创业型。
主要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由主干必修课程、主干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组成,其中主干必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概论、编译原理、Java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程序设计基础实训、程序设计综合实训。主干限选课程依据不同的方向开设,每个方向由六门限选课和一门分方向的工程设计构成。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每年为98%以上,就业质量高。就业去向集中在西安高新区和京津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西部地区就业人数逐年增长。一批优秀毕业生跻身于微软、IBM、腾讯、百度、华为、阿里集团等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及国有大型企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交叉专业,主要培养国家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物联网人才。本专业来源于计算机专业的嵌入式及计算机网络方向,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按照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建设。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物联网领域创新型人才,坚持“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向国家信息技术产业提供具备从事物联网基础及应用研究,物联网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科研、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及行业骨干。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通过主持或者参与中等规模以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能够成长为高级研发工程师、高级技术经理等行业骨干力量。
主要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嵌入式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物联网工程导论、传感器原理与信息感知技术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行业,也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通信等电子信息类其他专业领域继续深造。约有18%直接获得免试推免硕/博士生资格。就业面向IT及互联网高科技术企业,航空、航天、兵器、电子、船舶等国家重点研究所和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等,毕业生质量在国内享有较好的声誉。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统计学办学地点:南校区、电子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软件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人工智能办学地点:南校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信息安全办学地点:南校区

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日语、空间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物联网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类(包含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含

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封装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信息工程

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人工智能、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翻译、

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英语、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9个专业。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

2019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广东省招生专业:财务管理、物联网工程等2个专业。2019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广东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广东省录取分数线(2019)类型批次招生类

201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广东省招生专业: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4个专业。201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广东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

2019年西安科技大学广东省招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消防工程、车辆工程、化

201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广东省招生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办学地点:草堂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专业)办学地点:草堂校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办学地点:草堂校区、金属材料工程办学地点:草堂校区、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

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省招生专业:自动化办学地点:南校区、软件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信息安全办学地点:南校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办学地点:南校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通信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信息对抗技术办学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