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能源转换与利用、低污染排放的理论和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电力和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内燃机、能源系统和动力设备的设计、研究、制造、运行、管理及营销等方面工作,也可从事其它动力机械(如流体机械、水力机械)和动力工程(如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等)领域的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连海洋大学
学 制:四年
培养目标::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力学、控制工程基础、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制造工艺与制冷控制等。
体检要求: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
毕业去向::可在工业、国防、民用等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从事能源动力、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特别在内燃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新能源工程、热电工程、汽车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研发、维修、管理、营销等方面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1)专业简介
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能源动力专业学位授予权,建设有行业特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在校本科、研究生500余人,80%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培养目标:(2)
培养以能源和力学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测控技术为支撑,掌握能源与动力、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和系统节能理论和技术,能够在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生产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3)
课程设置:4个特色方向,即能源动力、电厂热能、石化节能和暖通燃气,形成以力学、电学、热基础理论为依托,加强学生对能源行业工程、技术、装备、工艺、控制及管理的理解和认知。
能源与动力工程(AISEC)-沈阳工程学院
该专业是国际化课程认证渠道的专业类型,该专业除学习本专业所有能够被国外高效认证的专业课程外,更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一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灵活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另一外方面使学生接受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课程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能源与动力工程(AISEC)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受国际化通识教育,使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和参与国际化技术水准的专业化技术人才,专业课程体系达到国际化高校互认目标,培养人才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面向火力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核电厂及其他能源动力领域,毕业生一方面具有海外留学的综合知识优势,另一方面在国内还可主要从事能源动力设备的运行、安装、检修、调试、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等工作。
培养模式::学生在国内就读期间,将采用国际教学标准与我校人才培养特色体课程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所有的课程均采用英文授课方式,并聘请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进行授课。集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化教育资源、享受国际化教育、多元化出路于一体的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一)、大学英语(一)、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系统设计与分析、集控运行、制冷空调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沈阳化工大学
为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化工大学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家研究型技术大学联合开办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中俄合作办学本科专业。
本专业为辽宁省特色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家和省级人才培养水平。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本专业将利用中俄合作双方在师资、教材、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养掌握能源动力领域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能够解决各行业与能源动力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具备在能源、电力、动力机械、化工、冶金、制冷、暖通空调、环保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系统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和组织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较强国际沟通交流能力和国际化服务意识及创新意识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基础、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制冷原理、供热工程暖通与空调、自动控制等。
毕业去向::国内外与能动专业相关的机构,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涉外机构等部门工作,或出国继续深造。
机械类创新实验班含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2、电气信息类创新实验班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3、化工环境生命类创新实验班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附件2: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计划(盘锦校区)
学部(学院)专业名称/类别招生人数大类或专业(学制)/招生代码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30应用化学(四年)/070302化学工程与工艺(石油化工)120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天然气化工)35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081301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60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四年)/081303T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90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四年)/081305T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技术120海洋技术(四年)/070702食品与环境学院环境生态工程90环境生态工程(四年)/082504食品科学与工程90食品科学与工程(四年)/082701生命与医药学院生物信息学30生物信息学(四年)/071003生物科学50生物科学(四年)/071001药学90药学(四年)/100701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60知识产权(四年)/030102T文法学院商务英语60商务英语(四年)/050262运动训练20运动训练(四年)/040202K运动康复40运动康复(四年)/040206T商学院电子商务60电子商务(四年)/120801人力资源管理65人力资源管理(四年)/120206经济学60经济学(四年)/020101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100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四年)/080206H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80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四年)/070302H总计 1350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沈阳化工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能源动力领域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各行业与能源动力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具备在能源、电力、动力机械、化工、冶金、制冷、暖通空调、环保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系统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和组织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基础、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制冷原理、供热工程暖通与空调、自动控制等。
本专业拥有一支科研及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具有流体机械、传热传质、热工仪表及控制、燃料燃烧、制冷工程专业实验室以及传热过程与节能技术研究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特色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4年获批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沈阳工程学院
“国家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综合评价”排名第一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现代火力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核电站、供热企业及其它能源动力工程领域,从事热力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安装、检修、调试及热力工程设计等工作,也可以从事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污染物减排、环境监测与防护、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热力发电厂、汽轮机设备及系统、锅炉设备及系统、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电厂自动控制系统、泵与风机、集控运行、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洁净煤燃烧技术、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理论及设备、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力学、电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大学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矢量分析与场论、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工程制图与CAD等。
实践环节::发电厂机务部分设计实训、模拟电厂运行实训、热力设备检修实训、集控运行综合实训、DEH综合实训、汽轮机综合实训、锅炉综合实训、热工基础实验实训、工程制图与CAD实训、汽轮机热力计算、锅炉热力计算、燃烧设备设计及计算、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传热学课程设计、泵与风机课程设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设计、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工程制图测绘、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认识实习、计算机实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科技创新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