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西南林业大学 | 淮南师范学院 |
---|---|---|
软科(综合) | 361 | 455 |
校友会(综合) | 268 | 357 |
武书连 | 394 | 594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3 | 36701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3 | 36701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0 | 38316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76 | 65002 | 435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7 | 70960 | 435 | |
2021 | 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2 | 74404 | 43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5 | 9198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3 | 9720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1 | 10280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8 | 17775 | 500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34 | 23572 | 500 | |
2021 | 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1 | 29871 | 50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50 | 126079 | 41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88 | 89335 | 48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60 | 116522 | 415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5 | 225237 | 20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0 | 22115 | 56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48 | 29580 | 519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8 | 119993 | 200 |
西南林业大学地处四时花不断的春城昆明,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院校,拥有70多年林业高等教育的办学经历和30余年的独立办学历史。学校起源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1958年成立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独立成立云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原林业部直属的六所区域性林业高等院校之一。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比较好。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将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教育贯彻大 学全过程,学校搭建了云就业平台,在疫情常态化下,开展线上线下招聘 活动,分类分层次举办网络招聘,持续推动“就业服务不停歇,网上招聘 不打烊”,促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连 续多年被上级考核为优秀,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食堂有第一学生食堂、第二学生食堂、第三学生食堂、第四学生食堂、国际交流中心食堂、回民食堂。
淮南师范学院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8年3月复校。1999年,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1978年组建)、淮南师范学校(1952年组建)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淮南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教育部批准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淮南师范学院。
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在安徽省新建本科高校中率先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英语、生物科学2个专业率先进入普通高校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现有英语、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6个师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3个非师范专业,共9个专业实现第一批次招生。
学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全国金奖、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总决赛特等奖、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音乐超级联赛总决赛全国季军等荣誉。学校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未来教师大奖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等传统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数十个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展现才华、实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校与国(境)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韩国、新加坡、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国内外高校开展灵活多样的在校生文化交流和学生互派活动。
学校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凝练出了“心系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扶贫战略,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践行立德树人大学宗旨”的精准扶贫顶岗支教“炎刘模式”,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等院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业务能力、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全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