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西北民族大学 | 青海师范大学 |
---|---|---|
软科(综合) | - | 259 |
校友会(综合) | 223 | 230 |
武书连 | 393 | 569 |
软科(民族) | 5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67 | 24151 | 44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13 | 48061 | 336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396 | 56759 | 440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365 | 72428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517 | 5504 | 502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09 | 6758 | 502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89 | 10747 | 432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481 | 12720 | 502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448 | 21931 | 432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40 | 34827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506 | 7293 | 432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50 | 4241 | 320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35 | 5315 | 330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379 | 10659 | 320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一段 | 324 | 17839 | 320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96 | 1009 | 395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61 | 1963 | 405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33 | 3114 | 395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一段 | 402 | 4801 | 395 | |
2021 | 蒙文班 | 本科一段 | 333 | 9933 | 40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372 | 11437 | 330 | |
2021 | 优师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454 | 3985 | 330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36 | 5237 | 330 | |
2021 | 藏文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394 | 9019 | 330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341 | 15421 | 3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426 | 3453 | 405 | |
2021 | 优师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478 | 1445 | 405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69 | 1709 | 405 | |
2021 | 藏文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55 | 2206 | 405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08 | 4425 | 395 |
☆国家部委直属高校
☆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高校
☆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高校
☆两次荣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西北民族大学前身是西北民族学院,成立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3071亩,分西北新村校区和榆中校区。建校67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6万余人。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根据《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甘肃省财政厅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西北民族大学学分制学费正式收费标准的批复》(甘发改收费【2015】948号)文件,学校学年学费收费标准如下:预科(文)、文科类专业3800元/ 学年;预科(理)、理科类专业4300元/学年;外语类专业4400元/学年;工科类专业4500元/学年;医学类专业48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6900元/学年;民语类文科专业2500元/学年;民语类理科和英语(蒙英双语)专业3000元/学年;新疆文、理预科3000元/学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专业20000元/学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的藏语言、蒙古语言、维吾尔语言专业方向的非民语考生免收学费。
根据住宿条件的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住宿费用,一般为每学年800-1200元。
简史 青海师范大学坐落于西海锁钥、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宁,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
地位 历经66年的开拓进取,学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是一所具有教师教育、民族教育和高原地域特色的文理工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