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西南林业大学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
软科(综合) | 361 | - |
校友会(综合) | 268 | 268 |
武书连 | 394 | 333 |
软科(医药) | - | 38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3 | 36701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3 | 36701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0 | 38316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76 | 65002 | 435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7 | 70960 | 435 | |
2021 | 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2 | 74404 | 43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5 | 9198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3 | 9720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1 | 10280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8 | 17775 | 500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34 | 23572 | 500 | |
2021 | 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1 | 29871 | 50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50 | 126079 | 41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17 | 64286 | 488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06 | 73312 | 48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97 | 81499 | 488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0 | 16587 | 560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5 | 19245 | 56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3 | 20332 | 560 |
西南林业大学地处四时花不断的春城昆明,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院校,拥有70多年林业高等教育的办学经历和30余年的独立办学历史。学校起源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1958年成立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独立成立云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原林业部直属的六所区域性林业高等院校之一。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比较好。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将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教育贯彻大 学全过程,学校搭建了云就业平台,在疫情常态化下,开展线上线下招聘 活动,分类分层次举办网络招聘,持续推动“就业服务不停歇,网上招聘 不打烊”,促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连 续多年被上级考核为优秀,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等荣誉称号。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林业工程类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林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林学类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生物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生物科学类 | ||
交通运输 | 本科 | 四年 | 交通运输类 | ||
森林工程 | 本科 | 四年 | 林业工程类 | ||
园林 | 本科 | 四年 | 林学类 | ||
农林经济管理 | 本科 | 四年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你校是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
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全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一把手工程”。广泛与省内外医药卫生单位建立密切的联系,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和就业指导工作,学生毕业后去向主要是省内外医疗生单位和药品生产与销售企业,企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单位、部队等。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针灸推拿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中医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西医结合类 |
药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药学类 |
中药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中药学类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四年 | 心理学类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 | 五年 | 中西医结合类 | ||
药学 | 本科 | 四年 | 药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