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本专业培养掌握宽厚的热能动力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发电厂运行控制,汽轮机、锅炉等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管理能力;或者具有制冷空调技术和设备制造、运行及管理能力。培养能够在能源动力工程等领域中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系统运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与Auto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动力机械与设备制造工艺学、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汽轮机原理与设备、锅炉原理与设备、火力发电厂(热模块);制冷原理、制冷设备与装置、制冷装置自动化、空气调节工程(冷模块),以及能源与动力工程设计软件应用与开发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升本)-西安交通大学
本专业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生能够从事能源转换科学及应用领域内的工程设计、制造、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等各种专业技术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英语、工程数学(复、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现代管理学、形势与政策、电工学、工程热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动力测试技术、汽轮机原理、电站锅炉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原理、传热学、流体力学、热力发电厂。
西北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西北工业大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宽广专门知识,从事各类热动力装置、热动力控制、热能综合利用以及制冷工程与设备研究、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深造与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为相关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涉及航空、航天、航海、热电、核电、汽车、制冷等行业。主要从事相关的研究、设计工作,工作地点主要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国防和其它工业研究院所、工业集团和管理部门。可报考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近年录取比例超过50%。
能源与动力工程-西安石油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兼备,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宽厚、扎实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理论,具有创新精神,能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从事研究、设计、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锅炉原理及应用、燃气与蒸汽轮机原理及应用、泵与风机、供热工程、洁净煤燃烧发电技术、能源工程与管理、热力采油技术等。
专家谈专业:
1.研究对象
本专业的研究对象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以热能的高效利用和热功转化装备的工作原理、设计研究、安全高效运行为主线,要求毕业生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需要学生具备的特质
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能独立解决工业现场的实际问题,能合理有效地制定技术和管理方案,以满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学生应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能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培养特色:3.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群、学科基础课群和专业方向课群构成,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我校面向石油石化的行业特色,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课程设置兼顾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就业去向:4.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电力、能源、化工、炼油、生物、资源、医药、冶金等行业的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从事动力研究、设计、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其中16%左右学生会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余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率高达95%。
专家简介:崔璐,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西安石油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骨干教师。
能源与动力工程(高起本)-西安交通大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洁净转化与利用、动力装备与系统等方面专业知识,能从事能源、动力、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教学、管理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专业英语、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工程材料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测试技术、继电保护原理、汽轮机原理、电站锅炉原理、锅炉运行、新能源发电、热力发电厂、发电厂电气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泵与风机、锅炉制造工艺学、材料环境行为与服务性能。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简介-陕西理工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汽车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汽车、制冷、空调等行业从事设计、制造、管理、研究、运行、维护、营销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且能在其他制造业从事动力机械与热能设备的设计、运行、产品开发及实验研究工作。
二、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内燃机原理及设计、制冷原理及应用等、冷藏库设计、制冷压缩机、空调供暖原理及应用。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例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热能工程:、动力机械、汽车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等行业及其相关企业从事设计及制造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应用研究、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2008年西北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西北工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服务国家能源和动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内涵,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依托,历经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西北工业大学具新能源和动力特色的专业之一,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该专业涵盖了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风能和太阳能系统及工程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能源动力工程学科领域的高级科技人才。本专业分为水下动力和航空动力两个学科方向。
该专业的培养要求是::通过通识阶段的数理化、人文等方面的基础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具备认识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专业课程阶段的系统学习及实践教育,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同时,学生亦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就业取向,选修相应的有助于拓展视野和提高能力的课程,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气体动力学基础、传热学、燃烧学、热工测量、换热原理与设备、热工设备、制冷原理与设备。
能源与动力工程-西北工业大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宽广专门知识,从事各类热动力装置、热动力控制、热能综合利用以及制冷工程与设备研究、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深造与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主要为相关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涉及航空、航天、航海、热电、核电、汽车、制冷等行业。主要从事相关专业的研究、设计工作,工作地点主要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西安等国防和其它工业研究院所、工业集团和管理部门。近几年研究生的录取比例超过5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现代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师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 :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微机原理及应用、水力机械、电气设备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能在水利、水电、供水等部门从事机电设备及动力工程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实验研究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推荐或报考我院8个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继续深造,也可推荐或报考国内外院校博、硕士研究生。
发展前景:随着我国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发展,将需要更多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西安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西安航空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各种能量转换及能量有效利用知识,具备进行动力机械、热工设备的运行、检修、安装、初步设计和试验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能源动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思维活跃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在现代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热力公司、热力设备公司、电力建设公司、制冷设备公司、制冷站等方面从事运行、检修、安装、建设及设备调试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装置设计、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实践、工程制图、安装工程造价、施工技术与组织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长安大学
EnergyandPowerEngineering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能源与动力工程依托“交通运输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交通新能源开发、应用与汽车节能”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围绕车辆发动机结构、原理、设计、测试、电液控制、排放与环境工程、节能、新能源开发与应用以及热能工程和汽车行业新技术等方面,培养具备车辆动力机械(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控制、交通新能源开发与应用、汽车节能与环保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集热、机、电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学科平台优势突出:◆,教学与科研条件完善。国家级特色专业,在交通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节能与环保、汽车电子控制等热点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体系全面。拥有国内知名学者及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方向选择性大,从业口径宽。与多家知名汽车企业强强合作,形成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主干课程:【】
主干课程包括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工程热力学、发动机原理、发动机设计、汽车新能源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发动机测试技术等。
【硕士/博士点】对应的硕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对应博士点:车辆新能源与节能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学生发展前景】
就业:◆:一次率高于97%。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主要方向:发动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电子制造企业、石油化工企业、汽车运输企业、高等学校及相关科研院所。
◆读研:保研率在10%左右,考研率在35%左右。
◆出国:学生出国深造主要前往英、美、德等国的高等学府,近年出国率为3%左右。
温馨提示:体检受限――3.5一眼矫正大于800度。
招生咨询联系人:陈昊 职称/职务:副教授、机电与动力工程系副主任
电话:029-82334430 电子邮箱:chenhao@***.cn
说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时确定新名称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陕西科技大学
本专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能源动力类,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面向能源、化工、轻工等行业,突出能源电力与动力技术、尤其注重新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特色培养方向的拓展,培养具备宽基础及特色专业知识,并有较强工程实践、较宽适应和创新能力的追求世界一流特色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轻工、化工、能源等行业,从事研究、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机械设计、生物质燃料与能源、汽轮机原理、能源与动力设备管理与监测、新能源发电、能源环保工程概论、核电厂的运行与维护、氢能与燃料电池、智慧城市概论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能源与动力工程-陕西理工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制冷与空调的基本理论,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制冷设备、空调系统设计、制造工艺设计、制冷产品制造及设备运行维护,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民用空调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基本设计的能力,富有创业精神的一线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传热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热工测试技术、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自动化及测试技术、空气调节、暖通空调设计、车辆空调技术等。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修满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制冷与空调领域从事制冷设备、空调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制造、生产组织管理及制冷空调设备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工艺设计等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榆林学院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第一线,掌握热与流体、能量转换与利用的基本知识,具备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能源动力、制冷空调、化工、冶金、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设计、施工以及运行与维护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学、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及运行、泵与风机、热力发电厂设备及系统、热工过程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