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8 | 644 | 3049 | 433 |
| 专业志愿 | 614 | 595 | 19722 | |||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0 | 604 | 1345 | 483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理科试验班(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2 |
| 医学试验班(侯宗濂班,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2 | |||
| 工科试验班(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2) | - | 2 | |||
| 工科试验班(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1) | - | 58 | |||
| 经济学类(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4 | |||
| 数学类(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2 | |||
| 物理学类(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2 | |||
| 电气类(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16 | |||
| 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总3:程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16 | |||
| 自动化类(自动化,分流专收见招生章程) | - | 4 |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分流专业见招生窃程) | - | 8 | |||
| 生物医学工程类(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4 | |||
| 临床医学类(5+3规培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2 | |||
| 法医学(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2 | |||
| 护理学(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4 | |||
| 会计学(ACCA国际汴册会计师,人校后需一次缴纳课本费等39万元) | - | 2 | |||
| 公共管理类(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4 | |||
| 软件工程(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 | 2 | |||
| 文科试验班类(分流专收见招生G程)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6 |
| 外国语言文学类(分流拏业见招生章程) | - | 6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5 | 19722 |
| 文科试验班类(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4 | 1323 |
| 外国语言文学类(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 | 604 | 1345 | |||
| 法医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7 | 13614 |
| 工科试验班(机类) | 644 | 3049 | |||
| 公共管理类 | 645 | 2876 | |||
| 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 | 647 | 2556 | |||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647 | 2644 | |||
| 临床医学类(“5+3”规培) | 647 | 2634 | |||
| 软件工程 | 648 | 2395 |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 | 649 | 2274 | |||
| 经济学类 | 649 | 2350 | |||
| 数学类 | 649 | 2267 | |||
| 物理学类 | 650 | 2145 | |||
| 理科试验班(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实验班)) | 652 | 1993 | |||
| 理科试验班(物理,应用物理学) | 652 | 1977 | |||
| 医学试验班(侯宗濂班) | 653 | 1832 | |||
| 自动化类(自动化) | 653 | 1879 | |||
| 会计学(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入校后需一次缴纳课本费等3.9万元) | 653 | 1818 | |||
| 电气类 | 654 | 1755 | |||
| 工科试验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 | 656 | 1457 | |||
| 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 | 657 | 1376 |
培养目标:该专业实施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科学技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较强的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软件工程专业基础和国际最新前沿技术,能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具备大型软件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国际化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培养规划:在课程设置上,形成了以专业基础课程、软件开发核心课程、软件技术专项课程为核心的具有明显软件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大力加强学生实践性环节的培养力度,在课内外增加了一系列课程设计,聘请校外技术专家开设应用软件开发实训,安排在校生集中在校内和赴校外企业完成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实训。另外,由于软件行业涉及领域广泛,在主干课程外,鼓励学生选修包括人文科学的外语、管理、经济、法律、艺术等相关课程。
毕业去向:在近年来的毕业生中,获得保研资格的人数超过20%,约20%的毕业生出国深造。毕业生就业主要在IT行业以及政府、金融、教育、信息服务等诸多行业中,从事大型软件项目或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管理和行业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等大城市,IBM、谷歌、微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平安、花旗银行等知名企业都很欢迎该专业的毕业生。
法医学(五年)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能解决法律问题的科学。法医学是以医学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也是面向法学的社会科学,又是沟通法学与医学两个学科门类的桥梁学科。在“依法治国”实践中,法医学为侦查、审判以及医疗纠纷、灾害事故鉴定提供科学证据。
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由我国著名法医学家胡炳蔚、刘明俊教授于1953年创建,是国内最早创建法医学本科专业的6个单位之一,为法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是我国唯一的法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1996年率先成立全国首家法医学院,1999年被批准建立我国唯一的卫生部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共建法医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目前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同类专业排行第一。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备扎实的法医学系统理论与实践技能,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与法医学相关的法律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初步具有法医学鉴定、科研能力和一定发展潜力的高级法医学专门人才。
师资条件:拥有一支出色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现有法医学专任教授、副教授1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兼职)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专兼职博士生导师16名,外聘国内外客座、兼职教授8名。国际知名刑侦专家李昌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原主任)均在我院招收博士生。
教学条件:为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共建法医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法医学重点实验室、“法医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
培养特色:该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采用国际通行的临床医学后教育模式,前期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完全一致,后期强化法医学实践教学环节,理论与案例教学紧密结合,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案件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未来提升空间。
毕业去向:经过近十年的建设,本学科已成为我国法医学领域领军学科和高级法医人才成长的摇篮,培养的学生质量和数量均名列国内同类学科前茅。毕业生中近50%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少数出国深造,其余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保险行业及高等院校从事法医学鉴定、科研和教学等工作。我校法医学专业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全国模范检察官”顾晓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亚军、著名法医学专家王雪梅等一批杰出校友,毕业生深受公、检、法等用人单位的青睐。
护理学(四年制)
护理学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属医学领域一级学科。
我校护理学专业创建于1986年,198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高等护理教育本科生,是国内最早开展护理本科教育的院系之一。1994年获得“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项目(POHNED)”硕士研究生班承办权。1998年和2011年分别被授予护理学硕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获批临床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已具备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及留学生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同时也是华夏高等护理教育联盟发起单位之一,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会护理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卫计委护士注册考试命题基地,教育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指导护理对象认识人体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对其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发展潜力;能够在各级医院、健康保健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社区健康服务、预防保健等工作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
师资条件:护理系现有教师共3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6人,讲师11人,助教4,教辅人员4人,职员1人。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绝大多数教师博士毕业并有国外进修学习背景及学科交叉背景。多名教师在护理学术团体中任职。同时兼任国内外多种护理杂志,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Nursing Education in Practice Nursing等的编委工作, 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并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
教学条件:护理学系现有国家级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先后主编及副主编全国护理规划教材26本,参编教材80余本,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实践条件和实完善训基地,其中陕西省护理学教学示范中心、三级甲等附属教学医院和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为学生的护理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培养特色:该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课程设置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护理学理念,采取小班精英式互动教学,注重学生沟通交流和合作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与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就业及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毕业去向:毕业生能够在各级各类医院、保健单位、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护理教学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护理教学、护理研究等工作。我校护理学专业毕业生近60%推荐免试或考取研究生,约10%出国深造,其他学生多在国内知名三级甲等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各附属医院等从事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在护理院校从事护理教学工作。
学制与学位:该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医学/理学学士学位
会计学(ACCA+CPA,国际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
培养目标:本方向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管理、经济、咨询、法律、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既了解中国实际又特别精通国际会计、审计惯例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级国际化专门人才。
师资条件:拥有14名教授、副教授, 15名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名,陕西省教学名师1名,宝钢优秀教师2名,ACCA全国优秀教师2名,“会计学”陕西省教学团队。
培养特色:本方向为国内首次将国际会计师ACCA专业方向与中国注册会计师CPA专门化方向相融合的专业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适应性、组织性、协调性,可以满足国内外各类单位对会计人才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学制四年, 学生完成学校ACCA & CPA方向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可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同时,符合条件的学生有机会获得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应用会计的荣誉学士学位。
毕业去向:ACCA学生目前就业率100%,就业层次高。其中,约50%的学生到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工作;30%的学生到美孚、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大型国企或国家机关工作;20%的学生到国外知名大学留学,或到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名校读研深造;一些学生已经担负了重要工作,其表现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培养出了孙又奇、李忠林、胡永康等知名学者和赵政党等一批知名银行家。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被誉为东方的“MIT”。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1955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6年起师生分批迁赴西安;1957年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被列为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A类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是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等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设有27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书院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在编教工6538人,其中专任教师3729人。师资队伍中有两院院士4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9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6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9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34名、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1名。
现有学生48082名,其中本科生21141名,研究生26941名。本科专业9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48个。建有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5月,学校16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4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
建校120余年来,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的优秀品格,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张元济、蔡元培、蔡锷、黄炎培、邹韬奋、陆定一、钱学森、张光斗、吴文俊、江泽民、黄旭华、侯宗濂等,为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西迁以来培养了林宗虎、蔡睿贤、曹春晓、蒋新松、李鹤林、叶尚福、李佩成、姚穆、陈国良、雷清泉、熊有伦、涂铭旌、李伯虎、苏君红、孙九林、陈桂林、程时杰、孙才新、韩启德、谭铁牛、丛斌、郝跃、陈政清、江松、房建成、王华明、汤广福、郭万林、吴宜灿、罗琦、严新平等43位两院院士;高华健、锁志刚、姜晶、刘奕路、梁平、陈掌星等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等海外院士。
迁校65年来,为国家输送了28万余各类人才。2020年在中西部工作毕业生比例已达55%以上,为国家的西部发展战略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声誉,涌现了杨嘉墀、陈惠波、温熙森、肖胜利、马德秀、雷菊芳、崔殿国、孙来燕、张国宝、贾全喜、王珏、连维良、温枢刚、汪建平、辛保安、江小涓、蒲忠杰、于杰、何金碧、张月娥、桂生悦、卢雷、张雅林、葛红林、赵欢、仇建平、梁海山、冯兴亚、周鸿祎、陈曦、刘光斌、郑海涛、路一鸣、樊登、刘烈宏、张冬辰、王东峰、刘奇、郭文珺、景海鹏、陈冬、薛莹、张新等一批知名校友。
学校落实“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
2006年,实行了“书院制”,书院、学院“双院制”培养模式为学子插上腾飞的翅膀。2017年,学校成立本科生院,落实“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建立“横向协作、纵向贯通、教书和育人统筹协调”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坚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从1985年开始,先后创办“少年班”“钱学森试验班”“侯宗濂试验班”“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班”“人工智能试验班”等,以钱学森学院为载体,把钱学森精神和智慧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独特的教育理念,宽松的学习氛围,强大的师资配置,良好的教学效果备受学生和家长好评。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8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3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50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9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2门,拥有8个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7篇、提名奖46篇。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力。迁校以来,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交大的引领作用,其中包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第一个汽轮机、汽车制造、制冷与低温和压缩机专业,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
迁校以来,学校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2000年至今,主持“973计划”项目2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832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承担的文科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37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6项,与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中央编译局等共建17个高端智库,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
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167个文化社团,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九州名家”“纵论四海”“思源大讲堂”“学而论坛”“新港报告”“创源论坛”等成为师生开拓视野的经典品牌。历年来,交大学子在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国际英语演讲大赛、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世界大学生赛艇锦标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选拔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Robocon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类)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佳绩。
国际交往广泛。2000年至今,已邀请25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及2000余位国外教授来访讲学,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的世界各国学者、企业高层、政府要员更高达2万余人;派出赴国外访问、进修、研究及攻读学位的教师和学生2.8万余人次,参加国际会议2000余人;与美、日、英、法、德、意、新、韩等44个国家和地区逾320所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现有兴庆、雁塔、曲江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480亩,各类建筑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图书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为“钱学森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3794平方米,阅览座位3604余席;累计藏书576万册(件),中外文报刊10175种,中外文现刊1307种。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132个平台约72个子库;拥有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5.9万余种,中西文电子图书175.9万余种。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目标,在4个领域上建立了8大平台、29个研究院和300多个科研基地,将服务学科交叉、军民融合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服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科技成果转孵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
领衔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吸引3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大学加盟,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智库和研究平台,致力于为社会发展与民族复兴服务。
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15位西迁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老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希望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赴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并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对西迁精神的核心、精髓等进行深刻阐释,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奋进。
校 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办学定位: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
西迁精神:
内涵: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核心:爱国主义
精髓: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使 命:培养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人才。保存、创造、传播知识,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愿 景:把学校建成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往、栋梁之材辈出、文化影响广泛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江西省招生专业:会计学(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自动化类(自动化)、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电气类、工科试验班(机类)、化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数学类、经济学类、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医学试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数学类、经济学类、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工科试验班(机类)、工科试验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工科与管理贯通)、理科试验班、会计学、工科试验班(2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工科试验班(机类一)、计算机类、理科试验班(物理)、会计学(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工科试验班(工科与管理贯通)、自动化类、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医学试验班(侯宗濂班)、软件工程、化工与制药类(装备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理科试验班(计算机)、会计学(ACCA)(除学费外,新生入学还需一次性缴纳课本费等39万元)、软件工程、工科试验班(工科与管理贯通)、物理学类、电气类、医学试验班(侯宗濂班)(雁塔校区)、电子信息类(电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理科实验班(数学H)(数学与应用数学(试验班))、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法语)、人工智能(AIH)、工科试验班(智能电气与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

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之智能制造Q)(机械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Q为预资格生,详见招生章程)、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法语、日语)、人工智能、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之智能电气Q)(电气工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理科试验班(卓越计划专业预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材料物理、生物技术、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工科试验班(越杰计划机类专业预选)(能源与动

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文,英语、法语、日语)、理科试验班(数学H,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经济学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经济统计学、电子商务)、会计学(ACCA)、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试验班类(法学、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与新媒体、汉语言文学)、医学试验班(护理学)、经济学类、理科试验班(数学H)、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H)、工科试验班(电类)、工科试验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物理学类(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软件工程(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护理学(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工科试验班(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1)、工科试验班(分流专业见招生章程)(2)、临床医学类(5+3规培分流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