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西安航空学院 | 云南警官学院 |
---|---|---|
软科(综合) | 459 | - |
校友会(综合) | 437 | 452 |
武书连 | 697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14 | 78689 | 341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6 | 103668 | 150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02 | 86842 | 34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0 | 22531 | 406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1 | 32538 | 15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10 | 43834 | 43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01 | 49167 | 43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54 | 15527 | 500 |
西安航空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
学校创建于1955年,原名为西安航空工业学校,隶属原航空工业部。1957年合并兰州航空工业学校。1960年升格为专科学校,更名为西安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后因国民经济调整而复原。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西安航空工业技术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划转地方,隶属陕西省人民政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建校6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为我国航空产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9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就业基本状况
一、就业率居全省前列,就业工作屡获殊荣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学校党委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视就业工作为学校的生命保障线,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当作学校的大事常抓不懈。学校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建立航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积极加强与市场、行业特色融合,主动出击,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在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基础上,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
长期以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连续多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被选定为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二、航空特色鲜明,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紧紧依托航空背景,树立特色品牌,与国内上百家航空制造业,航空维修、航空服务类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还积极挖掘热门主流行业就业资源,与国防军工、电子装备、机械制造、物流运输、互联网+等行业的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形成以航空制造业,航空维修、航空服务为主,多元并进的行业市场体系。近年来,到世界500强及央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签约总数的40%以上,到航空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签约总数的30%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经济开发地区及北上广、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三、校政、校企合作密切,就业基地建设效果显著
学校注重加强与政府人才机构和各类企业深层次的合作。先后与镇江市人民政府、西安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才中心、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社局、无锡新区人才中心、苏州产业园区人才中心等十多家政府以及人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与海南航空股份公司、天津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中航工业六三一研究所、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海航机务班”、“天航班”、“厦航班”、“631”订单班、“台达机械班”、“台达电子班”,建立了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国际航空制造有限公司、中国航天六院11所、海南航空股份公司、天津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等 200余个优质的就业基地。
四、就业服务优质,实现多方位就业帮扶
学校积极为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每年举办的中航工业集团专场招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聘会、春秋季综合类招聘会以及区域组团、企业专场招聘会约500余场,接待用人单位10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
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利用就业指导课程、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积极为家庭困难的毕业生申请求职补贴。
云南警官学院始建于1950年4月,是云南省教育厅与云南省公安厅共建、以公安厅管理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占地1382.16亩,总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馆藏图书118万余册(含电子图书),各类期刊890余种、共享9个中外文期刊、视频数据库,自建4个公安类特色数据库。拥有普通教室54间3935个座位,多媒体教室87间 7456个座位,教学实验室1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188台,体育运动场面积72659平方米。
学院设有奖、勤(助)、补、减四位一体的助学体系。
奖:对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评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云南省政府奖学金、云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
助(勤):我院学生处根据院属各部门工作要求设勤工助学岗位,由各学生大队推荐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在课余时间到相应工作岗位勤工助学,每月由用工部门考核后发给一定的补助。
补:根据国家、省级等相关文件精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生活困难补助,适当对英烈子女进行生活补助等。
根据国家、省级相关文件和政策,对退役士兵入校、在校生或者毕业生入伍、毕业后到边境县基层单位工作的学生进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减:根据相关规定适当减免英烈子女的学费、住宿费、车训费、服装费等。
奖、助、补、减都需本人向所在大队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证明,由学生大队评议后,报学生处研究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