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专业-长江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有害生物的识别、鉴定、监测、风险评估和控制,以及动植物检疫、农残检测分析、转基因生物及其安全评估等的教学、科研、生产、监督、执法、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并熟知国际生物安全体系和有关标准体系,熟悉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开发和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农林相关单位发挥自己的特长。
主要课程::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微生物学、农药学、生物农药、病虫害预测预报、生物安全法规与标准、农残监测与控制、植物检疫学、环境保护学。
就业方向::各类公务员、海关边检及国内动植物检疫单位、国家安全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科研院所、园林单位、现代农业企业、农产品质量检测部门等农业相关单位。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湖北民族学院
本学科主要发掘:、整理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其濒危机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评估其未来濒危因子并研究有效的物种保护策略和人工繁殖(育)技术;研究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的社会经济价值,尤其是食用和药用价值,开发新型食品或药食兼用食品,研究其化学成分,发掘潜在的优良基因资源,开发高端保健食品或新型药品,为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提供良好的原始资源;该学科是珍稀物种保护、物种资源发掘整理和特殊物种的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源泉。
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保护生物学方向:该研究方向在广泛的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已知物种资源消涨进行统计、监测、评估和预测,确定濒危等级,对未知物种进行系统学鉴定分类并确定濒危等级,从系统进化和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其濒危机制并提出科学的保育策略。
野生动植物开发利用方向:该研究方向对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野生动植物进行资源繁育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和其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鉴定和药理学研究,尤其是利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对于民族药和民间药野生资源的药用价值和药食兼用保健价值进行开发研究,野生资源的再生研究和相应的GAP基础理论研究,为发掘、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2)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本学科以生态学与美学为基础,以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为宗旨,以城市、风景区、森林公园中栽培应用的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花卉现代化栽培、生产、繁育及其室内外应用、装饰为主要内容,研究其种质资源、生态习性、地理分布、栽培繁育、环境保护、遗传育种、花卉营销及园林规划设计的综合性学科,是我国园林专业、观赏园艺专业和森林旅游专业的主要支撑学科之一。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市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园林植物在城市及风景区中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因此,该学科在我国的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该学科是当前快速发展的学科之一。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方向: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园林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收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以及种质利用。主要对各种园林植物如牡丹、菊花等种质资源进行长期、全面、系统征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类和保存研究,并对这些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经济性状、抗病性、品质、遗传特性等进行科学的观察鉴定和总结,筛选评价出一些优异种质在生产和育种、科研上利用。
园林植物生理生化方向: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园林植物的繁殖、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及其花期调控,特别是园林植物开花生理、采后生理和逆境生理。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生长因子对园林植物个体及小群体各生育期的光合作用、物质代谢、生物量、花芽发育、开花的影响,以及环境胁迫下植物各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响应;在栽培条件下利用环境因子调控及化学调控来控制重要观赏植物的花期;鲜切花采后体内水分、糖类、蛋白质、核酸、有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植物激素对切花品质的影响,以及重要观赏植物鲜切花的保鲜液配方、保鲜技术与保鲜机理。
植物保护-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1)理解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
(2)掌握作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常用农药使用方法;
(3)能运用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技术,进行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4)掌握常用农药的使用技术。
二、试卷结构
(一)试题难度比例
试题易中难比例为3.5:5:1.5。容易题占35%,中难题占50%,稍难题占15%。
(二)题型占分比例
1.单项选择题90分(3分×30=90分)
2.判断题60分(2分×30=60分)
(三)专业知识考试命题知识点及分数分布
分数值 考核内容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运用分值合计植物基础18167445植物生长与环境1396230农业气象332210大田作物栽培17145440植物保护985325分值合计
三、题型示例或考试样卷
专业知识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3分,总分9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A)1.22g二氧化碳和多少克水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A.9g B.18g C.22g D.44g
(D)2.下列植物中属于常见的异花传粉植物的是。
A.辣椒 B.白菜 C.番茄 D.南瓜
( )3.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A.高温 B.低温 C.空气 D.光照
二、判断题(共30题,每题2分,总分60分)
正确的在括弧内打“√”错误的在括弧内打“×”,判断错误或未判断均不得分。
(√)1.日差较大,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
(×)2.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的大含水量。
第二部分技能操作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一、技能操作考试要求
技能操作考试由一个必考项目和一个选考项目组成,选考项目为三选一。具体情况如下表:
考试项目内容考试时间(分钟)分值(分)技能操作考试必考项小麦种子活力测定(红墨水法)60200选考项(三选一)一、植物种子千粒重测定60140二、农药配制三、土壤水分测定(酒精燃烧法)合 计120340
二、技能操作考试内容、评分办法(见下表)
监考教师对照考核标准评分。
必考技能:小麦种子活力测定(红墨水法)评分参考
序号考核内容考核要点考核标准分值1安全文明作业(10分)实验卫生习惯穿工作服给4分;着装不适合实验环境的给0分4言行举止擦操作台给2分、洗手给2分;否则给0分4听从指挥给2分;不关注指令给1分;完全不听指令给0分22器具准备(10分)器具选择或清洗正确选择器具材并认真清洗给10分;简单冲洗给6分;不洗给0分103小麦种子活力测定(150分)种子取样从经过浸种吸胀后的小麦种子中,随机数取50粒放置于蛙板上,种子分取方法正确、数量准确给15分,取样操作规范、熟练给5分。20切分种子将取出的种子用单面刀沿种子胚的中心线纵切为两半,切分方法正确20分,所切分的半粒完整20分,每份选取一半放入培养皿中10分50种子染色及冲洗染色剂加入量适宜15分,染色时间适宜15分,清洗种子10分40生活力观察识别种子方法正确20分,对死种子、活种子分别进行计数20分;404技术熟练度(20分)60分钟内完成30分钟内完成给20分;31—50分钟完成15分,60分钟内完成12分,超时不得分205清场(10分)器具清洗还原器具清洗干净3分,物品放回原位3分6清理实验环境清洁实验台4分4合计200
选考技能一:植物种子千粒重测定评分参考
序号考核内容考核要点考核标准分值1安全文明作业(10分)实验卫生习惯穿工作服给4分;着装不适合实验环境的给0分6言行举止擦操作台给2分、洗手给2分;否则给0分2听从指挥给2分;不关注指令给1分;完全不听指令给0分22器具准备(10分)器具选择或清洗正确选择器具材并认真清洗给10分;简单冲洗给6分;不洗给0分103植物种子千粒重测定(90分)种子分取种子分取方法正确、数量准确给15分,有重复给10分25种子清理能分辨种子的杂质并清理给给15分15称重天平操作正确给15分,能正确计数给10分25结果写出正确的种子千粒重的计算公式给10分;准确计算千粒重的结果给10分;结果保留位数给5分254技术熟练度(20分)60分钟内完成30分钟内完成给20分;31—50分钟完成15分,60分钟内完成12分,超时不得分205清场(10分)器具清洗还原器具清洗干净3分,物品放回原位3分6清理实验环境清洁实验台4分4合计140
选考技能二:农药配制
序号考核内容考核要点考核标准分值1安全文明作业(10分)实验卫生习惯穿工作服给4分;着装不适合实验环境的给0分6言行举止擦操作台给2分、洗手给2分;否则给0分2听从指挥给2分;不关注指令给1分;完全不听指令给0分22器具准备(10分)器具选择或清洗正确选择器具材并认真清洗给10分;简单冲洗给6分;不洗给0分103农药配制(90分)正确识别农药标签正确识别农药标签制剂浓度给10分,识别施用量给5分15制剂用量计算正确写出正确的制剂用量公式给10分,并能正确计算结果给10分20称重根据计算结果准确称重给15分15二次稀释法稀释采用二次稀释法稀释给3030定容定容准确给10分104技术熟练度(20分)60分钟内完成30分钟内完成给20分;31—50分钟完成15分,60分钟内完成12分,超时不得分205清场(10分)器具清洗还原器具清洗干净3分,物品放回原位3分6清理实验环境清洁实验台4分4合计140
选考技能三:土壤水分测定(酒精燃烧法)评分参考
序号考核内容考核要点考核标准分值1安全文明作业(10分)实验卫生习惯穿工作服给4分;着装不适合实验环境的给0分4言行举止擦操作台给2分、洗手给2分;否则给0分4听从指挥给2分;不关注指令给1分;完全不听指令给0分22器具准备(10分)器具选择或清洗正确选择器具材并认真清洗给10分;简单冲洗给6分;不洗给0分103土壤水分测定(90分)铝盒称重天平操作正确给10分,能正确称量铝盒重量给10分20称取土样剔除土壤中石砾、根系等杂物给10分,称取适量土样并记录给10分20酒精燃烧加入酒精适量给5分,燃烧充分给15分,冷却后称重正确数据给10分30计算结果正确写出土壤水分含量公式给10分,结果正确保留一位小数给10分204技术熟练度(20分)60分钟内完成30分钟内完成给20分;31—50分钟完成15分,60分钟内完成12分,超时不得分205清场(10分)器具清洗还原器具清洗干净3分,物品放回原位3分6清理实验环境清洁实验台4分4合计140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二O一五年十二月二日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湖北民族学院
发掘、整理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其濒危机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评估其未来濒危因子并研究有效的物种保护策略和人工繁殖(育)技术;研究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的社会经济价值,尤其是食用和药用价值,开发新型食品或药食兼用食品,研究其化学成分,发掘潜在的优良基因资源,开发高端保健食品或新型药品,为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提供良好的原始资源;该学科是珍稀物种保护、物种资源发掘整理和特殊物种的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源泉。通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在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保护生物学、野生动植物开发利用方面已形成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保护技术研究方向:以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物种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进行调控、管理,探索生态系统的自然制衡及其自组织机制。
野生动植物开发利用研究方向:对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野生动植物进行繁育和可持续利用研究。
森林生物工程研究方向:利用野生植物进行重要抗性和经济性状基因克隆及树木遗传改良;植物离体再生原理与技术研究;森林植物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的细胞工程利用及调控机理研究;生物硒资源研;树木产业化微繁技术研究。
(2)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本学科是以生态学与美学为基础,以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为宗旨,以城市、风景区、森林公园中栽培应用的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花卉现代化栽培、生产、繁育及其室内外应用、装饰为主要内容,研究其种质资源、生态习性、地理分布、栽培繁育、环境保护、遗传育种、花卉营销及园林规划设计的综合性学科,是我国园林专业、观赏园艺专业和森林旅游专业的主要支撑学科之一。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方向:研究园林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收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以及种质利用。
园林植物生理生化研究方向:研究园林植物的繁殖、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及其花期调控,特别是园林植物开花生理、采后生理和逆境生理。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湖北民族学院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省内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004年成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2008年成为湖北省优势学科。现有团队成员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9人,讲师8人;有博士8人,硕士13人;有硕士生导师13人。是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相对稳定、团结进取、乐于奉献的学科团队。
该学科现有:“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有星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七姊妹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3个校外科研基地;有1个面积为20公顷的校内实习基地,包括森林、茶园、果园、树木标本园、药用植物展示园、苗圃、科研试验区;有1个面积2500m2的智能化温室大棚。具有良好的学科平台(基地)和独特的资源优势,为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本学科所属的园艺专业,2008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现有“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技术”和“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与天然产物开发”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培养具备生物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以及生态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可在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环境保护、林业、农业、园林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大型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和市场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方向:主要在两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一是武陵地区野生植物及特色植物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武陵地区特有植物硒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该方向率先进行了该地区特有野生植物—葛仙米的相关基础研究、薇菜生理生化与生态学研究、滕茶的化学与营养成分研究,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本研究方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重要期刊及以上论文30余篇,有13篇被SCI、EI收录,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技术研究方向:主要在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一是武陵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二是武陵地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技术研究;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该方向率先研究了该地区特有野生植物—葛仙米的室内培养技术,开创性地建立了“薇菜孢子繁殖‘三段式’育苗及培蔸方法”技术体系,获得了系列成果,其中绞股蓝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研究方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重要期刊及以上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与天然产物开发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地区性特色资源的食品加工适应性和功能性食品基料的可行性、或作为其它工业加工原辅料的可用性以及作为药品开发的潜力等,在三个方面有重大突破:一是率先系统研究了葛仙米的主要功能性成分—蛋白质和多糖的分离提取、理化性质和功能评价以及葛仙米系列食品的研究开发,在葛仙米资源的研究开发方面,涉及广泛、研究历史长、体系完善,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经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是在茶多酚、植物多糖、黄酮、皂甙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研究方面有重大理论创新,成绩卓然。三是在食品贮藏加工技术研究方面成绩突出,“凤头姜系列产品开发”获得200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本研究方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国家重要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六)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湖北省特色学科、重点学科。2007年起与湖北中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前后经历了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梯队合理、手段完备、教学成果丰富、基础研究与生命科学前沿密切关联、应用研究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该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9人,在读博士3人。现共有师资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本学科点设立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研究室、中医药实验室和文献资料室,下属中医药研究所和风湿病研究中心,专业实验室面积4800㎡,仪器设备价值510万元。近几年来,该学科点人员共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获省部级科研奖8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科研成果转化创造经济效益2700余万元。目前承担有国家民委、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共计50余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现有四个研究方向。
中医抗衰理论与老年病防治研究方向:本方向着重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与衰老的关系,全面阐述衰老的发生机理,探讨中医学延缓衰老的特点、方法、技艺及药物,在挖掘、整理、研究过程中,将传统中医学、现代生物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科整合优势,突出“产、学、研”一体化,把中医学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的药物、食物与现代生产工艺结合起来,使临床治疗、保健、科研、产业开发同时并举,造福老龄病患者。
民族医药的文献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方向:本方向立足于民族医药的基础理论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对濒临失传的民族医药特别是土家族医疗手段与医药文化进行有序、有效的挖掘、整理,使流散在民间的医疗方法和有效方药能够被传承弘扬,运用现代医药学研究方向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使口头传承的土家族医药这一民族瑰宝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为土家族医药的推广和地方药物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风湿病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方剂的开发应用方向:风湿类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些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难治之症。该研究方向侧重于研究风湿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药物的配伍应用,挖掘民间医药验方,观察、总结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研制开发新的抗风湿药物制剂。
《内经》妇科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方向:对《内经》中关于妇科病的成因、发病机理以及证治方药进行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挖掘中医药和民族药物治疗妇科病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药物。
三、招生简章
(一)考试方式及科目:
2011年我校只以全国统考方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其中政治理论、英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四,医学类的中医综合或西医综合,农学类的数学或化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由全国统一命题,其余科目均由我校命题。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参见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考生还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的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③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高校应届本科生,可以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三)报名:
1.按照教育部要求,全部实行网上报名,通过互联网提交报考信息,所有报考人员都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指定的网站进行报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凭报名号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缴费、照相。
具体报名时间和报名网站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
2.网上报名时须按照规定选择报名点:
①设立了报考点的学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该校报考点报名;
②在外埠的考生须选择所在省(市、区)招办指定的报名点就近报名;
3.考生须认真核对网上提交的报名信息并牢记网上报名系统自动生成的报名号和密码,如因提交信息有误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4.报考人员的报考资格审查在复试阶段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复试资格。
(四)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3.复试时间、地点、方式及要求等信息在复试前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公布。
4.复试包括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我校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两门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或与招生学院办公室联系。
5.复试成绩实行百分制,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五)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在复试期间进行,具体时间、地点、要求等在复试前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通知。
(六)录取
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四种类型:
1.录取为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研究生的考生须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
2.录取为定向和委托培养研究生的考生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在录取前由用人单位、考生及我校三方签订协议书。
(七)学制
目前我校各专业学制均为:3年。
(八)其他事项
1、我校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研究生设立了各类奖助学金,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2、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专业课考前复习班;
3、单位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邮政编码:445000;
4、联系电话:0718-8437422,联系人:金老师、李老师。
招生专业招生学院联系人联系电话民族学法学院陈心林赵 杨文艺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杨光宗罗翔宇基础数学理学院刘志军向会立应用化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史伯安周红艳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艾训儒 罗兴武中医基础理论医学院袁德培郜红利
湖北民族学院2011年招生目录
(所列招生人数为拟招人数,仅供参考,终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拟招人数初试科目复试专业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备注 001法学院(0718-8435388)030401民族学01民族历史与文化02民族地区行政管理03民族社会发展04民族经济05民族艺术18 ① 101政治② 201英语③ 601民族学通论④ 801社会学概论 综合考试 ①民族理论与政策②中国民族志 1、初试科目民族学通论以民族学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社会学概论以社会学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2、综合考试包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以及考生所选研究方向内容,各以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以民族学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 002文学院(0718-8439473-602) 050101文艺学01文艺美学研究02文艺创作与批评03中西诗学04文艺与传媒05民族文艺学 18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602文学理论④ 802文学史基础 ①文学批评原理与实践 ①应用写作②现代汉语 初试考试内容范围① 文学基本原理②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初试参考书目①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③钱理群等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复试参考书目①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加试参考书目①洪威雷、毛正天主编:《应用写作学新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②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拟招人数初试科目复试专业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备注 003理学院(0718-8437732) 070101基础数学01代数学02非线性动力系统03模糊数学04优化理论及算法 18 ① 101政治② 201英语③ 603高等代数④ 803数学分析 综合考试(包括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概率统计等) ①近世代数②常微分方程 初试参考书目①石生明等编:《高等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②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复试参考书目①王高雄、周之铭等编:《常微分方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张禾瑞主编:《近世代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③周民强主编:《实变函数》(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④梁之舜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004化学环境与工程学院(0718-8437531) 081704应用化学01材料化学及应用02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应用03资源与环境化学04有机及生物电分析18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④804有机化学 专业英语、实验 ① 物理化学② 化工原理③ 分析化学④ 无机化学(任选二) 初试参考书目①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加试参考书目①天津大学编:《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②谭天恩主编:《化工原理》(第二版)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③武汉大学编:《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④大连理工大学编:《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拟招人数初试科目复试专业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备注 005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0718-8438261) 090705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1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02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技术03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与天然产物开发18 ① 101政治② 201英语③ 314数学315化学(任选一)④ 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01-02①植物资源学 03①生物化学 ①普通生物学②林学概论 初试参考书目见教育部有关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试说明复试参考书目①戴宝合主编:《植物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②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加试参考书目①陈阅增主编:《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②马履一主编:《林学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006医学院(0718-8439504)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01中医抗衰理论与老年病防治02民族医药的文献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03风湿病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方剂的开发应用04 《内经》妇科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18 ① 101政治② 201英语③ 306西医综合307中医综合(任选一) ①中医内科学 ①中药学、方剂学综合②中医诊断学 初试参考书目见教育部有关西医综合和中医综合的考试说明复试参考书目①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加试参考书目①雷载权主编:《中药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②段富津主编:《方剂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③朱文峰主编:《中医诊断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